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获取
|
论文天下网
|
原创毕业论文
|
论文范文
|
论文下载
|
计算机论文
|
论文降重
|
论文排版
|
外文翻译
|
免费论文
|
开题报告
|
心得体会
|
全站搜索
当前位置:
论文天下网
->
免费论文
->
其他专业论文
->
数学论文
数学课堂教学中的相机诱导 周波儿
数学课堂教学中的相机诱导 周波儿
随着数学课改的纵向发展,新课程使所有数学教师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许多教师都有这样的困惑:老师讲的少了,学生活动多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不能丢,过程与方法要加强,情感、态度、价值观更要培养,这课该怎么上?其实现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早就说过:“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新课程课堂教学强调学生积极参与,倡导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然而受学生知识水平和教学条件的限制,学习过程又不可能全部由学生的发现来完成,此时教师适时的“相机诱导”就显得尤为重要,它能不断为学生指明探究途径,让学生主动开启智慧之门,逐步从“有师点通”达到“无师自通”的境界。
一、相机诱导妙在把握时机的机敏性。
“相,发现”,“机,教与学的时机”,善于发现和捕捉教学的最佳时机,是教师驾驭课堂能力的体现,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课堂教学效果。俗话说:善教者善察。善教者善于从学生眉头紧皱或满面春风中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善教者更善于从学生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中捕捉教学灵感,并将其发挥到极致。比如在我在上《算术平方根》这一课时,出示例3:求值( )
学生异口同声回答:5
师:哪位同学能说明( )等于5的理由呢?
学生表现出一脸的茫然,约有2、3分钟,教师没有给予任何的提示。(此时学生正在思考的高潮期,满脑子处于茫然无序的阶段,正是黎明前的黑暗,各种想法群雄纷争、矛盾迭起,只有通过痛苦的思考,才能理解得更加深刻与生动。)
教师进一步提问:能否根据算术平方根的定义来求解呢?
此时学生的反应依然非常冷淡。
师进一步引导:算术平方根是怎样定义的?
生回答:如果一个非负数的平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就叫做a的算术平方根,记作。
师引导: 是不是算术平方根?是什么数的算术平方根?
生回答: 是算术平方根,是5的算术平方根。
师引导: 既然是5的算术平方根,那么它要满足什么条件?
生回答:它的平方等于5,即( )=5
这样在老师的立“疑”设“障”中,创设一种充分激发学生进行积极思维的学习氛围,把学生引入学习的佳境。
二、相机诱导精在诱发启迪的层次性。
“诱,领悟前的引发也”,“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暗示了引发的条件。教师在教学中应适时创设“愤”和“悱”的意境,设何疑,何时设疑课前要反复考虑,努力形成思维启开,因果递性的阶梯,从而把学生带进一个引人入胜的境地。例如我在上《平行线》这一节时,为了让学生经历如何画平行线这一知识点的生成过程,
先出示由面到体的两道练习:
练习1:用符号“//”表示图中平行四边行的两组对边分别平行。
练习2:一个长方体如图,和AA′平行的棱有多少条?与AB平行的棱有多少条?请用符号把它们表示出来。
然后借助长方体的正面提出问题:我们已经知道AB//A′B′,
那么AB与A′B′分别与棱AA′有什么样的位置关系?
这样应势利导,自然地得出用垂直作平行线,并借助多媒体的动画演示,抓住时机让学生进行合作交流,最后得到推平行线法作平行线,更令人兴奋地是学生用(贴、靠、推、画)四个字概括出推平行线的步骤,把整节课推向高潮。
三、相机诱导重在“导而弗牵”的顿悟性。
“导,引发学生领悟过程中指明方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导”的水平愈高,学生的思维激发得愈深。但是“导”要适时,过早要么有“自导自演”的嫌疑,要么拖沓冗长,学生听不进,徒劳无功;过晚学生会觉得你累赘,并且学生不能充分体验自己经过深思熟虑而达“泰皇极顶”的乐趣和成就感,不利于提高学生创造思维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导”更要适度,必要的点拨过后,不要有太多的不放心,只要及时地给学生鼓励或稍加引导,让他们自信地进行下去,不断饱尝成功的喜悦,不断认识到自己的价值,这样,他们的思维会越来越活,越来越有灵性。
比如在上《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我让学生通过观察函数图象,探索反比例函数的性质。
生1回答:当k>0时,反比例函数在第1、3象限。
师:你是怎样发现的?
生1:通过图象得到的。
生2:我是从解析式得到的,当k>0时,x、y同号,所以图象在第一、三象限;当k<0时,x、y异号,所以图象在第二、四象限。
师:说得太好了,谁还能说说。
生3:当k>0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少。
师:上面这位同学的说法对吗?
生:对(大部分学生表示赞同)
师:真的对吗?
这时大部分学生的思维处于疑惑状态,我抓住时机,做了适当的点拨,让学生仔细观察画图用的表格,发现了什么?没过一分钟,就有学生回答了。
生:不对,如果x=-1,y=1,则x=1,y=2,y就不是随x的增大而减小的。
师:这个反例讲的很好,看来在整个坐标系中,y不一定随x的增大而减小(当k>0时),那怎么讲是正确?
生:在第一象限y的增大而减少,在第三象限y也随x的增大而减少。
……
学生继续讲函数的其他性质,课堂仍然很活跃。
四、相机诱导贵在自我探索的主体性。
教师的“导”是为了学生的“演”,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唱主角,他们才真正是学习的主人。如果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只满足于老师讲,学生听;老师“灌”,学生“装”。老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听得昏昏欲睡。为了应付考试,只好通过大量的习题反复练,这正是我们课堂效率低的真正原因。如果教师能给学生提供表现的机会,让他们尽展风采,在学习中自我调控,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潜能,将大幅度地提高学习效率,认识水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相当的高度。
比如在初三的一次数学复习课中,我出了这样一道题:
已知:如图1,①矩形ABCD中,AE⊥BD于E,
∠DAE=3 ∠EAB,求∠EAC的度数;②当AB=3时,
BC=4时,求AE的长。
第①小题很简单,由∠DAE=3∠EAB,可求出∠EAB=22.5°,所以∠EAC=45°。
完成第②小题时,有很多学生踊跃举手,我请一位学生回答。她的计算方法是根据直角三角形ABD的面积的两种算法得出AB·AD=BD·AE,因此有AE=2.4。
当我们正为这位同学完美的回答感到高兴时,却有一位聪明的男孩说:“老师,我还有一个答案。”顿时,我惊愕了,我没有否定他的回答,而是鼓励他把过程说出来,他的解法是根据①的结果可知△AEO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因此AE= AO= AC= 。
在两种不同的正确计算方法下,得出了不同的结果,我和学生都产生了疑惑,于是展开了一场讨论,最终得出结论:老师出错了题目。但是,错在哪里?为什么错?我把这个问题交给了学生,让学生充分进行讨论,有的学生说:“这道题目错误的原因可能是所给的两边AB=3,BC=4出现了问题。”但是为什么不对呢?我们经过仔细分析,发现由前面的条件根据①的计算得出了∠ACB=22.5°,因此Rt△ACB的形状确定了,这时AB与BC的比是否是3:4呢?通过实验操作后发现,该题出错的原因是两邻边所给的数字比例出现了错误,那么怎么改?把此问题作为学生的课外作业。
如果当男孩提出另一答案时,我为了顾全面子,不予理睬,则给全班学生传授了一个错误的知识。而通过这种鼓励、引导、互探式的教学,让学生对知识主动建构有助于学生建立属于自己的良好的认知结构,这节复习课虽然没有完成课前制定的教学任务,同学们却感到收获很大,究其原因,在学生探索过程中,问题的提出,方案的设计,步骤的实施均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教师没有将自己所谓的“最佳思维”强化给学生,而让学生充分暴露思维过程,对问题进行多角度,全方位分析,在培养发散思维的同时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优化心理素质。
相机诱导一种科学的教学方法,更是一门精湛的学艺术,它精在发现契机,重在启发诱导,如能在课堂教学中得到很好的应用,定能使学生好学、乐学、善学,有效促进三维教学目标的实现。
相关论文
上一篇
:
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新数学教学教材 ..
下一篇
:
对教参中位似图形判定的质疑 周孟..
推荐论文
本专业最新论文
Tags:
数学
课堂教学
相机
诱导
周波儿
2010-11-02 08:32:21【
返回顶部
】
相关栏目
政治工作
营销论文
医药医学类
生物论文
物理教学论文
化学教学论文
历史论文
社会学专业
语文论文
焊工钳工技师论文
数学论文
建筑论文
食品论文
工商管理
毕业论文格式
英语教学论文
旅游管理
汉语言文学论文
数学教育
数学与应用数学
现代教育技术
小学教育专业
心理学专业
学前教育
其他硕士毕业论文
教育硕士毕业论文
工程硕士毕业论文
医学硕士毕业论文
经济学硕士毕业论文
MBA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