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获取
|
论文天下网
|
原创毕业论文
|
论文范文
|
论文下载
|
计算机论文
|
论文降重
|
论文排版
|
外文翻译
|
免费论文
|
开题报告
|
心得体会
|
全站搜索
当前位置:
论文天下网
->
免费论文
->
其他专业论文
->
毕业论文格式
进一步发展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思考2011(三)
表1:2013年我国主要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与国外银行的比较
单位:亿人民币元
项目 工行 农行 中行 建行 交行 招行 美国银行 汇丰 瑞银集团
净利息收入4,433 3,762 2,836 3,895 1,307 989 2,577 1,814 395
非利息收入1,356 864 1,239 1,191 338 337 2,846 2,203 1,501
营业收入
5,789 4,626 4,075 5,086 1,644 1,326 5,423 4,017 1,896
非利息收入占比
23.42% 18.68%30.41%23.41%20.54%25.41% 52.48% 54.84%79.17%
注:数据来源于各商业银行发布的2013年报中的分部报告。
从中间业务收入在营业收入中的占比看,我国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发展水平也明显低于国际先进银行。2011年,美国银行、汇丰等7家全球重要性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在营业收入中的占比平均为50.66%,而我国11家上市商业银行的平均水平仅为18.99%,不到国际先进银行的一半。近两年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占比水平有了较大的提升,但占比仍显著落后于国外先进银行,2013年,我国商业银行中,中国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占比最高,为30.41%,分别比美国银行、汇丰和瑞银集团低22.1、24.4和48.8个百分点,其他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占比与国际先进银行的差距更大,2013年我国上市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占比最低的是宁波银行,占比仅为11.78%。
表2:部分全球重要银行2011年中间业务收入结构
单位:百万美元
注:数据来源于各行年报中的分部报告。(银行界网,增加非利息收入同时更要防控利息收入下降,http://www .tbankw.com/lwjj/89899_2.html)
(三)中间业务收入结构比较分析
由于国外银行业普遍实行混业经营模式,银行可以参与证券、保险行业的经营,加之西方国家金融市场发育相对完善,金融产品相对丰富,金融衍生业务发展水平较高。国际先进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构成中,除了传统的结算、信用卡等手续费收入以外,投资银行业务收入、证券交易收入、保险收入、资产管理收入等也是其中间业务收入的重要来源。2011年,七大全球性重要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中,投资银行业务收入占17.27%,证券等交易收入占到10.04%,保险业务收入占11.73%,资产管理收入占7.11%,其他投资收益占15.57%,信用卡业务收入占6.58%(收入结构见图2)。
在我国,中间业务收入占比排在前面的是人民币结算业务收入、代理业务收入和银行卡业务收入,资金交易、保险等收入的占比相对较低。以我国中间业务收入最多的工商银行为例,2011年,工商银行结算收入占中间业务收入的21.18%,投资银行收入占18.83%,代理个人理财收入占17.72%,银行卡业务收入占14.39%,对公理财收入占7.73%,其他投资收益占6.95%(收入结构见图3)。需要说明的是,从近年监管部门对商业银行服务收费的检查情况看,我国商业银行将部分与信贷业务相关的收入计入了代理理财、投资银行等收入科目,工商银行2011年的相关收入数据可能也存在一定的虚高现象。
(四)服务手段比较
国外银行业中间业务的服务手段信息化程度很高,能够较好地运用信息技术分析客户需求、开发中间业务产品并开展风险防控,在为客户提供差异化服务的同时也给自身经营带来了客观的效益。以美国银行服务收费为例,美国银行支付网络发达,有超过45万个间接自动转账账户,具有多种账户服务,其设置的超级账户既方便、灵活,又便于管理,2011年其存款账户服务费和其他服务费收入超过80亿美元。
近年来,伴随我国经济及信息技术水平的提升,我国商业银行在硬件设备、业务电子化程度和处理效率等方面已经与国外先进银行接近,但在信息技术保障和促进金融服务方面还存在不小的差距,主要表现在数据资源还没有实现真正整合和集中应用,各应用系统间缺乏信息沟通与整合,不能对数据资源进行有效的集成管理,也无从对数据资源进行深度挖掘与分析。尚未完全实现对金融服务需求信息的有效收集,科学准确地分析产品需求,进而创新中间业务产品的能力不足。另一方面,与国外先进银行大量运用数理统计模型、金融工程等先进方法并结合先进的信息技术开展中间业务风险防控相比,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和信息技术运用滞后,使得中间业务风险管理所需要的大量业务信息、市场信息缺失,难以建立相应的资产组合管理模型和各种风险管理模型,无法准确掌握风险敞口,影响了我国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风险管理水平。
四、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对发展中间业务的认识仍显不足
长期以来,我国银行业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开展业务活动,承担着较多的行政管理职能和政策性业务,业务经营中,主要就是抓住存、贷、汇这三个传统业务,工作重心是放在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资金需要,一切业务都围绕着信贷转。随着竞争机制引入银行业,各专业银行开展业务竞争过程中,竞争的重点虽有过转移,如一开始是争贷款,即争贷款单位,后来是争存款,“揽存大战”此起彼伏,硝烟不断。而对中间业务的发展则相对花的精力少,仅在结算方式上曾有过多次的变动与调整。我国的金融体制改革,推动了银行业务的发展,一些中间业务的种类开始在我国应用,有的业务经过几年的发展,已初具规模。但对中间业务发展的重视仍显不够,缺少真正推动和促进其快速发展的过硬措施。就银行职员来讲,真正了解中间业务性质、特征及重要性的并不多,一些职员只是在办理中间业务中的某种业务,但对为什么发展中间业务却不甚明了。认识上的不清晰,观念上的不重视,导致中间业务的发展迟缓。
(二)业务品种单一
虽然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金融创新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总体而言,业务范围较窄,品种单调。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所从事的主要是传统型中间业务(主要集中在银行卡业务类、结算类、电子汇划类、代理保险、代理基金类这些技术含量小、收费比例低的业务),其品种仅有不到一千个品种,且层次较低,缺乏吸引力,而技术含量高、为市场提供高智力服务的中间业务,如资信调查、资产评估、信息咨询、个人理财、企业信用等级评估以及期货期权等衍生工具类发展尚不成熟,而在已办理的承诺、交易、基金托管、咨询顾问等类中间业务中,也多是一些简单的初级业务。相比之下, 西方国家商业银行经营的中间业务不仅范围广,而且层次高、品种多。尤其是在各国纷纷打破分业经营的限制、实行混业经营以来,为满足客户各种需求,西方国家商业银行开发的中间业务品种已达2万种,范围涉及知识含量较高的资产管理、担保、融资、衍生金融工具交易等众多领域,可以有效满足客户的多种金融需求。
(三)业务管理分散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3
/4/4
相关论文
上一篇
:
进一步发展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
下一篇
:
进一步发展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
推荐论文
本专业最新论文
Tags:
进一步
发展
我国
商业
银行
中间业务
思考
2011
2016-08-27 13:33:08【
返回顶部
】
相关栏目
政治工作
营销论文
医药医学类
生物论文
物理教学论文
化学教学论文
历史论文
社会学专业
语文论文
焊工钳工技师论文
数学论文
建筑论文
食品论文
工商管理
毕业论文格式
英语教学论文
旅游管理
汉语言文学论文
数学教育
数学与应用数学
现代教育技术
小学教育专业
心理学专业
学前教育
其他硕士毕业论文
教育硕士毕业论文
工程硕士毕业论文
医学硕士毕业论文
经济学硕士毕业论文
MBA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