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5 第一,交互式电子白板技术。交互式电子白板软、硬件是当今最具有实用价值的教学平台。易用性,促其使用基本没有“门槛”;开放性,令各种资源得以聚集;互动性,使资源能动态生成,不断提升。因此以此为采集信息后整体展示、促进互动的平台最为合适。 第二,手机与电脑同步技术。生成性资源的采集工具应具备三个特征:一、便携安全;二、易于使用;三、及时高效,所以蓝牙手机应是最好的选择。用手机的拍照功能或摄像功能将教学资源及时捕捉采集下来,并通过蓝牙与电脑同步技术,利用特殊的软件不停地自动分析、传输至电脑的指定目录(只需3-5秒),并在电子白板软件中将此目录定义为资源库。作为教师在教学中,只需要做两件事就行,一是走进学生采集资源,二是把资源从资源库中拖拉出来。其它背后自动化传输则由蓝牙技术来解决。因此,我将这套软硬件系统称之为“生成性资源”采集系统。这套系统基本利用学校和个人已有的条件来配置,一般教师都能熟练使用。 第三,投票器无线反馈技术。这种技术虽然成本太高,但却是能构建真正意义上的及时反馈系统。教师在课堂教学时不仅凭经验来了解学生,更能用直观的数据来掌握学生的学习状态(通过条形图、饼图实时了解学生整体情况,通过学生的应答时间和应答内容了解每位学生的情况)。为及时调整教学提供了可观测、可保存、可分析的数据。并且还可以导入至Excel中,对于课后教学反思提供了第一手数据,有利于课堂教学的高水平互动。
图6:条形图 图7:饼图 图8:学生的应答内容和时间表 有效回应——有效利用生成性资源的关键 学生的资源“收”上来后,并不可能自发自觉地推进教学过程,还需要师生、生生、人机积极地互动起来,才能进一步促进资源的生成。因此,教师有效的回应反馈就变得极为关键了。 怎样判断教师回应反馈的有效性呢? 第一,看教师的回应是固化学生的行为,还是不断激活学生的思维。许多数学课堂上教师为了追求“效益”,总是进行简单的、狭隘的、封闭的回应反馈。虽拥有丰富的资源,却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无法引导学生进行开放性拓展延伸。只有在激活学生思维的基础上,这些资源才有勃勃生机,才能不断生成和提升。 第二,看教师的回应反馈是机械割裂式,还是整体感悟式。不论是从学生对知识内涵的丰富认识和体验来看,还是从学生对知识在具体情境下灵活应用来看,都需要学生以整体系统的结构化思维去思考,由此,就需要构建一个整体的、可持续的、能互动的教学资源中心。这个环境就是由教师有效的回应反馈来创造。 第三,看教师的回应反馈是否遵循一般规律。在整体呈现教学资源后,应遵循以下三个步骤: 第一步,辨别正误。如: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他们分别是怎么想的? 第二步,比较沟通。如:把看上去似乎不一样,实质一样的做法分分类? 第三步,优化方法。如:你认为哪些方法比较好,为什么? 这样才能围绕教学目标不断地把教学活动过程向纵深推进,使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师生共同参与的动态生成的递进过程。 总而言之,用先进教育教学理念武装头脑,用先进的教育技术改善教育工具,就可能使我们的课堂产生真正的革命性的变化,从而培养既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又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全面发展的人。
参与文献: [1] 吴亚萍,王芳.备课的变革.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7(2008.9重印) [2] 蒋丽清.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程的整合-以文化变革的视角.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 [3] 张剑平,熊才平.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 [4] 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深层次整合理论.XX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 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