销售价格:
1990年前后,东阿阿胶经过几年的艰苦创业,己经初具规模,拥有了一定的实力和信誉。为了帮助困难企业摆脱困境,东阿阿胶先后兼并了几家企业,规模不断壮大,综合经济实力日益增强。集团总结了阿胶人在创业过程中体现出来的精神,提出了 “上下一条心,老少一家人,全厂一盘棋,奋力攀高峰”的企业精神,这种企业精神在东阿阿胶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起到了非常巨大的作用,阿胶人在这种企业精神的感召下,充分发挥主人翁地位,加班加点,为集团的早期创业和发展起到了非常大的促进作用。但是这种企业精神过分地强调了企业员工之间的团结,而对于企业一些其他的理念并没有充分的表达出来,以至于对广大职工来讲,缺乏一些实现 自我价值、激励员工奋发向上的内容。它是在长期计划经济的影响下形成的,企业生产靠拨款,企业产品国家统销,企业各级人员缺少必要的压力和动力,因此企业内的主要任务就是团结好广大员工,加班加点把生产任务搞好。进入了二十一世纪,企业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们的思想、价值观、行为准则等都发生了很大的转变,有些甚至与当时的有些观念严重相背, “一条心、一家人、一盘棋”的企业精神对广大员工来讲,其本身应该具有的功能如凝聚、导向、激励、控制和辐射功能根本就无从谈起,以至于在这种企业精神的长期影响下,面对更多的外部及内部环境的变化,企业的各种工作很难协调,工作停滞不前,因此,这种企业精神己经严重影响了阿胶事业的发展。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企业的主要任务就是根据市场和顾客的需要开发和生产产品,与原来那种只搞好生产的目标完全不同,企业必须正确处理好人与人、人与物的关系,特别是企业与职工、企业与顾客、企业利益与社会效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产品质量和产品价值等的关系,形成自己的生产经营理念,以此来指导生产经营工作,这种经营理念的创建在阿胶集团也是一个空白。最后是企业价值观的形成。在当代企业,必须把人的发展视为企业发展的终极目标企业只有持续地以人为本,不断地创造解决人的需要,才能不断创造更高的效益。长期以来,企业只是简单地依靠思想政治工作,要求人们发挥主人翁的积极性,而在此同时,却不考虑每个人的需要,致使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也仅仅是流于形式,根本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因此,如何充分发挥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与实行以人为本的结合,已成为企业精神文化塑造的一个新任务。
(二)企业制度方面
作为一个大型国有企业来讲,长期以来,东阿阿胶集团建立了一整套管理制度,如果单单从管理制度本身来讲,或许有的管理制度并不是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出来的,但这仅仅是个别现象。对大多数制度来讲,企业在更多的时候只是提及你应该如何如何做,如果不这样做如何处罚之类的东西,这样,制度下发后,大家虽然不说,但心里却满是一种抵触情绪,缺少引导员工如何如何做的激励内容。然而更多的情况下,制度制定出来以后,并不是得到很好的贯彻和执行,而是领导说如何如何就如何如何,企业在发展规模小的时候,尚体现不出多大的问题,但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企业内部的事情越来越多,有法不依的现象就严重地阻碍企业的发展。阿胶集团组织机构长期以来采用直线职能式,这在企业发展规模尚不是很大的情况下是适合的,职能部门能直接指导生产部门的工作,生产部门和职能部门能够很好的协调工作,在阿胶集团发展壮大的过程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职能部门的职能越来越多,他们就缺少与生产部门的衔接,以至于工作出现了很多脱节。如今企业己发展成为一个大的企业集团,单单靠这种直线职能制的组织机构就很难保证工作的需要。必须建立一种适合现代企业集团发展的新的组织机构模式。长期以来,企业的领导方式主要就是一种家长制,企业的主要经营方向的确定、企业的一些重大问题的决策等,都是企业一把手说了算,根本没有参考其他人的意见,即使是开一个论证会,也仅仅是一个领导决策完善会,大家只是在领导决策的基础上进行一下补充和完善,而没有提出不同意见的。长期以来,企业的各项决策缺少科学的依据,有些决策给企业带来了非常不利的影响。所以,随着企业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在企业进行决策的时候,需要考虑的因素越来越多,单单靠领导者个人的思维已不能保证企业发展的正确方向,因此必须加大民主管理和民主决策的力度和范围。
(三) 企业行为方面
长期以来,阿胶集团出于对企业形象的宣传需要,对员工的行为不断的进行规范,但缺少必要的培训和考核,使员工认识不到行为规范的意义。由于企业扩大再生产的需要,企业的主要任务就是全力搞好生产,企业仅仅是以完成生产任务为第一考核指标,对于其他的方面一点不重视,长期下来,对企业员工的行为规范也就变得越来越模糊。企业的行为结果,变得和广大员工似乎没有丝毫的联系,企业员工的行为结果,也就和企业没有必然的联系,成了两个互相独立的东西。对外部,由于对自身实力的过分自信,在一些公共关系的策划上,缺少必要的手段和实施方案,因此企业形象的宣传缺少力度,原有的靠企业产品质量建立起来的企业信誉变得越来越薄弱,没有进一步的得到强化。这些都远远不能适应企业进一步发展的要求 。特别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必须充分认识到公关策划的重要性,通过信息传播影响舆论,争取公众,为企业创造和谐融洽的社会环境。长期以来,出于完成生产任务的需要,企业极大地忽视了员工精神生活的需要,也缺少企业模范人物的树立,致使企业的员工仅仅是上班来生产,等着下班回家,使企业的员工在这种简单枯燥的工作中没有什么追求,对于员工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就显得无足轻重了,使员工缺少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四)企业物质方面
阿胶集团在五十多年的发展中,真正实现企业大的发展和转机的是在 1996年。国家进入了市场经济,东阿阿胶成功上市,开始了阿胶集团的新纪元。但研发不能以市场为导向,根据顾客的需要开发产品,成了阿胶集团发展的大障碍。出于短时期利益的考虑,于是造成了企业不重视技术和设备的现代化,往往满足于现有的水平,但这些,都给企业的长期发展造成了不利的影响。因此,企业文化必须根据内外环境的变化及时进行调整,以期适应新的形势,对企业的发展产生重大的推进作用,不适合企业发展的企业文化最终会带来企业的倒闭。
四、发展具有我国特色的企业文化建设的对策
(一) 坚持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的有机统一,注重企业文化系统的整体性。
企业文化是一个内涵和外延都十分丰富、广阔的文化复合体,它由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三部分组成;其中,精神文化是企业文化的心和灵魂,物质文化是企业文化的载体,制度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重要保障,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以物质文化为例,它是企业文化最表层的东西,往往能给人以直观的印象,因而似乎最容易取得实效。近些年来,随着 CIS在我国一些企业的导人,越来越多的企业注意用统一的标识、符号、色彩等物质文化对企业进行“包装”,以使企业给人产生深刻的印象,这无疑是一件好事。但如果从企业文化建设的高度来认识,光进行“外包装”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在精神文化的指导下,才能真正收到实效,使企业做到“形神兼备”。
坚持企业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的有机统一,说到底就是注重企 业文化系统的整体性,实现文化系统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互相渗透、互相作用,以取得更好的效果。这首先必须在整体上对企业文化建设进行全方位、立体化的规划,扎扎实实地做好每一项工作,避免凑热闹、走形式的短期行为。其次,要正确认识企业文 化与文体活动之间的联系和区别,纠正企业文化就是开展文体活动的错误倾向。企业文体活动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是建设企业文化的有效手段, 但企业文化建设的内容远不止于此,企业还应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地培育企业文化;第三,要正确认识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的联系与区别。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有不少重合之处,但它们的体系不同,目标侧重点不同,工作内容不同,表现形式也不同。企业文化是一种经济文化,企业文化的目标侧重点在于各个企业独具的个性,企业文化的内容远远超过思想政治工作的范围。它们虽然有联系,但不能相互取代,又不能相互归属,而应功能互补,相得益彰。
(二)在共性中突出个性,努力创造富有特色的社会主义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无疑是有许多共性的东西,如竞争观念、效益观念、人本观念、服务观念等等。但是,企业文化的生命力更主要是体现在它们的个性 例如,“以人为本”是现代企业共同的价值观念,不同的企业,根据自己的经营实践,应当有不同的实现形式。日本的大荣百货以“让利顾客”实现以人为本,索尼以“先锋精和”实现以人为本,本田以“年轻人优先”实现以人为本,松下以“产业报国”实现以人为本,西武以“关怀人”实现以人为本,东芝以“勇猛经营”实现以人为本。同样是以人为本,但是企业的特殊性不同,企业强调的侧面也不同。实践证明,真正有竞争力的企业文化往往都有鲜明的企业个性。构建有个性的企业文化,塑造独特的企业形象,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一个重点。
其一,从具体国情出发,突出民族性。综观世界 各国的企业文化,一般都带有十分鲜明的传统文化色彩如欧美国家强调个体的素质和能力,注重个人创新,他们的企业文化就具有“发展个性,鼓励竞争创 第一”的特性。日本注重集体智慧、协调与合作,倡导职工对企业、企业对社会的责任感,所以“和亲一致、 产业报国、顺应同化、奋发向上、献身组织”便构成了日本企业文化的特点。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在社会制度、文化背景、管理体制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而企业文化建设必须从具体的国情出发,要在几千年的文明中汲取养分,培育有自己特色的企业价值观和伦理精神。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3/4/4 相关论文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