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获取|
论文天下网
  • 论文天下网 |
  • 原创毕业论文 |
  • 论文范文 |
  • 论文下载 |
  • 计算机论文 |
  • 论文降重 |
  • 毕业论文 |
  • 外文翻译 |
  • 免费论文 |
  • 开题报告 |
  • 心得体会 |

当前位置:论文天下网 -> 免费论文 -> 其他专业论文 -> 小学教育专业

小学教育的产生与作用(二)

销售价格:TXW817437

(三)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小学教育 
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一贯重视小学教育的发展,使我国的小学教育从各方面都有了极大的发展,小学教育的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小学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着重开展的工作有: 
1.普及小学教育 
新中国成立以后,普及小学教育就成为党和政府的一贯方针,党和政府曾先后十多次下达文件或指示,要求在全国范围内尽快普及小学教育,并从1986年开始推行九年义务教育。 
为了尽快普及小学教育,我国采取了两个基本方针:一是坚持“两条腿走路”的办学方针,即国家办学与厂矿企业、社队办学相结合;二是实行多种类型的办学形式,新中国成立后试行的学校类型主要有全日小学和非全日制小学两种,非全日制小学如半日制小学、巡回制小学、季节性小学等。 
2.学制改革试验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便对小学原来的六年制(4—2制)的学制进行压缩,开始五年一贯制的试行与推广,以后又形成了五年制与六年制并存的局面。 
3.教学改革试验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对小学语文、算术等学科都进行了教学改革的试验。这些教育改革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改革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四)以生产力发展水平来划分教育的发展阶段
根据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人类社会可以划分为以使用手工工具为标志的小生产的古代社会和以使用现代机器为标志的大生产的现代社会。与此相对应,也可以把教育划分为古代教育和现代教育两个发展阶段。古代教育除原始社会教育外,包括奴隶社会教育和封建社会教育;现代教育,包括资本主义社会教育和社会主义社会教育。同属于古代教育,奴隶社会的教育和封建社会的教育,无论在教育内容上,还是在受教育对象上,仍有很大的差异。同属于现代教育的资本主义教育与社会主义教育,在教育制度、内容、方法等方面既有共性,又存在着性质和指导思想等方面的重要差异。
二、小学教育的基础地位
一个国家的学校教育体系大部分为若干阶段。我国的学校教育体系,一般包括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三大阶段。其中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都属于普通基础教育,其连贯性很强,但每个阶段又有其独立的性质和任务。“九层之台,始于垒土。”小学教育是各级各类教育的基础。从个人来讲,完好的小学教育,为其身心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为其接受中等教育提供了条件。从一个国家来看,只有小学教育普及和提高了,中等教育、高等教育才能逐级普及和提高。从这个意义上讲,小学教育具有为高一级学校打基础、为培养各级各类人才打基础的性质。
三、小学教育的启蒙作用
(一)小学阶段的启蒙作用
从人生发展历程来看,小学阶段是最重要的,是长身体、长知识最旺盛的时期。小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思维敏捷,对什么问题都要问个为什么,他们像海绵吸水那样,不断地吸收各种知识。小学生记忆力强,善于背诵,对感兴趣的事物,能够牢记在心。小学生模仿力强,容易做到习久成性,在儿童时代养成的好习惯,可以牢固地保持一辈子,相反,小学阶段养成的不良习惯,到中学和大学时纠正起来就很困难。因此,在小学阶段,不仅要让学生学到知识,发展智力,还要在学习上对他们进行严格的训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思想品德上要有严格的要求,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以达到习如性成的目的。小学的基础打得好,会影响学生以后的学习和成长,甚至会影响他们的一生。
(二)在身体素质方面的启蒙作用
小学是儿童身体迅速发展的时期,儿童的身体比起幼儿来虽强健得多,但与繁重、持久的学习任务相比还是弱的,因此,关心儿童的身心健康,增强儿童的体质在小学教育中十分重要。
在儿童进人小学的最初一年,尤其要注意不要使儿童一进入学校就产生惧学、厌学的心理。对儿童健康的关注、保护以及增强儿童体质的意识与措施应贯穿于小学教育乃至各级学校教育的全过程。这一任务在儿童时期之所以尤其重要,是因为儿童还不懂也不会意识到要保护自己的身体和各种器官,小学教育工作者在这方面的责任就更为重大,稚嫩的身体可以锻炼得结实,也容易受到损伤。近些年来,我国小学生近视率的提高、心血管、神经性疾病的增多是不可轻视的问题。在小学期间,教育儿童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和清洁卫生习惯是对身体健康的积极保护。
(三)在学习知识方面的启蒙作用
小学时期的儿童正处在智慧潜力逐步显现并迅速发展的时期,小学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应当放在启迪儿童智慧发展上。除教学内容外,读、写、算和手工操作的技能技巧的训练对儿童智力的发展和今后学习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儿童手工操作往往被忽视,然而具有发展创造能力的人一般在小学期间就有种种表现,动手能力的训练错过了这一时期,收效就较慢。另外,最为重要的是学生熟练掌握、运用书面语言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包括合理安排学习时间,独立完成作业,检查、订正作业错误,努力克服学习中的困难。小学生自信心的发展是与能否克服困难密切相关的,也与教师的评价相关。因此,小学教师在指导、帮助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对他们进步与独立性的关心和鼓励比什么都重要。教师要相信学生会成功,并善于通过多种方法使儿童在学习中逐渐学会运用自己的力量去获取成功。
(四)在思想品德方面的启蒙作用
进人小学的儿童,随着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会遇到越来越多的道德问题。小学生道德品质的发展关键是要认真做到言行一致、校内外一致。言行不一致的存在,是因为小学生缺乏坚强的意志,以及习惯或道德行为的形成需要一定数量与强度的实践训练。因此,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即文明行为的养成教育。我们如果能够长期地对小学生进行严格要求、反复训练,就会在他们的头脑中建立起一系列的条件反射,形成道德行为上的高层次的动力定型,做到习惯成自然,为小学生日后的学习和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结论
小学教育是儿童接受学校教育的开端。在这个阶段,儿童将发生三个方面的具有人生启蒙意义的转化:一是由随意游戏活动向有目的、有计划的学习活动转化;二是由个体和松散的群体活动向有组织、有规律的集体活动转化;三是由口头言语向书面言语转化。这些转化可以使儿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拓宽认识范围,从而对于促进全面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由此可见儿童思想品德的形成、知识能力的发展和身体素质的增强,都将在小学教育阶段正式起步。
参考文献:
[1]孙志军.中国教育个人收益率研究:一个文献综述及其政策含义[J].中国人口科学.2004(05)
[2]张红宇.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平抑机制:工业化中期阶段的经济增长与政府行为选择[J].管理世界.2004(04)
[3]林光彬.等级制度、市场经济与城乡收入差距扩大[J].管理世界.2004(04)
[4]李雪松,詹姆斯·赫克曼.选择偏差、比较优势与教育的异质性回报∶基于中国微观数据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2004(04)
[5]董先安.浅释中国地区收入差距:1952-2002[J].经济研究.2004(09)
[6]周英章,孙崎岖.我国教育投入对实际经济增长的贡献实证分析[J].中国软科学.2002(07)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 2/2/2

相关论文
上一篇:思想道德素质对小学教育的重要性 下一篇:如何上好小学数学课
推荐论文 本专业最新论文
Tags:小学教育 产生 作用 2022-05-16 08:39:31【返回顶部】

相关栏目

政治工作
营销论文
医药医学类
生物论文
物理教学论文
化学教学论文
历史论文
社会学专业
语文论文
焊工钳工技师论文
数学论文
建筑论文
食品论文
工商管理
毕业论文格式
英语教学论文
旅游管理
汉语言文学论文
数学教育
数学与应用数学
现代教育技术
小学教育专业
心理学专业
学前教育
教育硕士毕业论文
其他硕士毕业论文
工程硕士毕业论文
医学硕士毕业论文
经济学硕士毕业论文
MBA论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论文说明 | 网站地图 | 免费获取 | 钻石会员 | 原创毕业论文

 

论文天下网提供论文检测,论文降重,论文范文,论文排版,网站永久域名WWW.GEPUW.NET

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友投稿上传,如发现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指出,本站及时确认并删除  E-mail: 893628136@qq.com

Copyright@ 2009-2022 GEPUW.NET 论文天下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