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价格:
其次是差异化产品和服务。虽然我国有部分中小企业有其独特的产品,但总体来说,中小企业产品的同质化现象非常严重。中小企业的无个性造成中小企业这个群体内部行业布局、产品结构严重失控,产品重合度奇高,造成了目前市场上绝大部分产品供过于求的态势,这成为中小企业持续、稳定发展,参与国际竞争过程中最大的拦路虎,是十分危险的。
最后,是品牌优势。产品间的竞争早已转化为名牌间的竞争,而我国中小企业缺乏创建国际化品牌的资金,技术和人才,更缺乏国际品牌发展战略意识。许多产品与国际品牌质量相差无几,有些甚至超过国外产品,但由于缺乏创造市场,经营品牌的意识和能力,缺乏开拓国际市场的勇气,致使这些优质的中国产品没有成长为优秀的国际品牌。
综上所述,我国企业无论从哪方面讲国际竞争力都比较弱,亟待全面提高。
(二)优势分析
1、《中小企业促进法》的出台为中小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创造了必不可少的环境和保障。
2002年,我国正式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它的公布施行,标志着国家赋予了中小企业应有的法律地位,充分肯定了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资金支持、创业扶持、技术创新、市场开拓、社会服务方面作了明确规定。我国《中小企业促进法》借鉴了国外通行的做法,对各级政府和中小企业职能部门及其他相关部门如何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扶持和服务,从立法的高度加以明确,针对市场经济发展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带来的新情况、新问题,从法律上规定了各级政府和中小企业职能部门及相关部门的职责,为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加大对中小企业指导、扶持、服务力度指明了方向,为进一步改善中小企业的发展环境、增强市场竞争力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保障。
2、中国入世为中小企业参与国际竞争提供了机遇。
(1)中小企业将有更多与国外公司的合作机会,加快企业制度建设和技术创新。
中国入世后,大批外国企业将进入中国,在带来竞争的同时也需要与中国的中小企业建立合作的关系,或者为其提供零部件或服务,或者为其特许经营的网点。这样,我国更多的中小企业就有可能成为跨国公司的合作伙伴。中小企业将与国外先进技术,新的工艺流程和科学的管理方法频繁接触,将促使我国中小企业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和技术创新,提高竞争力,否则它们将在激烈的竞争中被淘汰出局。
(2)中小企业将获得更大的经营空间和发展空间。
根据WTO 的非歧视性原则和平等原则,企业不分大小、不论所有者性质如何,在税收、土地使用、企业开办、生产、销售、引进人才、融资筹资等方面一律待遇平等、机遇平等,这将使得我国目前存在的"所有权歧视"、"大中小企业差别待遇"的政策规定和习惯做法逐渐消除,给中小企业经营和发展设置的一些人为障碍将不复存在,中小企业的经营环境将进一步宽松,将获得更大的经营空间和发展空间。
(3)中小企业将更多地“走出国门”。
加入WTO后,国内进出口贸易障碍和歧视性行为将取消和终止,同时国外市场将向中国企业全面开放,这都将有利于中小企业外向型发展。今年7月1日,新《外贸法》的颁布,使期盼多年的“外贸经营权彻底松绑”,外贸经营权由审批制全面转为登记制。因此,入世后我国中小企业完全可以放开手脚,更多地走出国门,在世界范围内开发市场,获得资源、技术,这都将有利于提高中小企业的活力和竞争力。
3、我国中小企业具有多方面的相对优势:
(1)资源占有方面的比较优势
李国光认为:劳动力丰富是我国中小企业最大的优势所在,这也是中国敢于挺身入世的最大本钱。我国中小企业大多属于劳动密集型,劳动力成本比较低。加之我国地域辽阔,资源丰富,材料配件价格低廉等,这些生产诸要素的优势,构成了产品成本低、售价低廉的优势。
(2)规模和机制方面的优势
我国中小企业尤其是小企业规模较小,机制灵活,符合国际市场细分、小额、快捷、及时化的要求;“船小好调头”,能够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迅速调整产品结构和经营方向,而大企业往往出现“巨人症”而反应迟钝。
(3)适用技术优势
与世界先进技术水平相比,中小企业在很多领域缺乏现代尖端技术,但我国中小企业却拥有不少“适用技术”。例如,小批量的制造技术和多功能的机器设备较为适合发展中国家市场的需要;劳动密集型技术,以及通过引进发达国家先进技术和设备并经过改造,更符合第三世界国家的口味,这些都成功地避开了跨国大公司的竞争锋芒,形成和发展了自己别具一格的技术优势。
(4)适销产品优势
虽然我国中小企业实力较弱,无法经营多种产品以分散风险,但利用贴近市场和消费者,机动灵活、市场适应性较强等特点,设计和生产出适合市场销售,顾客需要的“适销产品”,开拓跨国公司不屑一顾的市场缝隙,其产品具有相当高的专业性和独特性。例如我国的民族工艺品和中国菜在世界上知名度很高,已走出国门,在美国、东欧等国纷纷落户。
(5)专业化分工协作优势
随着市场经济发展,企业分工越来越细,逐步走向专业化。在经济全球化与区域化共存的条件下,我国中小企业与大企业之间以及中小企业之间通过专业化分工与协作,使中小企业通过网络化的生产便可实现如大企业一样面对全球市场,使产品参与到国际市场的竞争。
(6)后发优势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3/6/6 相关论文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