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价格:
网络作品与以往的创作不同,不需要三审五批,只需点一下鼠标,内容就可以发表了。同时还可以接受读者的批阅,并与之互动交流。
网络传播具有交互性的特征。在网络上能够非常方便地完成传播者对信息的传达与接受者对信息的反馈。痞子蔡说:“网络小说像是电视直播节目,观众会清楚地看到你出丑,写网络小说要有很大的勇气,因为一旦你的作品在网络上发表,读者的反应可能在一分钟之内就会出现,而且由于网络的匿名性,他们的发言可能会很直接,甚至是劈头盖脸就骂,当网络小说家常会有意想不到的事,作者的心脏要更坚强,有一些热心的读者会提供作者编剧的灵感,有些会提供专业知识供作者参考,但是也要区别意见的好坏,不然到最后小说就不是你自己的了,甚至写不出结局,《第一次的亲密接触》写到快结束的时候很多网友发E-mail给我,向我求情,不要让轻舞飞扬死去所以我也没办法。”(注5)
网络文学的创作也体现了这种交流特性。创作者常常边写作边发表,创作与评论同在。作者写完一段上传到网上就算发表了,它会被阅读和评论。而网民的意见及时反馈给作者,从而对作者的思维活动和写作过程产生影响,作者可根据网民的评论调整甚至改变构思。事实上,许多作者在网上发表作品就是为了与读者探讨和对话。有些作者在发表后故意把自己的作品调侃一番,以引诱更多的网友阅读或评论。同时网民之间也可以相互讨论,通过网络体会“疑义相与析,奇文共欣赏”的乐趣,并相互激发,为文学发展提供新的发展动力。
五、传播的简单、直接、迅速、便捷化
通过网络迅速传播,最大限度地实现了网络各种传播的“兼容并包”。与传统文学相比,网络文学的传播简单、直接、迅速、便捷。作品一经完成,只要轻轻点击鼠标瞬间就可完成发表这个过程,因此,绕开了传统印刷类媒体中各种各样守门人的审查,写作、发表、传播、阅读等各个环节都可以在网上完成。写作者不必考虑刊物和编辑的审美趣味,只需遵从自己的创作欲望而写;不必担心作品被“守门人”埋没,写作完成之日就是作品发表之时,传播之时。
宁肯和慕容雪村两位作者的成功就是对这种状况的最好说明。宁肯从事写作已有20年,但在长篇小说《蒙面之城》问世之前却始终默默无闻,直到《蒙面之城》在网上连载引得读者和评论界普遍注意后,才赢得了传统文学界的认可,获得了第二届“老舍文学奖”。慕容雪村的经历跟宁肯有类似之处,《成都,今夜请将我遗忘》在网络上火爆连载后,慕容雪村一夜成名。这部小说时隔两年后,在人民文学出版社的《中华文学选刊》上重载,创下了先网络后文学期刊的成功先例。
结束语
今天,当互联网与网络文学崛起,传统的文学理念也发生了变化,我们数千年来,所形成的文学形式及内容也发生了变化,网络文学正以潮水般的气势与空前热情为占领着BBS文学论坛。但是我们也应看到,文学题材的局限性,以及写作者的素质都需要更进一步提高。网络文学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从题材看,网络文学应逐渐走出“网络爱情”这一相对狭小的言说空间,拓展作品所表现的社会生活空间;网络文学的繁荣与兴盛还需要网络写手提高自己的网络技术水平,网络文学的超文本与多媒体特点都需要较高的网络技术水平,更重要的是,网络写作的非职业化需要网络写手提高文学素养,提高表达自身情感需要、组织、驾驭语言、构思情节、刻画人物的文学能力等等。
网络文学也存在难以克服的弊端:
1、 首先,它以流行阅读、时尚阅读、速食阅读为旗帜。虽然在某些传媒上也存在这些现象,但在网络上这些特点更明显。而流行阅读、时尚阅读、速食阅读的畅行,必然使文学失去它最为本质的东西,那就是:经典。
2、 其次,它还没形成自己的价值体系。点击率和跟帖能说明很多问题,但它不应该成为唯一的参照物。可是除了它外,目前在网络上还会有什么东西能支撑起自己的价值体系呢?作品有没有报酬倒是小问题了。网络文学可以说是青年的文学,很多所谓前卫,大胆的作品出自一个个70,80,乃至90年代的青年之手,他们对这个社会的认知是很值得斟酌的。他们的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代青年价值观问题上的一些隐患。也可以这么说,如果网络文学一直要靠传统媒体的介入作为最后肯定自身优秀作品的唯一手段,那么它自己的价值体系就永远也不能够建立起来。
3、 最后一点,也是最头痛的一点:抄袭。即使网络文学能够建立起自己的价值体系,这一丑恶现象也无法得到杜绝。在现实世界里,抄袭跟偷和抢没什么区别。为什么在那里可以得到惩戒,而在网络上却很难呢?这是网络最大的一个弊端所在。如何有效地克服,应该成为网络管理者最迫切的使命之一。不然,网络文学就会失去最基本的公平的环境。
尽管网络文学“前途无量”,但是,由于它是一个新生事物,还处于生长阶段,因此对待网络文学应该持一种辩证的、客观的立场与态度,既不过分礼赞,也不过分贬抑,正如王蒙所说:“我们希望文学有更好的传播手段,更自由的、更广阔的传播空间,但并不是说手段一方便,空间一好杰作就出来,相反可能是垃圾先出来了,我想这是一种代价,我个人对网络文学持肯定态度,相信会有有价值的作品出现,但是不可估计过高,也不可操之过急。”(注6)
网民多数的年轻人富有激情,追逐梦想,他们热衷的话题是爱情、武侠等。网络上新奇、煽情或搞笑的作品更有读者缘,而含蓄、需要反复咀嚼去寻味其精神内涵的作品不太受欢迎,因而新时期代表着网络文学的还需要进一步提高、飞跃。
总之,在网络这个虚拟世界里,网络文学也是虚拟的,它同样具有文学的共性:情感真实性,才能有所发展。网络文学的形式更是容易被人们接受及喜爱的,比传统文学只靠书本传播更能吸引青年读者。网络带给人们的是自由、平等,文学写作的非职业化及非功利性。但这种自由平等由于缺乏应有的节制而显得有些失范,它一方面为有才华的文学作者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为文学创作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另一方面也使网络文学产生了大量的泡沫作品,这也正是网络文学经常为一些传统作家、批评家所诟病的原因。然而就文学发展的历史规律来看,一切文学门类都是经由最初的大众创作、民间创作走向文人创作,从而走向成熟的,虽然网络文学目前尚处在大众写作的阶段,但随着时间的演进,传统作家会进一步融入网络,网络也会产生它自己的作家,在新的规范产生之后,网络文学必将进一步走向成熟。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