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获取
|
论文天下网
|
原创毕业论文
|
论文范文
|
论文下载
|
计算机论文
|
论文降重
|
毕业论文
|
外文翻译
|
免费论文
|
开题报告
|
心得体会
|
全站搜索
当前位置:
论文天下网
->
免费论文
->
其他专业论文
->
学前教育
以角色扮演为例谈大班幼儿园游戏自主性的提升策略
销售价格:
以角色扮演为例谈大班幼儿园游戏自主性的提升策略
摘 要:游戏是幼儿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本文通过结合角色扮演游戏案例来阐述如何让游戏成为幼儿创造的源泉,如何发挥教师的有效指导从而更好的提升游戏的自主性、培养幼儿的能动性。
自主学习理论是一种现代教育思想,它摒弃了以往被动学习和他主学习的弊端。自主性是个性的一个方面,主要是指一个人的独立性和主动性。根据心理学的相关研究,它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考察:独立需要、自我情感、自我确立。根据埃里克森的个性发展理论,大班阶段是培养自主性的一个好时期,这一年龄段的孩子由于身体活动能力和语言的发展,活动范围相应的扩大了,喜欢尝试探索,有较强的求知欲。加之处于这一阶段,他们意识到自己长大了,产生较强的独立意愿。因此,在大班阶段应着眼于幼儿的主动发展,更加注重培养幼儿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促使每个幼儿自觉主动地参与学习。
游戏是孩子的天性,孩子在游戏中学习新知识、练习语言表达、发展观察、记忆、注意、思考的能力,使学习潜能得以开放。所以游戏是对幼儿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游戏本身所具备的主动性、独立性、创造性等主体活动的基本特征就能得以充分体现。教师要鼓励幼儿参与创造自由选择、大胆操作、大胆探索的游戏环境,以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幼儿在游戏中的自主性。
环境的创设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心理环境。教师要为幼儿提供自主、宽松、愉快的心理环境,让幼儿能大胆地按自己的意愿与想象反映生活,表现生活,并积极进行各种尝试与探索,使他们真正地从游戏中获得快乐、获得发展。二是物质环境的创设。教师要为幼儿提供游戏的玩具和材料,这是幼儿开展游戏的物质基础。玩具的投放是很富教育性的。教师要研究玩具、材料投放的数量与时间,根据我班幼儿的不同特点,适时、适度、适量地投放。大班幼儿的玩具数量更多满足其体力、智力积极活动的要求,如通过增加陌生的玩具材料,有目的地引发幼儿探索性的游戏行为。在幼儿游戏活动中,玩具材料的提供还要体现层次性、教育性、目的性。玩具材料如果提供恰当,就能充当起幼儿游戏与学习活动之间的桥梁,就会对幼儿掌握知识、培养能力、身心和谐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与影响。
在自主游戏中,要培养和发展孩子的主体性,关键就是要让孩子在游戏时有内发的游戏动机,在游戏中产生自主感、成功感。而在众多的游戏之中,角色游戏便是幼儿时期最典型、最有特色,也是幼儿最喜欢、最符合幼儿意愿的一种游戏。孩子们可以在其中感知社会、体验自我、享受快乐。那么怎么样才能确立孩子们在游戏中的主体地位,使他们真正体会到游戏中的快乐,从而收获信息,获取知识呢,以下将通过角色扮演游戏案例来进行具体的阐述。
一、尊重幼儿选择主题、情节、玩具、角色、游戏时间的自由
提高游戏的自主性,首先是要着眼于幼儿的自主发展,确保游戏是以幼儿为主体进行的。此处所谓的“主体”并不仅仅简单的指玩游戏的群体为幼儿,更应注意的是使孩子们参与到游戏的策划、选择、情节发展等游戏的方方面面中。这种“民主形式”的游戏开展方式难免会出现意见相左的情况,这里面通常包含两个层面的矛盾,首先是老师与孩子们之间的,以游戏主题的选择为例:老师提出明天我们要开展以模拟家庭为主题的角色扮演游戏,这时候孩子们可能会提出很多不同的想法——“我想玩卖东西(模拟经营)”、“我想玩当医生的游戏(模拟医院)”等等。这个时候老师所要做的不是一味地利用老师的权威来压制孩子们的意见已达到“孩子服从老师”的局面,而是应该倾听孩子们的意见甚至鼓励孩子们提出不同的想法,最终在尊重幼儿意见的基础上进行游戏。其次是孩子们之间也会有不同的意见,这时候老师就要发挥积极引导的作用,引导孩子们学会阐述自己的想法给别人听同时学会倾听别人的想法,在讨论的基础上选择出一个最佳的方案。而在游戏的整个过程中,不仅仅是在选择游戏主题时,在选择角色,情节发展等等各方面都应该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发挥自主性以及创造性,使游戏变得更加精彩的同时培养幼儿自主思考,积极主动的个性与品质。
总之,教师要尊重幼儿的兴趣和愿望,用幼儿的眼光来看世界,创造有利条件来满足幼儿游戏的实际需要,从而提高游戏的水平,充分发挥幼儿的自主性、创造性。同时,在开展游戏过程中,教师还要做到“放”“ 导”结合,让幼儿更深地体会“玩中学“”学中玩”的快乐。只有这样才能让游戏成为幼儿创造的源泉,使游戏发挥出应有的教育价值。
二、细心观察与有效指导
在促进幼儿主体性发展的游戏指导中,观察是教师了解幼儿主体发展与需要的前提。教师对幼儿游戏的悉心观察是至关重要的,没有观察就不可能有高质量的游戏指导。在游戏中,教师只有通过观察,才能了解幼儿认识、个性、情绪及社会交往能力等各方面的发展水平,了解孩子的兴趣、爱好及需要,了解幼儿自主性、独立性、创造性等主体性品质的发展状况。同时通过观察,教师才能发现孩子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教师提送的游戏材料是否适合于幼儿的发展水平,是否能满足幼儿游戏与发展的需要。在观察的基础上教师可以更好的提供更加充分的玩具材料,创设游戏环境,选择游戏指导方法策略,确定游戏指导对象的依据,是提高幼儿游戏质量的前提和保证。同时也要注意指导的有效性和最小干预性(这里的最小干预性可以结合上述第一点进行理解)。
在进行了细心观察与有效的指导后,游戏的设置会更加满足教学的目标以及幼儿的需要,也能更加吸引幼儿的参加。在游戏中,激发幼儿内部的游戏动机,唤起幼儿主动参与游戏,主动探索、交往的强烈愿望,使幼儿感到“我要玩”,而不是“要我玩”。例如:本堂课的主题是希望幼儿明白爸爸妈妈的辛苦从而学会更好的爱自己的父母,那么教师可以设置一个家庭模拟的角色游戏,使孩子们可以通过游戏有着更加深层次的体会与收获。
三、材料、情境激趣与引导启发
教师提供新颖有趣、丰富多样戏的兴趣愿望。教师要克服玩具材料投教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做到教育目标在心中,提供的材料不是为了新颖而新颖,而是能够充分促进幼儿发展的,是能够满足幼儿最近发展需要的。同时,教师要根据自己对幼儿游戏活动情况的观察及时更换,丰富材料,使玩具材料始终保持着对孩子的吸引力。
根据游戏需要创改出与游戏主题、内容符合的富有感染力的场景、氛围等,以此激发幼儿游戏的兴趣与愿望。良好的游戏情景能激发幼儿游戏的强烈动机,并给予幼儿身临其境的真实感受,使幼儿游戏更加投入,加深幼儿的游戏性体验。如在玩肯德基游戏时,老师为幼儿布置成了肯德基店,做了大量的汉堡、薯条、鸡腿及收集了各种盒子,游戏情境的创设,使孩子很快进入游戏角色,增强角色意识,促进幼儿的创造性表演。
在游戏中,教师通过提问或提供玩具材料,打开幼儿思路,引发幼儿联想,促进幼儿探索与创造游戏的方法。启发是促进幼儿创造性发展、获得成功感、自信心的有效方法。
四、游戏评价
评价在教育实践中起着有力的杠杆作用。评价也是一把双刃剑,各种教育理念、目的及方法等都会对教育评价有不同的影响。此处的游戏评价是指游戏结束后对游戏过程的回顾以及评价,可以采用幼儿介绍法、教师提示法、集体讨论法等相关方法进行。而评价也不能只关注幼儿游戏的结果,更应该关注过程,例如在角色扮演游戏中,评价时不仅是看游戏有没有顺利的完成,更是与孩子们讨论游戏过程大家有哪些地方做的好,有哪些地方做的不够好,做的不好的原因有哪些等等更方面综合的评价。只有综合的评价,才能使以后的游戏开展的更丰富更完美,才能使孩子们更加积极的创造出自己喜欢的游戏。所以说评价的目的是为了让幼儿有更多的思考、表达、交流、分享的机会,为了让教师有更多倾听、理解、发现、研究的机会,为了师幼双方的共同提高。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也是更好的实现寓教于乐的重要途径。
五、结论
要想确立孩子们在游戏中的主体地位,使他们真正体会到游戏中的快乐,从而收获信息,获取知识,不仅要做到尊重幼儿选择主题、情节、玩具、角色、游戏时间的自由;在幼儿自主进行角色游戏时细心观察和作出有效指导;同时要根据游戏需要创改出与游戏主题、内容符合的富有感染力的场景、氛围;适当对幼儿的角色游戏作出综合评价,寓教于乐。
相关论文
上一篇
:
幼儿园观摩活动中的“挑”
下一篇
:
幼儿学前教育论述
推荐论文
本专业最新论文
Tags:
角色扮演
大班
幼儿园
游戏
自主性
提升
策略
【
返回顶部
】
相关栏目
政治工作
营销论文
医药医学类
生物论文
物理教学论文
化学教学论文
历史论文
社会学专业
语文论文
焊工钳工技师论文
数学论文
建筑论文
食品论文
工商管理
毕业论文格式
英语教学论文
旅游管理
汉语言文学论文
数学教育
数学与应用数学
现代教育技术
小学教育专业
心理学专业
学前教育
MBA论文
经济学硕士毕业论文
医学硕士毕业论文
工程硕士毕业论文
教育硕士毕业论文
其他硕士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