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价格:钻石会员免费
以下为论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3440
论张爱玲小说的“苍凉”意识 [摘要]:张爱玲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作家,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她用华丽的语言,苍凉的笔锋,表现出那个颓唐的时代所独有的悲凉、无奈何深刻的苍凉感。她以一个旁观者的创作姿态,诉说着芸芸众生中那人性自私丑陋的一面,构成一种凄婉、哀怨、苍凉的悲剧美。 [关键词]:张爱玲;苍凉;悲剧美。
一、绪论。 张爱玲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女作家。崛起于三十年代沦陷的上海,如彗星般横空出世,却花开花落不过两年的时间。在1943-1945这两年中,张爱玲相继出版了她最有代表性的小说集《传奇》和散文集《流言》,成为当时“十里洋场”文化界的畅销书,一时洛阳纸贵。 《传奇》中包括《金锁记》和《倾城之恋》等名篇,《十八春》是张爱玲最有影响力的长篇小说。张爱玲小说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独树一帜,擅长于编织饮食男女的传奇故事。她的小说里既找不到“革命”、“战争”宏大的历史叙事,也没有起起落落的大喜大悲,有的只是些男女间的小事情。她解释道:“我以为,人在爱恋的时候,是比在战争或革命里的时候更素朴,也更放恣的。”正因为张爱玲只专注于“普通人”的“日常琐事”,进而映射出时代的变幻给人的生存所带来的影响,而这成就了张爱玲的艺术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