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价格:钻石会员免费
以下为论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5892
论明清才子佳人小说的叙事模式 [摘 要]明清才子佳人小说,作为一种类型化的文学作品,从叙事模式来说,大致包括一见钟情,才子状元及第奉旨完婚等情节,反映的是一定社会背景下中下层知识分子的人生追求与文化品位,包括:奔女情结、患难见真情的社会生活信念以及求补偿心理。才子佳人离不开情与爱,在封建社会中,主人公往往是很难追求自由恋爱的,基于此,我希望能从明清才子佳人小说的叙事模式中去寻找到暗香疏影般显示出独特的审美魅力。
[关键词] 明清小说 才子佳人 叙事模式
才子佳人小说经过唐前爱情故事的艺术滋养,自唐代小说文体独立起即有典范作品问世,经过宋、元、明几个历史时期的发展,至清前期形成流派,并于清中后期发生衍化和变异。在千年的发展历程中,才子佳人小说保持着小说既定的类属特征的同时,又于不同文化背景下形成不同的美学风貌:如唐代作品呈现的诗性审美与悲剧质性,是唐代所特有的诗性文化和依然存在的门第观念的影响所致;宋代才子佳人小说既具喜剧精神又有悲剧气质,是渐兴的市民文化与理学思潮双重作用的结果;元代作品情节的戏剧化与当时繁荣的戏剧文化密切相关;明代才子佳人小说的审美意趣在全面繁荣的市民文化与涌动的启蒙思潮中走向了俗化;清代才子佳人小说的模式化,是复兴的儒学、僵化的科举制度以及深入的市民意识等多元文化语境下的产物。 才子佳人小说在明清发展到了一个高度,从故事模式来说,大致包括一见钟情,小人拨乱,小姐私奔乔装,才子状元及第奉旨完婚等情节。王增彬、田同旭先生在《中国古代小说通论综解》中指出:“才子佳人小说是明清易代之际小说界出现的新现象。这类小说大多以封建地主阶级的中上层青年男女知识分子的爱情婚姻为主要描写对象。作者以中下层知识分子为主,篇幅多在16到20回之间……通过该类小说,身际动乱易代之际知识分子于功名富贵、人生婚爱等追求,可看得更为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