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价格:钻石会员免费
以下为论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5772
论《大地》三部曲中的女性形象 [摘 要]1938年赛珍珠的《大地》荣获了诺贝尔文学奖,这部小说不仅在中国名震遐迩,甚至在全世界也非常的著名。在该作品中,赛珍珠描述了中国三个不同时代的女性,以阿兰为代表的传统女性,具有新旧交替色彩的女性以及以爱兰和梅琳为代表的20世纪20年代的女性,本文将紧紧围绕赛珍珠作品中这三个时代女性的形象,来探索中国女性的发展与困境,并探寻中国女性解放的历程。 [关键词]女性解放 婚姻地位 社会地位 1序言 1938年赛珍珠的《大地》荣获了诺贝尔文学奖,这部小说不仅在中国名震遐迩,甚至在全世界也非常的著名。赛珍珠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女作家,她在中国度过了将近四十年的童年和青年时期,大部分作品都是以中国为题材的。赛珍珠一生关注妇女,对女性的命运和遭遇始终保持敏感,创作对象为包括家庭妇女在内的广大群众。瑞典学院常务秘书哈尔斯特龙在1938年就曾经指出,《大地》中“一个最严肃最忧郁的问题就是中国妇女的地位问题。”① 瑞典学院常务秘书哈尔斯特龙早在1938年就指出,《大地》中“一个严肃最忧郁的问题就是中国妇女的地位问题”, 多年来,学者们对于《大地》中女性问题的研究一直延续着。在《一个需要重新认识的美国女作家——试论赛珍珠与女性主义》一书中,刘海平著重描写了赛珍珠作为一个女性作家,一生关注妇女,对女性的命运和遭遇始终保持敏感及其体现在大地中细微而又复杂的女性主义思想。阿兰是《大地》中旧中国农村妇女的文学形象,学者谢素霞所作的《男权重压下的命运悲歌——评析<大地>中的阿兰形象》中,通过分析阿兰对王龙的奉献及其所受到的屈辱,进而来揭示旧中国女性难以摆脱男权重压下的悲惨命运。林立新,刘月所著的《女性主义在<大地>中的表现》,则从女性主义角度考察了女主角阿兰的形象以及从文化的视角考察了她对传统女性的关注。姚君伟的《男权大厦里的怨恨者与反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