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载链接(充值:10积分元)
浅谈课堂教学评价 [摘要]:
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广大教师积极开展教学改革,致力于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已取得可喜的成绩。许多优秀教师的教学实践表明,既要减轻学生学业的过重负担,又要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素质的发展,是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要努力做好课堂教学的评价,激励老师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效率。 [关键词]:评价的意义、评价体系、评价程度、评价氛围、运行机制。 一、正确认识课堂教学评价的意义 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就必须对教学提出一定的质量要求,而对教学是否达到一定的质量要求,不能仅仅只看学生成绩,还必须看教学的设计是否科学、严谨;课堂教学过程是否科学、合理,是不是符合教学规律;教学的结果是不是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因此,必须按照素质教育价值观,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判断,也就是说,要进行课堂教学评价。 课堂教学评价就是以教学目标为依据,对课堂教学设计、施教、教学效果给予价值性的判断,以提供反馈信息,使教师进一步明确教学目标,了解自己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如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媒体、学习评价等是不是合理有效、是不是有利于目标的实现,从而改进自己的课堂教学,努力优化自己的教学过程,以求顺利实现教学目标。 教学评价是教学的继续和深化,而不是教学的终结,评价应着重于“导”,而不是判。客观、科学的课堂教学评价,可以使教师明确自己要努力的方向,调动教师教学工作的积极性,激发教师自觉钻研并努力提高自己教学水平的内部动机,可以引导和帮助教师强化课堂教学目标意识,致力于教学目标的达成。 从管理的角度看,课堂教学评价也是一种重要的管理手段,为了加强管理,提高质量,对课堂教学必须进行正确的评价。 二、构建课堂教学评价体系 要保证课堂教学评价的质量,必须建立科学的、可行的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确定指标项目标准和权重。从科学性来说,评价指标体系应该全面系统地体现评价目标,同时要突出重点,有意避开一些非主要的因素。 评价对课堂教学有明显的导向作用,如果没有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就难免会出现偏差,将课堂教学导入歧途。例如,评课时,如以使用媒体的多少的时间长短作为主要指标,就可能导致使用教学媒体盲目性,把课堂变成媒体展览的场所。再如,评价课堂教学时如果片面追求课堂的气氛和即时效果,就可能导致教师违背教学规律、教学原则去降低教学难度,教学深度、降低质量,甚至课前“预演”,弄虚作假,或者在课堂上专点优秀学生回答问题,以造成“教学效果好”的假象等。 从可比性来说,由于教师各有所长,每一门学科、各种类型、且每一个年级各有其不同的特点,所以,就很难用统一的标准去衡量。但量,如果对不同的课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评人影不失去了可比性。如果失去了可比性,课堂教学评价的积极作用就难以发挥。 教育教学告诉我们,从不同科学、不同课型,不同学习对象的课堂教学的基本特点和一般规律看,学校管理者还是可以对课堂教学提出一些基本的要求,以加强对课堂教学标准必要限制,既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要力求构建科学的、客观的、符合学校实际,具有个性特色的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 (一)为了充分发挥课堂教学评价目标导向和动机激励的积极作用,强化广大教师的目标意识,“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