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获取
|
论文天下网
|
原创毕业论文
|
论文范文
|
论文下载
|
计算机论文
|
论文降重
|
论文排版
|
外文翻译
|
免费论文
|
开题报告
|
心得体会
|
全站搜索
当前位置:
论文天下网
->
免费论文
->
其他专业论文
->
毕业论文格式
社会突发事件后的舆情处置机制探析 ——两起引发网络舆论风波的突发事件对比(三)
鉴于网络上“警方神推理”的讨论持续发酵,案发后,当地公安部门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宣布对死者的死因调查结果,并且新闻发布会后警方发布了通报案情的长微博。可舆论传播态势没有缓解,网友依旧咄咄逼问,质疑声席卷而来。
(二)新媒体舆论推动案件真相揭露
1. 自杀过程调查
新媒体中不绝于耳的质疑声开始推动自杀过程的调查,为了确认死者身份,警方根据死者留下的名叫陈丹的身份证信息找到了他远在广东连州的老家,其家人称陈丹已在春节前离家出走,至今未归,经过协调,陈丹的家人同意到达了扬州协助警方调查。
扬州警方采集了陈丹父母的血样进行DNA比对,证实死者正是离家出走一个多月的陈丹。另一方面,警方沿新城河两岸进行了排查,在距离事发现场50米左右的位置发现了一个地方丢了窨井盖,经过测量,这个丢失的窨井盖和陈丹身上绑缚的窨井盖相同,而且距离事发现场较近。而后,警方通过调阅丢失窨井盖旁的监控探头发现,是有人将窨井盖搬起来抱走,而且此人行动自由,身后没有人尾随。当警方回放监控录像时,陈丹的父亲一眼就认了出来,画面中的男子正是儿子陈丹。接下来,新城河旁边一处平台上新鲜刮擦痕迹的发现使得事发的经过基本还原。
2.
自杀原因追溯
在事件发生后,央视《今日说法》栏目组来到扬州对这起事件进行了专题采访,此事也得到了上级公安部门的高度,江苏省公安厅刑侦局副局长,同时担任中国法医学会损伤委员会副主任的周盛斌对尸体进行了仔细的核查、复检,他对扬州警方提出的死者死因是身前溺水表示了认同,他分析:陈丹之所以在身上绑缚窨井盖极有可能是因为死者身前具备游泳技能的用这种束缚捆绑的方式来达到在水中溺水死亡的目的。而陈丹的父亲向警方透露,陈丹从小就会游泳,水性很好。为了解释网友普遍关心的能否自行捆缚手脚跳河自杀,法医在镜头中进行了演示,事实上完全可以形成死者所呈现的松散捆绑方式。
在综合了所有的线索,警方确认陈丹就是自杀,而陈丹的父亲对此也没有质疑。陈丹的父亲回忆:初中毕业后,陈丹先后辗转奔波多地打工最终却还是返回了老家。他也曾跟家里人提起在外打工的点滴心酸,在他的描述中,家人明显感受到了他的不愉快,陈丹留在人生最后的一句话是他的网络签名:“此人心已死”。
可在发布了简要的案情的长微博后,官方再无其他解释回应,当地媒体也没有最新调查进展。时隔1个多月后,公众通过央视《今日说法》节目对整个案情有了全面的了解,从死因追踪调查到死者的来源,再到经历的人生困局,节目确认了死者为自杀。
(三)新媒体环境下舆论发展的问题和引导难点
1.新媒体利用不当引发连锁效应
在某市的浮尸案中,引起微博网友关注的起源是由当地警方官方微博转发了某媒体的微博,直截了当地公布了死亡的原因,而扬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张爱凤分析认为:突发事件的发布应遵循“先报事实,慎报原因”的原则,原因的发布时机、内容都要符合认知的规律,而在这起案件中,发布信息过于仓促,发布原因时提供的信息当中的证据不足以支撑、论证最后的结论,这也导致了公众质疑没有消退,反而加剧。接下来更多网友从猜疑死因转向对于这一死因调查的质疑。随后的新闻发布会公布了相关的案情,解释了部分网友所关心的疑问,并且通过长微博在新媒体进行了公布,但很显然有太多的谜团没有解释到位,包括溺水的表象、死者生前的行踪等等,所以网友的对于结果的怀疑深度不断加深。遗憾的是官方出于一些顾虑也不愿意透露更多细节,尽管一个月后通过《今日说法》栏目对案件全盘进行了剖析,可在新媒体发布上仍然处在盲区,各种质疑没有得到回复,以至于到最后还是以不了了之收场。一连串的情势转变中都没有看到官方正面的应对,这也给舆论导向带来困难。事实证明,这是一次很不成功的舆论引导。
2.舆论引导环境复杂化
在上述案例中,有很多网友在表达对案情通报的质疑时,采取了谩骂和讽刺的语言,表现得很不理智。舆论表达呈现出情绪化、非理性倾向。[5]可见舆论引导在这样的情况下变得越发有难度,其中原因有这么几点:信息发布的准入门槛很低,传播具有随意性;用户通过各种终端发布信息,更加便捷的同时对言语的组织或是考量很容易就会忽视。传播主体的文化、素质层次不齐;当类似敏感的,反常理的消息发布让普通大众更易发出反对的声音,而有些戾气会以转发的形式继续发散,对于事件澄清甚至起到负作用。舆论引导的难度加大还有一部分源于新媒体环境之下传统媒体的权威性被削弱。从案例中我们也看得出,警方在利用传统媒体进行舆论导向的工作中存在不足之处,由于前期的宣传基础脆弱,导致后期即便有了公认的事实确凿的证据也都被淹没在了情绪化的评论中。
3.舆论导向不力的危害
在这起案件新闻的转发评论中,各种含沙射影的言辞并未得到有效的控制,以至于在真相大白之后,还不断有横加指责警方办案能力的言论在流传。新媒体时代,当情绪化的舆论盖过了理智、道德、原则,就会形成舆论暴力,在接下来甚至还会演变成为攻击人身、抨击社会制度;没有得到有效引导的舆论大肆被传播后会影响权威部门在百姓心目中的信任度。同样要认识到,随着近几年网民规模扩大,越来越多的不符合道德的手段被运用到所谓的舆论监督中,比如人肉搜索,其实在某种程度上已经侵犯了当事人、单位的隐私、名誉;另一方面,新媒体产生的舆论会转化为社会舆论来推进事态发展,但这其中也会出现一定影响,一种是民愤促使司法审判偏向于舆论压力,一种是舆论让法官存在先入为主的概念,也会引发审判的偏差。[6]
四、新媒体下的舆论调控策略和机制
(一)
简述某市抢水风波迅速平息的案例
1.抢水风波的引发
2013年5月12号凌晨4点20分左右,一艘海轮在途径南京长江大桥时意外沉没,船上18人全部被救起,当时船上载有12500吨石灰石和80吨燃油。这原本是发生在南京的一起事故,没曾想后来在临近的某县级市刮起了一股抢水风波,从12号中午开始,短短几小时,超市的纯净水销量迅速攀升。超市工作人员介绍:之所以会刮起这股抢水旋风,起因可能源于有些市民听说了当地人口密集的化纤工业园区出现了自来水断供的情况,市民担心水源地被污染开始囤积水资源。 2.事件的平息
抢水风波开始约在下午1点左右,有部分网友通过微博和聊天工具开始传递超市纯净水遭抢购的消息。而事实上,在事发后不久,当地水务、环保部门就已立即组织了调查检测,当地政府在12号傍晚陆续通过政务微博、电视节目、张贴告示发布告知,另外通过应急短信发布辟谣消息,声明当地自来水取水口未发现异常,有关部门将24小时密集监测,市民可以放心。就这样谣言不攻自破,整个事件在两三个小时内已经全部得到控制。
(二)
案例剖析舆论调控的原则
1.
正面调控原则
党性原则要求新闻媒体在舆论引导的事件中坚持正面引导的原则,也就是形成积极、向上的社会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正向舆论,防止批判、误解等负向功能的舆论。在此原则之下要坚持正确看待新媒体的舆论。事实上,我们认识到民众有时习惯通过新媒体发泄部分自己的怨气,为避免情绪激化升级为网络甚至是现实中群体事件,政府应该积极的调控,准确把握民情积极化解危机。另外要针对不同言论采用不同的引导原则,要用事实说话,以理服人加以引导,对于歪曲事实、造谣惑众的言论要坚决批驳反驳,主流媒体要亮出自己的观点,发挥权威效用让民众辨明是非。[7]从这个案例中看得出,政府在回应传闻稳定人心的同时也公布了工作进展,这样就解答了公众的困惑。
2.
开放包容原则
在开放的新媒体时代,民众有着更加自由的言论权,新兴的舆论力量正在影响着社会方方面面。也正因为多数人有了话语权、传播权,在公众素质没有达到空前高度一致前,新媒体难免会存在一些粗言秽语、虚假消息、非理性声音。因而要求政府和主流媒体要坚持开放包容的原则进行舆论调控。开放包容性有利于建立一个舆情上传下达、流畅沟通的渠道与空间,有助于新媒体的平等性和公正性的建立。同时新媒体环境建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把所有不实言论全部筛选出,当主流媒体真正强大,得到更多人支持时,负面的言论才会被网民所抛弃。虽然,在案例中也有一个恐慌的声音发出,但相关事实依据的出现给予了有力回应,谣言自然不攻而破。
3.
整体调控原则
考虑到当前新媒体环境对于舆论导向的影响,在外部宏观环境方面也要加以考虑,并不是单一就某个因素进行控制,而是要采取法律、道德、市场调节、新老媒体结合的手段进行综合控制,这其中要考虑到信息接收者的年龄、受教育程度、信仰、价值观念、风俗习惯等。在两起案例中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同样在新媒体中出现的舆论潮,后者在处理的态度和策略上明显更胜一筹。这则案例显示,当地政府通过了所有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的交互方式告知受众,这样最大程度上包容了所有人群,风波平复自然更有效果。
(三)
舆情导向的策略、机制建立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3
/4/4
相关论文
上一篇
:
知识经济与人力资源管理
下一篇
:
企业投资决策方法比较分析——生..
推荐论文
本专业最新论文
Tags:
社会
突发事件
后的
舆情
处置
机制
探析
引发
网络
舆论
风波
对比
2016-07-25 09:44:44【
返回顶部
】
相关栏目
政治工作
营销论文
医药医学类
生物论文
物理教学论文
化学教学论文
历史论文
社会学专业
语文论文
焊工钳工技师论文
数学论文
建筑论文
食品论文
工商管理
毕业论文格式
英语教学论文
旅游管理
汉语言文学论文
数学教育
数学与应用数学
现代教育技术
小学教育专业
心理学专业
学前教育
其他硕士毕业论文
教育硕士毕业论文
工程硕士毕业论文
医学硕士毕业论文
经济学硕士毕业论文
MBA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