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载链接(充值:10积分元)
论学习法律知识的重要性
学习法律知识是提高国民素质,是社会走向安定和谐,走向法治的希望,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是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的需要,也是个人维国家民族长远利益和维护公民个人的合法权益着想,促进公民有意识的学习法律方面的相关知识。 我们国家发展到今天,国民文化素质法和法治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但对国民素质的关注主要在提高国民的科学文化水平,对法治问题的关注主要在国家的立法和依法行政方面,很少有人关注国民对法律知识掌握多少,在国人眼中,法律似乎离我们的生活太遥远,国家是否立法或者立了什么法与自己没有太大的关系。笔者认为,我们每个公民有义务学习法律知识,做到知法、懂法、遵法、守法,用法律的武器使我们的制度更加民主化、法律化。 一、法律的含义 1、法律素养包含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指法律知识,即知道法律的相关规定;第二层含义是指法律意识、法律观念,即对法律尊崇、敬畏,有守法意识,遇事首先想到法律,能履行法院的判决。只有这两者都具备,才可称得上有法律素养。有法律知识的人,虽然知道法律的相关规定,但不一定有法律观念,不一定守法,甚至可能利用懂法而去违法。而如果只有法律意识但没有法律知识,对法律规定不清楚,违法了可能还不自知,这也不能算有法律素养。法律、民主、现代化是三个不可分离的词语,有法律才有民主,有民主才有现代化。所以,法律素养是现代民主社会人们必须具备的素质修养。 2、法律意识、法治观念,即对法律尊崇、敬畏,有守法意识,遇事首先想到法律,能自觉守法。有法律知识的人,虽然知道法律的相关规定,但不一定有法律观念,不一定守法,但如果只有法律意识,但没有法律知识,对法律规定不清楚,违法了可能还不自知,这也不能算懂法。 二、我国公民法律素养的现状 我国非法学专业人士法律意识,法制观念淡漠,此现状令人担忧,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1、法律知识少 非法学专业的国民学习法律知识的主要途径是学校开设的法律基础课,这是一门课程是公共必修课,有统一,但内容过于简单、课时也很少。近几年来,我国立法步伐加快,立法数量较多,但由于篇幅和课时的限制,法律基础课只能作一些原则性的介绍,因此国民从学校学到的具体法律知识并不多,不能满足其在生活及工作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