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载链接(充值:10积分元)
与幼儿有效交流方法之我见 [摘 要]在幼儿园里幼儿与老师关系的融洽具体体现在了尊重、平等中,而教师善于与孩子进行交流是建立良好师幼关系的基本前提,是了解幼儿、实施教育、促进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的首要条件,是提高幼儿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也是幼儿园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在与幼儿交流时要注意体态、语气语调、倾听。要选择幼儿感兴趣的话题,同时要注意语言的艺术与技巧,以及肢体语言的运用。
[关键词] 平等 态度 话题 技巧
现代儿童观认为,每个儿童都是一个独立和谐的发展个体。他们富有鲜明的个性和不同的发展水平,要通过教育促进每个幼儿在不同水平上得到发展,首先应该了解每个孩子的发展特点和现有发展水平,而与孩子交流是了解孩子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学会与孩子交流是现代教育对每个教师的要求,是实现高质量幼儿教育的需要。 在日常的师幼交往中可能会出现以下情况: 1、不会主动与幼儿交谈,当有的孩子提出“和我一起玩吧”的要求时,就会用 “自己玩吧”等语言拒绝与孩子交谈。 2、在与幼儿交谈时,所用语言平淡、乏味或采用命令、要求等强制性语言,使交谈成为无意义的谈话,往往丧失很好的与孩子交流的机会。 在幼儿做出亲密的肢体动作时,用推开等方法拒绝孩子。 在与幼儿相处时总是站在成人的立场,对孩子进行管制与命令。 这些情况在我们日常的工作中常常出现。 如何与孩子们进行有效的交流呢?下面我就我自己的日常工作来谈谈我的看法。 一、学会与孩子们交谈 交谈是人与人之间交流思想、沟通情感、传播信息的一种重要的社交方式。对于幼儿来说,由于他们不懂文字,因此交谈成为他们生活、学习中最基本,同样也是最重要的与人沟通的途径。教师与幼儿,父母与孩子之间良好的关系建立,情感交流同样需要以交谈作为桥梁。交谈时,成人良好的态度,规范的语言及丰富的知识都能在浅移默化中给幼儿的社会交往及思维的发展带来巨大的收益。 师幼的言语交流在幼儿园教育中是最普遍的交流方式之一。教师与幼儿交谈,特别是个别或小组中的交谈是幼儿分享情感、心灵交会的重要途径。它需要教师在抓住机会、选择话题、引发和延续谈话、激发和保持幼儿谈话的兴趣和积极性等环节上具有灵活机智的策略、丰富的经验技巧以及对幼儿充满全身心的爱。由于在传统的幼儿教育中,教师习惯了教师为主幼儿为辅的模式,总认为自己讲的才是对的、有价值的,对幼儿的见闻、感受等缺乏共鸣,因此很少有真正的师生交流。教师要提高与幼儿言语沟通的质量,就必须要有与幼儿言语沟通的技能技巧和必要的倾听的耐心。总之,教师要积极的与幼儿进行谈话,让幼儿产生“老师喜欢听我说”的喜悦感和自信心,并相信老师是自己的好朋友。 (一) 交谈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