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获取
|
论文天下网
|
原创毕业论文
|
论文范文
|
论文下载
|
计算机论文
|
论文降重
|
论文排版
|
外文翻译
|
免费论文
|
开题报告
|
心得体会
|
全站搜索
当前位置:
论文天下网
->
免费论文
->
其他专业论文
->
建筑论文
高速公路施工测量控制与管理(二)
在梁板安装后,应严格控制裸梁面高程、横坡和纵坡,以保证铺装层厚度均匀且符合设计要求; 桥面铺装砼浇筑完成后, 重点控制桥面线形、横坡以及平整度。
2.2.7 防撞墙、护栏安装与交通工程、通讯工程等预埋构件的埋设防撞墙、护栏重点是对其的外观控制,确保外观平顺,符合设计线形, 所有交通工程、通讯工程等预埋构件的埋设必须准确。
3 . 隧道工程控制网
3.1 洞外控制测量:洞外控制测量应在隧道衬砌前完成。
3.2 平面控制结合隧道长度、平面形状、线路通过地区的地形和环境等条件,可采用G P S测量,三角测量、导线测量、边角测量及其综合使用。
3.3 洞外控制网应布设成独立的平面、高程系统控制网, 以提高贯通的相对精度。
3.4 平面控制网可布设成三角网、结点网、边角网和导线网等形结合地形条件,在满足施工精度的前提下,平差计算力求简单,2 K M 以下隧道可采用单闭合导线形式,水准采用四等水准。
3.5 进出口分别应布设至少3 个控制点和两个水准点。
3.6 水准点可与导线点共用。
3.7 隧道洞外控制应编制测量设计书
3.7.1 凡直线隧道大于1 0 0 0 m,曲线隧道大于5 0 0 m ,应按横向贯通精度要求进行平面测量设计。
3.7.2 凡洞外两开挖口之间水准路线长度大于5 0 0 0m,应按高程贯通精度要求进行高程控制测量设计。
3.7.3 隧道洞外控制测量( 平面、高程) 应进行平差和精度分析, 必须满足贯通精度要求,并且应在隧道开挖前完成。测设边长必须进行球气差改正。
3.7.4 隧道进洞后,洞口处基准点的投点方法为,方向为依据理论计算方位角值,测距采用正、倒镜( 包括对中杆也要转1 8 0 度二次对测距) 往返对向观测取其平均值测距,或以闭合三角形的方法测量,平差,定点。为避免偶然误差的影响,全站仪可二次对中, 偶次投点。
3.8 洞内控制与施工放样
3.8.1 隧道平面控制测量的精度、隧道内两相向施工中线在贯通面上的极限误差、由洞外和洞内控制测量误差,引起在贯通面上产生的贯通误差影响值、洞内导线测角、量距精度以及两洞口水准点之间的不符值, 应符合交通部现行的《公路隧道勘测( J T J 0 6 3 )》的规定。
3.8.2 受洞内空间限制,只能布设成导线,应尽量布设成边长近似相等的长边导线,无闭合条件的导线应独立进行两次测量检查, 角度观测可采用全圆观测法。
3.8.3 洞内水准可采用五等水准往返观测,为施工方便可在导坑内拱部边墙施工地段每1 0 0 m 设立一个临时水准点,并定期复核。
3.8.4 供衬砌用的临时中线点,必须严格测定,其间距可视放样需要适当加密,但不宜小于1 0 m。衬砌立模前应复核中线和高程,标出拱架顶、边墙底和起拱线高程,用设计衬砌断面的支距控制架立拱模和墙壁模,立模后必须进行检查和校正,确保无误。
3.8.5 采用上下导坑法、漏斗棚架法和下导坑磨菇形开挖法施工的隧道,上导坑的中线每延伸至9 0 ~ 1 2 0 m,应与下导坑中线联测检查一次,并应通过落中层的齐头,将下导坑的中线翻至上导坑, 并检查校正上导坑中线。
3.9 围岩量测( 地表沉降观测)
3.9.1 制定监测计划
3.9.2 现场监测布点、测量。
3.9.3 填报表及绘制曲线图
3.9.4 及时上报反馈检测信息。
3.10 贯通误差的测定及调整
3.10.1 采用精密导线测量时,在贯通面附近定一临时点, 由测进的两方分别测量该点的坐标,所得的闭合差分别投影至贯通面及其垂直的方向上,找出该点的横向和纵向贯通误差,
3.10.2 水准线路由两端向洞内进测,分别测至贯通面附近的同一个水准点或中线点上,所得的高程差值即为实际的高程贯通误差。
3.10.3 用折线法调整直线隧道中线。
3.10.4 曲线隧道则根据实际贯通误差,由曲线的两端向贯通面按长度比例调整中线。
3.10.5 采取精密导线法测量时,贯通误差用坐标增量平差来调整。
3.10.6 进行高程误差调整时,贯通点附近的水准点高程, 采用由进出口分别引测量的高程平均值作为调整后的高程。
3.10.7 隧道贯通后,施工中线及高程的实际贯通误差,应在未衬砌的1 0 0 m 地段内( 及调整地段)调整,该段的开挖及衬砌均应以调整后的中线及高程进行放样。
4 .路基工程
4.1 采用渐近法或坐标法配合C a s i o - f x 4 8 0 0 计算器,准确放样出路基左( 右)开挖( 填)边线桩及该点标高, 检查原设计图纸上的开挖边线是否足够,原征地界是否足够。并将实际开挖边线桩以书面交底的形式,发到施工队中。
4.2 对于填( 挖)方原地面线与设计不符的,出入较大的地段,要向业主申请变更增量。
4.3 高边坡路基在第一个台阶开挖完成后,要用全站仪检查第一个平台的位置、标高、宽度是否正确,并放出下一个开挖边线的桩点位置。
4.4 对于高边坡、级数较多的路基边坡的坡率控制,可采用边坡放样器配合自制坡度尺进行控制。
当原地面被挖开后, 在每一个进尺下挖的过程当中, 要详细记录第一个里程段土石变化点处的标高, 及该点距中桩的距离,为验工计价、变更增量、竣工结算积累第一手资料。
4.5 填方地段施工放样的密度应满足施工的要求,边桩灰线应清晰,百米控制桩设立稳固、明显。
4.6 路基施工宽度、层厚应在每层2 -3 层,特别是密度区域交界层,实放中、边桩,并检测其断面高程,宽度、横坡,保证线形按设计进行。
4.7 在适当地段设立沉降标,定时进行沉降观测,及时进行沉降速率比较,并绘制成图表。
4.8 在确认断面中桩、边桩后,对其边桩高程、坡脚高程进行实测控制,以保证坡率、线形正确以及护坡道设计宽度。
第三节 竣工测量
1.竣工测量准备工作
工程竣工后, 因桥梁、道路的竣工,部分控制点已不能通视,在尽可能利用业主提供的控制点情况下,将控制导线点重新设立在工程的部分耳墙上( 稳定、易保护),同时将高程联测到一点,应满足竣工验收要求。
2.各工程部位竣工后,及时检测其轴线( 或中心) 偏位,高程及其几何尺寸。
3.立柱、墩、台帽间跨距( 可依据相互间检测的坐标值计算出来)。
4.测定桥轴线、双幅及每半幅轴线, 桥面宽、横坡及桥长。
5.随时统计各工程部位的测量精度,为质量评定提供必要的测量数据。
6.隧道竣工后,施工单位应在直线地段每5 0 m,曲线地段每2 0 m 即需要加测断面处,测绘以路线中线为准的隧道实际净空,标出拱顶高程、起拱线宽度、路面水平宽度。
7.隧道永久中线点,应在竣工测量后用砼包埋金属标志,并在边墙上画出标志。
8 .隧道竣工后应做出贯通测量技术成果书、贯通误差的实测成果和说明、净空断面测量和永久中线点、水准点的实测成果及示意图。
9. 路基竣工后,路中桩,双幅每半幅中桩及边桩直缓点、缓圆点断面必须实放,检测其高程、宽度、横坡。
1 0. 防护工程中护坡的坡长、坡比、护坡道宽、边沟沟底高程, 水流方向等。
综合性公路工程建设项目,不同的项目、不同的标段,它各有个的特点,无论什么样的项
目, 对测量控制来说,都是现代化的仪器,原始的操作方法。所以在每道工序进行当中, 必须坚持的一项原则是: 开工前有复测, 工作中有校核,完工后有检查。这样才能避免测量事故的发生, 提高测量成果水平。
此篇总结只是本人近几年来在京承特大桥、贵洲高速公路项目、部队隧道房控项目工作当中的一点体会,对测量工作管理上粗略的提出了一点点意见和建议,敬请各位同行批评指正。__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
2
/2/2
相关论文
上一篇
:
关于地铁普通短枕式整体道床轨道..
下一篇
:
淮河特大桥深水桩基施工技术
推荐论文
本专业最新论文
Tags:
高速
公路施工
测量
控制
管理
2010-12-06 08:41:52【
返回顶部
】
相关栏目
政治工作
营销论文
医药医学类
生物论文
物理教学论文
化学教学论文
历史论文
社会学专业
语文论文
焊工钳工技师论文
数学论文
建筑论文
食品论文
工商管理
毕业论文格式
英语教学论文
旅游管理
汉语言文学论文
数学教育
数学与应用数学
现代教育技术
小学教育专业
心理学专业
学前教育
其他硕士毕业论文
教育硕士毕业论文
工程硕士毕业论文
医学硕士毕业论文
经济学硕士毕业论文
MBA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