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获取|
论文天下网
  • 论文天下网 |
  • 原创毕业论文 |
  • 论文范文 |
  • 论文下载 |
  • 计算机论文 |
  • 论文降重 |
  • 论文排版 |
  • 外文翻译 |
  • 免费论文 |
  • 开题报告 |
  • 心得体会 |

当前位置:论文天下网 -> 免费论文 -> 其他专业论文 -> 建筑论文

框架梁钢筋施工几点应注意的问题浅析(二)


 
 图5  两用顶棍施工剖面示意图
 
 图6  两用顶棍施工平面示意图
 现浇混凝土梁钢筋绑扎时,用两用顶棍的“一”型粗钢筋部位托住梁上二排钢筋,“u”型细钢筋的135°弯钩钩住梁上一排钢筋,即可保证二排钢筋的设计位置。同一根梁上的应用数量,可根据具体梁设计配筋情况适当增加,以保证梁上一排钢筋及两用顶棍不变形为准。
 此两用顶棍结构简单、施工方便,已在本单位得以推广应用。
 4框架梁箍筋的设置
 4.1纵向受力钢筋的箍筋加密
 正常布置的框架梁箍筋加密区范围为距柱边≥2hb且≥500(一级抗震等级),≥0.5hb且≥500(二至四级抗震等级)。这个范围在《平法》图集中有明确标示,施工时一般不会做错。但是,对于采用搭接连接方式的纵向受力钢筋,由于较少采用,且不被重视,往往容易漏掉。《规范》规定:“在纵向受力钢筋搭接长度范围内应配置箍筋。”同时提出了对箍筋直径、间距、拉压区的要求。在这里应该强调,箍筋的约束对绑扎搭接的钢筋传力特别重要。有箍筋约束的搭接钢筋在受力时不容易分离,其传力性能才能够维持。而失去约束,两搭接钢筋一旦分离,则会发生传力中断的脆性破坏。震害调查标明,配箍约束是不亚于搭接长度的重要构造措施。
 因此,纵向钢筋采用搭接连接时,必需按照《规范》要求设置加密箍筋。
 4.2主次梁相交处附加横向钢筋的设置
 主次梁相交处附加横向钢筋范围主梁正常箍筋漏放是施工现场最常见的问题之一,且是较有争议的一个问题。笔者曾在筑龙网筑龙论坛发贴讨论,得到许多不同的见解,但笔者认为,主次梁相交处附加横向钢筋范围主梁正常箍筋应该正常布置。
 从结构受力角度来讲,我们在计算主梁抗剪承载力验算时的假定是荷载直接作用于梁顶部。但是对于主次梁交接处,荷载是通过次梁传递给主梁的,属于间接加载。试验证明,在主次梁节点处,次梁底部处的主梁上裂缝的出现早于理论值。因此《规范》第10.2.13条规定:“位于梁下部或梁截面高度范围内的集中荷载,应全部由附加横向钢筋(箍筋、吊筋)承担,附加横向钢筋宜采用箍筋。箍筋应布置在长度为s=2h1+3b的范围内。附加横向钢筋所需的总截面面积Asv≥F/fyv.sina”。也即,附加横向钢筋是为承受次梁集中荷载而设置的,其只受集中荷载F、次梁宽度b以及次梁梁底至主梁下部纵向钢筋的距离h1三个因素影响。与主梁的横向钢筋没有关系。实际设计中,荷载较小时,设置附加箍筋,荷载较大时,采取两种方式相结合。如图7。本论文由论文同学网(www.lunwentongxue.com)整理,更多论文,请点论文格式范文查看
 
 图7  梁截面高度范围内有集中荷载作用时附加横向钢筋的布置
 另从钢筋算量角度来看,主梁正常箍筋的个数也是按照整个梁长来计算的,N=(加密区长度/加密区间距)×2+(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区间距)+1,并没有刨除附加箍筋的区域。因此,附加箍筋与主梁正常箍筋各自发挥不同的功能,应该分别单独设置。实际施工时,按照正确的箍筋算量方式(考虑正常箍筋和附加箍筋两种不同功能)计划、加工足量的箍筋,在主梁箍筋绑扎时,按照设计位置划线,按线将箍筋绑扎到位。在此需要提醒的是,附加箍筋必须按照s=2h1+3b这个范围进行布置才能起到承担次梁集中荷载的作用,否则相当于附加箍筋截面设计不足,会对结构形成安全隐患。如图8。
 
 图8  次梁两侧箍筋构造
 5框架梁主次梁相交节点的钢筋排布
 随着建筑结构平面形式的多样化,多梁交叉已经不再罕见。框架梁主次梁相交节点处的钢筋排布问题也正逐渐得到重视,也有不少专家学者专门撰文阐述此事,并给出相应的技术措施,本文不再赘述。但强调三点管理问题。
 (1)在设计阶段,重视电算程序完毕后的手工调整,对多梁相交引起的ho损失采取措施加以处理,并在结构设计说明里加以明确,给参建各方提供明确的执行依据。
 (2)在施工准备阶段,做好设计交底,对多梁交叉措施加以强调。施工单位技术人员编制方案时做好重点安排,做好一线操作人员的技术交底。
 (3)在结构实施阶段,派专人负责多梁交叉节点钢筋下料、加工的质量控制、监督定点使用。避免施工纰漏,保证结构质量。
 6结束语
 通过前文的分析,可以知道,混凝土结构日益复杂化,对我们设计、施工人员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技术人员只有不断加强学习,加强沟通,深入理解规范、熟练运用规范,协作实践规范,才能正确处理各种意想不到的问题,避免给建筑结构留下质量隐患。
 参考文献:
 [1] 03G101-1,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3.
 [2] GB50010-200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2.
 [3] GB50204-200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2.
 [4] 侯国荣,刘小曦.主次梁相交节点钢筋安装问题浅析[J].山西建筑,2005,31(19):63-64.
 [5] 徐斌.多梁交叉节点钢筋的布置[J].施工技术,2003,32(12):63-63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 2/2/2

相关论文
上一篇:搅拌桩在高粘性软土地基处理中的.. 下一篇:两种不同围护结构的旋流池逆作法..
推荐论文 本专业最新论文
Tags:框架 钢筋 施工 注意 问题 浅析 2011-11-30 10:10:41【返回顶部】

相关栏目

政治工作
营销论文
医药医学类
生物论文
物理教学论文
化学教学论文
历史论文
社会学专业
语文论文
焊工钳工技师论文
数学论文
建筑论文
食品论文
工商管理
毕业论文格式
英语教学论文
旅游管理
汉语言文学论文
数学教育
数学与应用数学
现代教育技术
小学教育专业
心理学专业
学前教育
其他硕士毕业论文
教育硕士毕业论文
工程硕士毕业论文
医学硕士毕业论文
经济学硕士毕业论文
MBA论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论文说明 | 网站地图 | 免费获取 | 钻石会员 | 原创毕业论文

 

论文天下网提供论文检测,论文降重,论文范文,论文排版,网站永久域名WWW.GEPUW.NET

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友投稿上传,如发现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指出,本站及时确认并删除  E-mail: 893628136@qq.com

Copyright@ 2009-2017 GEPUW.NET 论文天下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