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载链接(充值:100积分元)
《水浒》是如何刻画人物性格的
《水浒传》在艺术上最成功之处是塑造了叱咤风云,面貌各异的英雄形象,这些英雄人物的塑造可谓是各具特色,他们齐聚梁山,上演了一幕幕官逼民反、劫富济贫、除暴安民的江湖故事。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杀仇人投奔梁山;武松杀嫂、怒杀西门庆、血溅鸳鸯楼被上山;晃盖、吴风、阮氏三兄弟劫持生辰纲,主动投奔梁山;杨雄、石秀怒杀潘巧云为谋生存,投奔梁山;花荣、秦明呼延灼兵败梁山;卢俊义、徐宁因梁山所需被骗上梁山;宋公明怒杀阎婆惜,法场被救,忠心报效朝廷,上山等待招安……他们走上梁山的方式虽各有不同,但均有一段坎坷的经历。
《水浒传》所写事件发生在北宋末年,因此《水浒传》中所写的108将的行为,我们必须把它放在那样的一个历史背景下来考察。作为反抗封建社会、封建统治的作品,《水浒传》生动地记录了一段历史,尤其在塑造人物方面有着自身的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紧扣人物身份,经历和遭遇来刻画人物性格。 《水浒传》围绕着“官逼民反”的重大主题,分别写了一百零八名被“逼上梁山”的英雄好汉。这些人生活于社会不同阶层,有着不同的身份、地位、理想和爱好,因而在上山的问题上,具有不同的经历和遭遇,不同的思想与行为,而作者正是紧紧扣住了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以及遭遇来刻画人物性格。例如:阮氏三雄与林冲的上山,前者态度明确、干脆、行为果断迅速,而后者则委屈忍让,一拖再拖。这种性格的不同,与双方的政治、经济地位有关。三阮靠打鱼为生,有一身水陆兼备的好武艺,他们义胆包天,武艺出众,敢赴汤蹈火,同死同生,但生活困顿,外境艰难,在官吏们的重重盘剥下,三阮穷得连老娘头上的首饰都拿去卖了。正是在这种困境下,他们羡慕“不怕天,不怕地,不怕官司”的梁山义军,只盼着若是有“识货的”便把这腔热血“卖”与他。所以当吴用一说明来意,三阮的反抗烈火便燃烧了起来,积极地参加了智取生辰纲的斗争,走上了上山的第一步。正是由于阮氏三兄处于穷困潦倒的地步,所以他们极易萌发反抗的思想,毫不犹豫地走上了斗争的前线。 与三阮相反,林冲的上山是被一步一步逼出来的,他有一个突出的性格特点,就是能忍,忍辱负重,忍气吞声,不敢反抗。林冲在《水浒传》里边是个响当当的英雄,了不起,作者应是热烈地歌颂他的。可是一出场就是他的弱点,写他性格里边的弱点,不好的一面,即能忍。想想看,一个八十万禁军数的教头,有地位、有权力,更有能力保护家人。当得知光天化日之下,妻子被人家调戏,遭受了奇耻大辱,他不能忍受,所以他非常气愤地去了,这个地方有一句描写非常精彩,就是当时林冲扳将过来,扳着他的肩胛,却认得是本官高衙内,先自手软了。“先自手软了”这五个字非常值得注意,这不是简单的一般人物的动作神态的描写,而是一下子挖掘到人的内心世界,所以小说写林冲怒气未消,知道以后,反过来先自手软了,但是怒气未消,一双眼睁着瞅那高衙内,但是敢怒而不敢言,敢怒而不敢打,他忍下了这口气。刚刚认识的鲁智深,非常好武,而且讲义气,这个新认识的结义兄弟鲁智深带着一帮泼皮来帮他打,结果鲁智深来了以后,林冲却把高衙内放走了,林冲说:“原来是本县高大尉的衙内,不认得荆妇……。自古道不怕官,只怕管,林冲不会吃着他的请受,权且让他一次”。虽然如此,高衙内却不肯罢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