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设计理念 通过青花瓷文化的市场调查分析,将青花纹饰保留传统纹样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为其创立一个品牌并形成VI系统)利用品牌VI系统的基础上,将青花纹饰创新设计推广在生活中能代表女性与男性时尚的物品中。时尚是每个年轻人必要的追求,年轻人习惯以时尚物品来包装自己,体现自己的风格和特点,展现自己,从而达到融入社会的主流。所以以青花纹饰为元素去体现当代的潮流时尚,将纹饰创新设计,应用到生活中的各类物品上,更随潮流从而将青花瓷这一文化融入社会融入生活,发扬这一文化,绣出它的魅力。从而让当代的年轻人在追赶时尚中感受青花纹饰的魅力。
3、创意创新点 创意点: 标志以“青”字拼音开头字母Q,“瓷”字拼音开头字母C为设计起点,利用中国瓷文化中“开片瓷”的龟裂艺术,结合青花瓷纹饰“青花缠枝菊花纹”的形式表现,将Q与C进行设计结合,注入文化和艺术元素。标志体现了中国青花瓷文化以当代设计的创新,也意识着这一文化的传承,更以时尚的形式传递着文化的精髓。 创新点: 结合青花瓷元素,注入文化气息。以时尚形式传递文化,标志整体色调为蓝色,给人清新的感觉,层层渗透文化的气息。标志青花瓷文化突破时空与现代结合创新,可望达到文化的发扬和深入人心。 4、技术材料 采用的技术:Photoshop 和coredraw的电脑绘图方法,再通过喷绘及手绘等形式制作成品。 使用的材料:再生纸、铜版纸、书纸、哑粉纸、滑面纸、kt板、瓦楞纸等。 5、设计过程 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末 完成设计构想、资料收集、市场调查和标志设计草图设计以及标志效果图方案设计 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1-2周 完成标志草案修改和标准字设计 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3周 完成VI基础部分设计 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4-5周 完成VI应用部分设计 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6周 VI手册修改、手绘成品制作 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7周 毕业设计专册 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8周 印刷与手绘制作
参考文献
[1] 《品牌标识创意与设计》 2001年 作者:(美)艾丽娜惠勒, 译者:王毅 姜晓渤: [M].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第10页。 [2] 《国际设计年鉴2008(标志、形象)》2008年 作者:张先慧 [M].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第22页。 [3] 《国际设计年鉴2008(海报、型录、包装)》2008年 作者:张先慧 [M].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第20页。 [4] 《国际视觉交流》2011年 作者:周洁 [M].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第26页。 [5] 《青花瓷收藏鉴赏百科》2008年 主编:王建华 [M].华龄出版社,第31页。 [6] 《中国早期青花瓷图鉴》2008年 作者:宁志超 [M]. 人民美术出版社,第25页。 [7] 《清顺治康熙朝青花瓷》2008年 作者:陈润民 [M]. 紫禁城出版社,第10页。 [8] 《明清青花瓷器:故宫博物院藏瓷赏析》2008年 作者:冯小琦 陈润民 [M]. 文物出版社,第30页。 [9] 《中国青花瓷器纹饰艺术》2009年 作者:郑军 [M]. 人民美术出版社,第15页 [10] 《中国青花瓷纹饰图典》2009年 作者:江苏省古陶瓷研究会 编 [M]. 东南大学,第40页。
对指导教师指导工作的描述和谢词
指导教师指导工作的描述 毕业设计是作为大四学生四年的总设计,在王宇老师认真负责,耐心的辅导下完成了自己的毕业设计。王宇老师作为本人的指导老师,从毕业设计的开题报告工作的开始就对我们严格要求,在草图设计方面更是悉心的指导,量不在多而在于精。制作上更是通过各种渠道细心地给我们解答在设计上遇到的各种问题。将学院要求我们毕业设计的具体内容和要求,向我们及时的传递和安排通知我们,而且王宇老师常常让我们在每周的见面会上讨论自己的设计方案和想法,鼓励我们自主创新,指出我们不断完善并且提出具有创意性的建议。 谢 词 转眼间大学四年即将走过,留下的来不及感叹。 随着毕业设计的结束,我的大学生活也即将画上完美的句号。在毕业设计方面我要感谢王宇老师对我的悉心指导,在老师严格的要求下,本毕业设计才能顺利的完成。在此向王宇老师表示深深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在临近毕业之际,我想借此机会向在校四年任课老师表示由衷的谢意,因为任课老师的认真负责,悉心帮助和支持下,我才能够很好的掌握和运用专业知识,并在设计中得以体现,顺利完成毕业设计。同时我还要感谢同组的各位同学以及我的各位室友,在毕业设计的这段时间里,你们给了我很多的启发,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对于你们帮助和支持,在此我表示深深地感谢!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 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