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教育的信息载体主要是纸介质的印刷品,教学手段简单落后,如果不引进现代教育技术,构建先进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显然难以真正实现。基于信息技术的探究合作式学习,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动精神,致力培养中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独特个性和知识经验,促进学生个性化、特性化的发展,融合了接受性学习和探究合作式学习的两种学习方式的优点,为每一个学生的充分发展创造空间,洋溢着浓郁的人文精神,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色和科技特色。 3.1探究合作式学习概述 探究,就是探讨和研究。探讨是探求学问,探求真理和探本求源;研究就是研讨问题,追根求源和多方寻求答案,运用多种方法去解决问题。 探究合作式学习模式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自我探究为主要手段、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它给了学生相对自由的学习空间,注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具体说它是指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解决问题为中心,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尝试活动,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探究式课堂教学特别重视开发学生的智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自学能力,力图通过自我探究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和掌握科学方法,为终身学习和工作奠定基础。教师作为探究式课堂教学的导师,其任务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他们自己去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做到自己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与此同时,教师还要为学生的学习设置探究的情境,建立探究的氛围,促进探究的开展,把握探究的深度,评价探究的成败。学生作为探究式课堂教学的主人,根据教师提供的条件,明确探究的目标,思考探究的问题,掌握探究的方法,敞开探究的思路,交流探究的内容,总结探究的结果。因此,探究合作式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双方都参与的活动,教师在课堂上起主导作用,学生在课堂上处于主体地位。 探究合作式学习通过由教师创设问题情景,然后师生共同查找资料、研究讨论、实践探索,提出解决问题办法的方式,使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它改变了课堂教学中教师滔滔讲、学生静静听的局面,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有利于培养他们的独立性、创造性和学习能力,是一种非常适合中学物理等学科教学的方式。 3.2探究合作式学习与接受性学习 探究合作式学习无论是作为一种学习方式,还是作为一种课课堂教学方式,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都有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价值。但是“探究合作式学习”与“接受性学习”课并不是完全排斥的。 “探究合作式学习”与“接受性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式,“探究合作式学习”是指教师或其他成人不把现成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学生自己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探究合作式学习”是与“接受性学习”相对的一个概念。就人的发展而言,“探究合作式学习”与“接受性学习”这两种学习方式都是必要的,在人的具体活动中,两者常常是相辅相成、结伴而行的。我们过去过多倚重了“接受性学习”,把“接受性学习”置于中心,而“探究合作式学习”则被完全忽略或退居边缘。强调“探究合作式学习”的重要性是想找回“探究合作式学习”在课程中的应有位置,而非贬低“接受性学习”的价值。作为一种学习方式,“探究合作式学习”是渗透于学生的所有学科、所有活动之中的。 3.3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发挥: 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2/3/3 相关论文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