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获取
|
论文天下网
|
原创毕业论文
|
论文范文
|
论文下载
|
计算机论文
|
论文降重
|
论文排版
|
外文翻译
|
免费论文
|
开题报告
|
心得体会
|
全站搜索
当前位置:
论文天下网
->
免费论文
->
其他专业论文
->
毕业论文格式
古代女性作家作品研究——李清照咏物词中折射的内心情感分析(二)
清照少女时期是幸福的,虽然幼年丧母,却又待她甚好的继母和亲父,自小受到良好的教育,可以说得上是家学渊源了。从历史文献中的只字片言我们了解到“李清照工诗词,能文章,善画墨竹,字也写得非常好,而且兼通音乐。 ”这就说明了她是一名古代的才女。不过文献中的人物形象终究是不完整的,这就需要我们从清照作品的字里行间来一层一层解析,还原我们一个真实的、血肉丰满的清照。
李清照不像一般的女子,把自己的生活圈定在闺房绣楼之内,她可以走出重门深院,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徜徉,在湖光山色中沉醉。少女时代的李清照是活泼开朗,无忧无虑的,这个时期的词作,字里行间跳跃着少女的激情,激荡着青春的欢愉,表现着怀春情结的羞涩,离情别绪的怅惘和伤春闲愁的纯净。清照写过两首描写她少女时期出外游湖的词,先看她的《如梦令》 :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这首小令主要描写了清照出外游湖,因贪念大自然的美好风光而迷失了回家的路途,在天将晚的时候,自己架舟经过藕花深处因一时的童心争渡惊起鸥鹭齐飞的生动画面。“沉醉”不知“归路”,可以了解到清照对自然风光的喜爱之情。
这也是李清照一生都不曾改变的喜好。“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这一句词把少女时代的李清照那纯真秀雅的娇憨模样暗点了出来,而紧接着“争渡、争渡,”更是具体表现出了少女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纯白情怀,最后点出一句“惊起一滩鸥鹭”把人争渡,鸟齐飞的画面在片片藕花、晚来栖霞中渲染的尽情尽美,令人读之望俗。
(二)莲子已成荷叶老,清露洗,蘋花汀草
清照少女时代的另一首游湖词《双调忆王孙》 则用词遣句更加巧妙,情感更显充沛:
湖上风来波浩渺,秋已暮,红香稀少。
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
莲子已成荷叶老,清露洗,蘋花汀草。
眠沙鸥鹭不回头,似也恨,人归早。
波涛浩渺的世界扩大了清照的视野,美丽的大自然风光使她赏心悦目,“水光山色与人亲”,说明了她对大自然的深情厚谊“说不尽,无穷好”;藕花开过,莲子长成了,荷叶虽“老”却是一派生机,“清露洗,蘋花汀草。”“眠沙鸥鹭不回头,似也恨,人归早”。明明是她自己舍不得离开鸥鹭,却偏由“鸥鹭”来“不回头”,这词用词之巧妙,妙在把那词人少女时代的天真活泼、情感充沛、热爱大自然风光的性格特征表现的淋漓尽致,似乎在我的眼前出现了一个清丽而娇憨的少女形象正在一步一回头的像波涛和鸥鹭依依惜别。
(三)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西楼。
在建中元年,清照十八岁了,她出嫁了,嫁给了有着共同兴趣爱好的赵明诚,从此,清照从闺中无忧无虑的少女变成了晨起新妆的少妇,新婚的生活是幸福的,却因种种原因,让她的眉间染上了轻愁。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清照的这一首《一剪梅》 :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西楼。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2
/7/7
相关论文
上一篇
:
对企业管理创新的探讨——以小米..
下一篇
:
会计电算化条件下的内部控制制度..
推荐论文
本专业最新论文
Tags:
古代
女性
作家作品
研究
李清照
折射
内心
情感
分析
2016-09-17 09:35:10【
返回顶部
】
相关栏目
政治工作
营销论文
医药医学类
生物论文
物理教学论文
化学教学论文
历史论文
社会学专业
语文论文
焊工钳工技师论文
数学论文
建筑论文
食品论文
工商管理
毕业论文格式
英语教学论文
旅游管理
汉语言文学论文
数学教育
数学与应用数学
现代教育技术
小学教育专业
心理学专业
学前教育
其他硕士毕业论文
教育硕士毕业论文
工程硕士毕业论文
医学硕士毕业论文
经济学硕士毕业论文
MBA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