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价格:钻石会员免费
以下为论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3678
论萧红小说中的忧郁色彩 [摘 要]中国文学史上并不是一位热门的作家,而且她的创作生涯只有短短的九年。但是她留下的文学遗产却是丰盛而又宝贵的。从萧红的小说中,其作品内容似乎也非现在盛行的都市风貌,或是那些在新古典主义建筑背景下的爱恨情仇,可是,那遥远的时代里偏僻山村里的悲欢,那种生存的粗砺艰难,那种面对生死人性情感,实在是去掉了花边的人生本质,对生存而言或许张着裂口,却暴露出真实内核。从这些内容中我们可以真切地感受到她艺术笔触的纤细敏锐,她描画风俗的精致别样,我们可以深刻感受到她的小说所包含的巨大文化含量和独特生命体验,感受到一种浑成而荒凉。 [关键词] 忧郁 凄惨命运 爱恨情仇 萧红的坎坷经历 萧红出生于松花江北岸呼兰城中一家封建地主家庭, 她的童年孤独而又寂寞,她出生的家庭冷漠寡爱,母亲恶言恶色,对萧红没有温暖,常常打骂她,骂得萧红觉得像叫自己的名字那样平常,甚至还用石头砸她。“父亲常常为着贪婪而失掉了人性,他对待仆人、对待自己的女儿,以及对待我的祖父同样的吝啬而疏远,以致于无情”。萧红的父母虐待她,祖母也不疼爱她,祖母曾用针刺她的手指。没有温情,没有抚爱的不正常的感情生活深深刺伤了萧红的心,在幼小的心灵里,落墨成字,萧红很小就知道了人生的“冰冷和憎恶”,在环境的压抑下,养成了孤独、寂寞而又自卑的心理。长大以后的萧红更其不幸,几乎遭受了所有的人生痛苦:背井离乡,飘零四方,被骗怀孕,惨遭遗弃,情人背弃,朋友不解,家园失却,病魔缠身……这一系列的打击日益加重了她在精神上的悲观气质,那不是淡淡的哀愁,更不是美丽的忧伤,而是对现实冰寒彻骨的伤感,对整个人生的深深失望和怀疑,尤其是爱情理想的失落,成为她悲剧意识生成强化的极重要原因。这是童年爱被剥夺播下的苦种的发芽,因为童年时期爱的缺失需要成年的弥补,所以她对爱情怀着热烈的憧憬和急切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