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获取|
论文天下网
  • 论文天下网 |
  • 原创毕业论文 |
  • 论文范文 |
  • 论文下载 |
  • 计算机论文 |
  • 论文降重 |
  • 毕业论文 |
  • 外文翻译 |
  • 免费论文 |
  • 开题报告 |
  • 心得体会 |

当前位置:论文天下网 -> 免费论文 -> 其他专业论文 -> 工商管理

从宝钢实施一体化战略探索中国钢铁企业的整合之路(二)

销售价格:

    1998年,宝钢按照国家产业布局并购了上钢、梅钢,相对于宝钢而言,上钢、梅钢在产品、技术、人才甚至管理上都大大落后于宝钢,如何使并购后的效益1+1>2,这是宝钢面临的一大课题。宝钢首先采取的是文化认同策略,派出一批高素质的管理干部,输出宝钢的先进管理理念,在接受认同宝钢先进思维方式的前提下,实施管理再造。其次,根据宝钢的整体产品战略及结合被并购企业的实际情况,对被并购企业进行从新定位,如上钢一厂完全推倒从来,废弃原来陈旧落后的生产线,建立全新的不锈钢生产基地,上钢五厂延续其产品特点改造成特殊钢生产基地。第三,宝钢集团对上钢一厂等注入资本金,输入新鲜血液,使其资本结构得到大大改善。经过5、6年改造,原并购企业已面貌一新,大宝钢的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普炭钢、特钢、不锈钢三大产品基地的雏形已经形成。

    4、实施钢铁主业和相关产业的一体化

    宝钢并购上钢、梅钢后,虽然使上海地区的主要钢铁产业得到了有效整合,老企业也恢复了活力,但是由于并购后,各企业依然是独立经营的主体,宝钢集团只是宏观上的领导者和出资人,集团内存在着过多的利益个体,同业竞争问题仍然没有消弭,而且宝钢(股份)多元化业态问题上移到了宝钢集团,这种情况的存在已阻碍了宝钢集团钢铁主业的有效发展,宝钢在与国际先进企业比较后发现,宝钢最大的差距就是内在的体制管理上,例如GE不会搞餐饮、麦当劳不会搞钢铁,而国际先进钢铁企业也决不会搞不相关多元化,内部同业竞争的问题也基本不存在,所以,宝钢在并购上钢、梅钢后就一直考虑如何实施一体化战略。2003年6月12日,宝钢集团董事长谢企华在宝钢干部大会上宣布正式启动实施宝钢一体化战略,在会上明确提出了将宝钢建成“一业特强,相关适度多元化,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备受社会尊重的国际一流钢铁企业”的战略目标,到2005年4月底,宝钢股份成功在资本市场上完成增发,利用增发募集的资金收购了一钢、五钢、梅钢的钢铁资产,同时收购了宝钢国际贸易公司,从而使宝钢钢铁资产实现一体化运作,具有自己的研发中心宝钢研究院,以及形成统一的营销平台、采购平台和资金管理平台,并且在产权关系上完全将钢铁资产及相关行业(信息化行业、化工行业等)与不相关行业脱钩,至此,宝钢一体化战略初步完成。

    三、宝钢通过实施一体化战略取得的成效

    宝钢一体化战略所取得的成效,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实现了上海地区主要钢铁制造业的统一,提高了产业集中度,避免了同业竞争。

    2、采取市场化的方式,逐步剥离了与钢铁主业相关度不高或不相关的产业,解决了中国企业整合中最难以解决的问题。

    3、依照宝钢战略规划,初步完成了钢铁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这也是一体化战略的核心目标。

    4、建立了资金、营销、采购及投资一体化管理机制,使分散的利益个体组合成利益上真正一致的整体,从而使内部资源配置更趋优化,营运成本更低,这也是国际先进企业通行的管理模式。

    四、中国钢铁业与国际先进钢铁业现状的比较

    在了解了宝钢一体化情况后,我们还必须对中国钢铁产业的现状和钢铁产业的发展规律作简要剖析,这样有助于发现中国钢铁行业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从而借鉴宝钢一体化模式寻找合适的解决方案。

    1、中国与发达国家钢铁业集中度的差距

    综观中国钢铁业的发展可用迅猛两字来形容,2004年中国的钢铁产量已达到2.7亿吨,占世界钢铁总产量10.5亿吨的25.71%,但是中国钢铁业的集中度很低,下面是一组数据对比:

    2003年全球主要地区钢产量集中度情况

     单位:万吨

    注:2004年各企业统计数据还没出来

    从以上数据我们可以清晰地发现,发达国家钢铁产业集中度相当高,一般两到三家特大型企业就占到本国或本地区至少40%以上的产量,而我国钢铁产业的集中度很低,我国最大的钢铁企业宝钢集团2003年(此年已跨入世界500强,居372位)产量还不到我国总量的10%,据估计,2004年宝钢集团产量占我国总量可能不到9%,2004年,我国最大的15家钢铁企业的年产量还达不到我国钢铁总量的50%,这说明了我国钢铁业的离散度是十分惊人的。钢铁产业集中度低的劣势简而言之就是同业竞争激烈,资源浪费严重,那么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解决的方案就是采取企业合并,使外部影响内部化,从而实现资源优化配置,降低企业成本。

    2、自主创新能力羸弱,产品水平偏低

    由于体制的原因,中国绝大多数企业的生产和研发长期处于割裂状态,中国钢铁业也不例外,导致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羸弱,绝大多数技术都是依赖引进,致使钢铁产品总体水平偏低,目前中国2.7亿吨钢铁总量中,约54%是供大于求的长材类钢材,只有46%是资源相对偏紧和供需基本平衡的优质钢材,像汽车、船舶、机场、高端家电、高品质食品制罐等用钢很多还必须依赖进口,而发达国家或地区的钢铁产品结构一般都比较合理,如板材类深加工产品的比例基本都在80%以上,产研结合紧密,高端产品占据着绝对优势,如核电站、军舰、飞机等尖端产品用钢大大领先于中国。因此,产、研割裂不仅是资源浪费,而且造成的后果也十分严重,同样,从经济学角度,解决的方案也是合并。

    3、经济发展对钢铁需求的一般规律

    世界钢动态(WSD)对一些国家的经济增长与钢铁需求长期跟踪统计后认为,经济增长与钢铁需求之间存在着一般规律(见下表):

    X Y 钢材需求受经济增长的影响很大。

    -4.9235 0 当经济发展平稳时,钢材需求可能要下降3%。

    0.33693 2 如果经济年增长率为2%,钢材需求通常没有变化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2/3/3

相关论文
上一篇:我国民营企业持续发展的思考与对策 下一篇:本钢煤气公司多元化发展战略研究
推荐论文 本专业最新论文
Tags:宝钢 实施 一体化 战略 探索 中国 钢铁 企业 整合 【返回顶部】

相关栏目

政治工作
营销论文
医药医学类
生物论文
物理教学论文
化学教学论文
历史论文
社会学专业
语文论文
焊工钳工技师论文
数学论文
建筑论文
食品论文
工商管理
毕业论文格式
英语教学论文
旅游管理
汉语言文学论文
数学教育
数学与应用数学
现代教育技术
小学教育专业
心理学专业
学前教育
MBA论文
经济学硕士毕业论文
医学硕士毕业论文
工程硕士毕业论文
教育硕士毕业论文
其他硕士毕业论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论文说明 | 网站地图 | 免费获取 | 钻石会员 | 原创毕业论文

 

论文天下网提供论文检测,论文降重,论文范文,论文排版,网站永久域名WWW.GEPUW.NET

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友投稿上传,如发现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指出,本站及时确认并删除  E-mail: 893628136@qq.com

Copyright@ 2009-2022 GEPUW.NET 论文天下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