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5 X水平向地震力作用最大反应位移(单位:mm)
图6 X水平向地震力作用最大反应时最大竖向应变 4 安全壳设计及抗震鉴定的建议 (1) 对于核电厂安全壳结构及其他重要构筑物,应当在建设前作详细抗震分析。对国外的设计资料进行消化吸收时,应根据我国的抗震经验及具体的场地条件,综合考虑设防等级,调整最大加速度峰值。 (2) 各类规范及导则,应增加钢安全壳相关的抗震设计及鉴定内容,为后续引进具有钢安全壳或其他重要钢结构构筑物作铺垫。 (3) 规范我国有关核电设计及鉴定的规范及导则,形成完整的技术性综合指导体系,充分对安全壳等重要构筑物的设计、制作、后期运营管理、老化进行技术指导。 (4) 进一步加大我国场地运动参数的测量,掌握更为全面的抗震资料。对核电厂重要构筑物应当根据具体场地条件和经验,确定合理的场地反应谱及动力时程曲线,采用抗震设计中的新方法、新理论对安全壳等特殊结构进行分析。对非岩性或特殊条件场地,应根据实际情况,考虑结构与土体的相互作用。 (5) 对现有的核电厂安全壳等重要构筑物做定期结构性能鉴定,不仅仅局限于强度试验。所有安全壳结构上应安装振动监测装置,不仅限于强震加速度仪,做常年监控分析。 (6) 对现有混凝土安全壳结构材料的性能、预应力状况等作定期检测,建立老化模型,对核电厂内环境作监控,分析温湿度环境、酸雨环境、盐雾环境等对材料产生的影响,根据实际材料性能及预应力安全壳预应力水平对安全壳作定期的抗震分析。 参考文献: [1] 胡聿贤.地震工程学(第二版)[M].北京:地震出版社,2006. [2] GB50267-97.核电厂抗震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8. [3] 刘晶波,杜修力.结构动力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4] Anil K.Chopra.结构动力学理论及其在地震工程中的应用[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5] 刘云飞,王天运,贺峰,李振明.核反应堆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安全壳内爆炸数值分析[J].工程力学,2007,24(8),168-172. [6] 夏祖讽,顾俊康,谢承东.非岩性地基核岛结构的抗震设计初步分析[J]. 第七届全国反应堆结构力学会议,1992.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