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价格:
现在的企业都能够认识到团队凝聚力和员工向心力的重要性,品牌战略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就把职工个人目标和企业目标结合起来,使企业在运营过程中不断满足职工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品牌是企业的无形资产,而品牌战略正是要将这种无形资产发挥起来,一个具有知名品牌的企业在内部组织管理中更容易统一意志,协调行动。企业员工的团队精神和对企业的忠诚度也可通过品牌战略而培养提高。品牌战略对内还可提高员工精神上的满足感和归属感,更能调动职工积极性,提高劳动生产率。品牌战略的实施可以增强企业的向心力,促进企业的发展。
6.品牌战略有助于提高经济效益
企业实施品牌战略的最终目标就是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而品牌作为企业的一种无形资产,可以为企业带来很大的经济价值。企业一般都是利用品牌的特性,利用品牌在消费者心中形成的光环效应,投入阶段降低成本,如低价采购、低成本筹资,在生产阶段精诚团结,加强直辖市,降低生产成本和各项制造费用;在销售中提高产品的知名度,赢得消费者的信赖,总之,品牌战略可以为企业创造很大的经济价值。
二、中国企业目前实施品牌战略所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一)中国企业目前实施品牌战略所存在的问题
1.内外品牌差距巨大
虽然我国的经济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在品牌战略的发展上还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和国外的品牌相比,我国企业品牌还需要很大的改进,国外企业知名品牌在中国市场上长驱直入,占据大半河山,市场占有率每年以10%左右的速度递增。国内企业知名品牌则寥寥无几,市场不兴,前景堪忧;国外企业品牌成长已经上升到了知识产权保护的高度,国内企业品牌却还在与假冒伪劣产品纠缠不清;国外企业靠经营和技术树立品牌,国内企业靠宣传和命名树立品牌;国外企业早已转向开发品牌内在价值,强调品牌的产品扩散效应和产业组织聚合效应,以获取更高的溢价收益和稳定收益。国内企业却还停留在品牌外在标记形象上认识品牌作用,将品牌仅仅看作是产品的附属和象征而已;国外企业对知名品牌的巩固是以保护产品质量和声誉为观念。国内企业反以满足无形资产评估,坐享其成为观念。这些都是国内产品和国外品牌之间的差距,所以我国企业需要在数量、质量、规模、影响力等各个方面进行改进和提高,在国际竞争中赢得自己的立足之地。
2.品牌质量与个性都不佳
我国现在很多企业面临的问题是品牌不能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消费者偏好的转移,及时对现有产品进行改进改造,重新设计形象,吸引消费者的眼光,使产品失去销售市场。我国企业一定要吸取中国最早一批“十大驰名商标”——凤凰、永久、霞飞等早已风光不再的教训,提高产品品位,稳定产品质量,为产品制造新颖的包装,做到售后服务到位,给消费者一个满意的印象,提高产品的知名度。企业应该认识到品牌的生命在于创新。提高产品的科技、文化、艺术等含量,提高产品的内在价值,只有品牌拥有一个鲜明的个性,才能不断满足市场需求,拥有更大的市场竞争力。
3.当品牌遇到危机的时候缺乏应对的经验
我国的企业往往在遇到品牌危机的时候显的经验不足,比如“蒙牛”遇到投毒事件后,一度一筹莫展,最后还是在国家出的强压下才解决的,另外,商业化的运作经验明显不足,再比如“光明乳业”出现用旧牛奶重新加工的危机后,销量从此一蹶不振。而国外的一些知名品牌却能安然渡过危机:比如:肯德基“苏丹红”事件,高露洁“致癌牙膏”事件,国外的洋品牌似乎练就了金身不坏之躯,在危机面前都能幸运地逃过。然而,国内的许多品牌与之相比就显得脆弱多了。曾经在国内保健品行业鼎鼎有名的三株集团,因为一桩诉讼官司,所有的辉煌与荣耀瞬间灰飞烟灭。官司最后是赢了,企业却倒了。还有许多类似三株集团的国内民营企业,一旦面临危机,不是大伤元气就是“寿终正寝”,为什么它们没有洋企业那么幸运呢?
红塔山,一个拥有40多年历史的品牌,曾经连续7年荣获中国第一品牌的称号,品牌价值在最高峰时代达到了400多个亿,但是这个昔日的第一品牌如今也陷入了品牌危机的边缘。昔日第一名牌因产品不合格被停产在由一届品牌实验室评选出的“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的排名中,红塔集团的“红塔山”品牌曾经连续7年获得中国第一品牌的称号。但是从2001年开始,红塔山的品牌价值却开始不升反跌,在2004年的排名榜中,“红塔山”品牌价值已经跌到了第六名,而2004年最让人跌破眼镜的是国家烟草专卖局在年底组织的抽样调查时,红塔集团生产的“红塔山(金)”牌卷烟竟然因为焦油含量超标而被判定为不合格产品,并被勒令停产整顿,直到2005年1月初红塔山(金)牌卷烟才再次恢复生产。
作为中国烟草行业的第一品牌,红塔山(金)牌卷烟竟然是被抽检的130种产品中唯一不合格的产品,不论红塔山给出的理由是什么,红塔山品牌的形象在消费者和经销商的心目中都已经受到了很大的损害。
但是让人焦虑的是,红塔集团并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在众多媒体普遍报道了红塔山(金)因焦油含量超标被停产的消息前后,红塔集团并没有针对此事件做出迅速而有针对的反应,不同媒体从红塔集团得到的解释竟然也不尽相同。技术部的人解释是“不合格产品只是个别现象,可能是由于检测地点的气压与云贵高原有所不同,因此造成焦油测量数据要比高原地区高一些”;而企划部门的人解释则是“被抽检出焦油超标的这支烟是产于1999年的,当时国家还未出台有关降焦的政策”,但显然无论是哪一种解释都不能成为产品不合格的借口。
管理症结是品牌危机之本,针对这次事件,红塔集团并没有进行任何的危机处理,既没有宣布回收产品,也没有对媒体做出集中解释和说明,其对于这件事情重视的程度可想而知。而实际上红塔山(金)牌卷烟只是“红塔山”系列产品中的一个,而且根据红塔集团自己的介绍,这个产品的销量很小,但是由于红塔集团并没有对此事件做出确切的说明和解释,因此不少经销商和消费者还误以为是所有红塔山品牌的产品都出现了问题,或者是模糊地以为就是红塔山的产品出现了一些问题而被停产。
以红塔集团的规模和品牌价值来看,他们应对这次事件的态度和方式都存在着很大的问题,而这种问题不是危机处理技术层面的问题,是属于品牌战略方面的深层次问题。
4.品牌保护不当成为外资合作者品牌的附庸
由于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在跨国公司的全球市场征战中,品牌的输出是整个品牌战略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最最厉害的一步。这段期间的主要特点是,只动用本国少量的资源和资金,甚至根本不用资金,利用发展中国家的人力和设备,生产他们的品牌。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充分利用其知识产权价值的积累;利用其品牌商标压制和消灭别国的品牌,以便一劳永逸地占领别国市场;利用输出品牌,以最小的投入换取最大的高额利润;赢得消费者的人心,这些也是品牌战略在企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企业纷纷向外资企业抛出了表示愿意婚嫁的绣球。在中国企业被外资巨头接纳和成立合资的热潮中,可以轻而易举的看到外资企业争夺中国市场的路线图。投入资金、引进生产线、引进产品和一定的技术、收购中国企业品牌、注入外国品牌、培养外国品牌、雪藏或者干脆去除中国品牌、增资扩产、收购中国企业股份、控制企业管理权和经营权、变为独资企业或者排斥中方管理层。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2/4/4 相关论文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