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载链接(充值:10积分元)
论对教师工作的定量评价
一、教师教学评价的目的 以教师自评为主的开放性教学评价有助于教师专业化的发展,有利于加强学校的凝聚力,我们必须强化这一机制。各学校对于教师的教学评估的改革虽然已经取得显著的成绩,但通过全县20多所学校1000多名教师调查问卷表明:传统的以奖惩为目的的教师教学评价的现状不能令人满意,主要表现在以下“四轻四重”的倾向: 1、重“量化评估”,轻“质性评估” 2、重“结果评估”,轻“过程评估” 3、重“群体评估”,轻“自我评估” 4、重“管理性评估”,轻“开放性评估” 为了更好地贯彻《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对教师进行客观、公正、科学的评价,应抛弃传统的评价弊端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学校领导,同事,学生,家长,社会共同参与的多元评价体系。充分发挥评价系统的导向、激励和凝聚功能,促进广大教师不断反思,总结和改进自已的工作,并调动起教师们的工作积极性和教学创造性,促进学校管理不断完善,推动学校持续、有序的发展,最终达到全面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 二、教师工作中定量评价存在的问题 1、评价内容促使教师教学两手抓 教育部门一方面提倡素质教育,而另一方面却给教师按学生考试成绩的好坏排名次、发奖金。而主管部门又把学生的考试成绩与教师能否被聘直接挂钩,学生的教育成绩占教师评聘考核成绩的40%。因此在评聘这跟指挥棒的指引下,考试考什么,教师就教什么。学生 的分数不仅是学生的命根,也成了教师的命根。同时教师在紧抓教学成绩之时,还要准备各种作业,以应付各级领导对素质教育的检查指导,致使在实际教学中,许多能够真正提高教师教学技能技巧和学生身心素质的教学方式,得不到运用。 2、对教师“德”的评价操作不规范 聘任制及学校给教师排名次,致使领导、教师间的关系变得紧张,不和谐,甚至勾心头角。学校用同事之间的打分考察每个教师的“德”,而教师往往把对自己是否有利作用评价别人“德”的标准。 在学生评价教师过程中,有些学生因教师要求“过严”,在给教师评分时,就会不顾教师的教学实际,故意压低教师的得分,甚至给出零分的反常分数。这样,使得有些教师为了功利目的,迎合学生的口味,放低对他们的要求,以获得评估高分。有的教师由此对学生产生看法,造成师生之间关系紧张甚至产生敌对情绪,严重影响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