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获取
|
论文天下网
|
原创毕业论文
|
论文范文
|
论文下载
|
计算机论文
|
论文降重
|
论文排版
|
外文翻译
|
免费论文
|
开题报告
|
心得体会
|
全站搜索
当前位置:
论文天下网
->
免费论文
->
其他专业论文
->
毕业论文格式
对中国企业国际化的探讨——联想集团国际化战略研究(二)
联想集团03/04财政年度营业额为231.8亿港元,净利润为10.5亿港元。此次并购,无疑使联想集团背负上巨大的财务压力。
3.并购整合过程中面临差异明显的企业文化融合难题
企业文化是企业成员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在长期的生产经营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基本信仰和价值观,并以此为核心所生成的行为规范和经营风格等。企业文化具有排异性和融合性的特征。企业文化作为国家文化的一个子文化,带有鲜明的国家文化特征。联想集团文化整合过程中面临着双重文化差异。
首先,中国企业与发达国家企业明显的文化差异加大了整合难度。一般认为,国家文化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权力距离、对不确定性的接受程度等方面,而中国人对风险的接受程度更高,有远离权力中心的倾向,强调集体主义。一般认为,西方跨国公司的管理模式更成熟,更科学规范,而中国企业的管理模式则更依赖人治,更灵活变通。显然,如果简单搬用中国方式来管理西方企业则是行不通的。
其次,海外被并购企业对中国企业文化的认同度低。目前,在中国企业进行海外扩展的过程中,被并购企业所在国的员工、媒体、投资者甚至是工会往往对中国企业持一种怀疑的态度,存在偏见。“价格低廉的产品”和“效率低下的企业”往往还是中国产品和企业在海外社会公众心目中的基本形象。在这样的印象中,被并购企业普通员工会担心自己的就业;管理人员会担心自己的职位;投资者会担心自己的回报。像IBM这样有悠久文化传统的国际著名企业的员工,往往对自己文化的认同度高,如果将联想文化强加给被并购企业,其结果是陷入各持己见的独立或冲突状态。这样会使双方在业务及组织上的整合受到阻碍,整合的难度大为增加。
4.维持并树立强势品牌形象困难
根据双方约定,新联想在并购后5年内无偿使用IBM的品牌,并完全获得“Think”系列商标及相关技术。前18个月,IBM的个人电脑事业部可以单独使用该品牌,18个月到5年之间可以采用IBM和联想的双品牌,5年后打联想的品牌。
“ThinkPad”品牌本身作为IBM的子品牌,在脱离了IBM这个母品牌的强大号召力之后,能被多少客户认可,自身具有多大的品牌价值,就是个疑问。联想集团要在这5年内,既要巩固“ThinkPad”、“ThinkCentre”的产品品牌,更要积极提升Lenovo这个自主品牌,困难重重。
三、联想集团国际化问题的分析
(一)盲目的多元化战略导致主业弱化的分析
1.缺乏发展蓝图的早期收购和注资行动后果
2000年初,联想电脑的市场占有率增长开始持平,国内计算机市场增长亦开始放缓。在国内同业竞争日益激烈,各PC生产商和经销商均采取降价倾销的策略以维持其市场占有率。另一方面,中国加入WTO后,逐渐减少外资企业进入国内市场的限制,来自戴尔、惠普和IBM等国际知名商业企业的竞争压力日益增加。虽然联想自1996年以来一直保持市场第一地位,但以戴尔为首的外国电脑占有率正不断增长,到2003年末,戴尔计算机的市场占有率超越了排第二的方正,可见国内电脑市场竞争非常激烈,联想要守住计算机市场这片土地,谈何容易。
与此同时,在2001年开始3年计划之前,联想董事局主席柳传志已经注意到互联网发展的兴起,看好互联网事业的日后发展,于是2000年8月收购嬴时通的40%股权,并于2001年如上文所说正式宣布多元化的战略。往后的三年里,联想总共投资超过12.5亿港元,其中投资于互联网业务的更超过10亿港元,而在手机业务和信息科技服务的投资分别约为1.5亿港元和1亿港元(只计算了联想收购或注资其他业务的企业当时的资本支出,还没有计算及后发展该等业务的资本支出)。
联想在早期的收购和注资行动使其资产不断增加,然而,由于联想在购入新业务时并没有详细的发展蓝图,未能加以善用和融合该资产。实际上,联想的总资产虽有增加,但其资产回报率却逐年下滑,由2001年的19%下降至2003年的12%。联想的互联网业务经营艰难,与嬴时通的合作于一年后宣告失败,亏损超过2亿港元,及后与美国在线的合作亦因双方各自的内部问题,结果合资公司在两年内亏损离场。
2.多元化战略与多元化目标不匹配的后果
由于多元化战略要取得成功必须要大量的资源配合,包括资金流和人力资源。在多元化以前,联想核心业务(电脑)成长率高于大市,在联想实施其“三年计划”期间,联想电脑的市场增长远远落后于大市,其主要原因在于联想把大部分的人力、物力和资金投放于其他业务上,因而忽略了国内电脑消费市场的变化,不能及时作出相应策略,引致其电脑市场占有率不但没有上升,反之有见顶下降的趋势。
由前述分析可知,联想因互联网的失败而于其他投资方面变得顾忌;另一方面,联想开展新业务的同时,并没有稳守本身的电脑市场,形成“进不锐,守不稳”的局面,令联想陷入进退失据的处境。
(二)并购后联想集团财务压力来源及偿债能力分析
采用现金、股票混合支付方式,既综合享有了两种支付方式各自的优点,又有利于合作双方在未来的合作中共享利益。尽管如此,这次并购对当时的联想来说,无疑是一笔巨大的财务压力和风险。
1.财务压力来源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2
/5/5
相关论文
上一篇
:
关于私营企业员工激励机制
下一篇
:
浅议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
推荐论文
本专业最新论文
Tags:
中国企业
国际化
探讨
联想
集团
战略
研究
2016-07-25 09:52:33【
返回顶部
】
相关栏目
政治工作
营销论文
医药医学类
生物论文
物理教学论文
化学教学论文
历史论文
社会学专业
语文论文
焊工钳工技师论文
数学论文
建筑论文
食品论文
工商管理
毕业论文格式
英语教学论文
旅游管理
汉语言文学论文
数学教育
数学与应用数学
现代教育技术
小学教育专业
心理学专业
学前教育
其他硕士毕业论文
教育硕士毕业论文
工程硕士毕业论文
医学硕士毕业论文
经济学硕士毕业论文
MBA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