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获取
|
论文天下网
|
原创毕业论文
|
论文范文
|
论文下载
|
计算机论文
|
论文降重
|
毕业论文
|
外文翻译
|
免费论文
|
开题报告
|
心得体会
|
全站搜索
当前位置:
论文天下网
->
免费论文
->
其他专业论文
->
学前教育
关于中班幼儿自我服务能力的几点看法
销售价格:
免费论文
TXW816009 关于中班幼儿自我服务能力的几点看法
幼儿园中班时期是幼儿基本自我服务能力获得和巩固的重要阶段。对于中班幼儿而言,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都对幼儿的自我服务能力具有深刻影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结构的变化以及教育方式的改变,越来越多的家长、幼儿园以及相关的教育工作者,对于中班幼儿的教育活动都存在“重智育,轻能力”、“包办代办”的现象,对于中班幼儿应该形成的自我服务能力在教育理念、教育目标与教育方法上均存在偏差与不当。对此本人有以下几点看法:
一、中班幼儿自我服务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一)中班幼儿自我服务认知模糊
在中班阶段,幼儿身心发展不成熟,受自身认知理解能力的限制,幼儿的自我服务意识比较淡薄,急需进一步强化提升。
(二)家长的育儿观念存在偏差
家长作为育儿主体,其理念和行为对幼儿影响深刻。大部分家长在“不能让幼儿输在起跑线上”的观念影响下,在不知不觉中,把对幼儿的爱变成了“溺爱”,“重知识学习,轻能力培养”的表现愈加明显。同时家长“包办代办”的行为和“怕麻烦的”的心理,都在不知不觉中使幼儿丧失了锻炼机会,尤其是培养自我服务能力的机会。
(三)幼儿园教育活动形式单一
安全是幼儿园各项工作的首要任务。教师在教育教学设计中过度强调活动的平稳性,因此大部分活动都是以室内,尤其是桌面活动为主,而尽可能可减少了室外活动和实践动手活动,极大的削减了幼儿培养自我服务能力的机会。
(四)家园共育步调不一致
幼儿园中班幼儿在幼儿园的自我服务水平高于在家的自我服务水平。在幼儿园中,尤其是集体活动中依据相关要求,幼儿都能尽力去完成。然而,在家庭中,相应的能力却没有获得及时的巩固和提升,这主要是由幼儿园家园沟通不及时,家园共育不统一所导致的。
二、中班幼儿自我服务能力培养的影响因素
(一)中班幼儿自身因素
1、幼儿身心发展特点
4-5岁的幼儿具有了最基本的责任感,基本能够接受成人的要求,动作发展,体力等方面相对小班阶段有了明显的提高,基本能够独立的完成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但是灵活性欠佳,需要进一步去强化,独立性也有待提高,做事情缺乏主动性和持久性,尤其是在自我服务方面。
2、性别、年龄的影响
自我服务能力受到性别的影响,一般该阶段的男孩的自我服务能力略低于比女孩。女孩更愿意去整理自己的玩具,床铺,图书等,也愿意在成人的提示指导下相对独立地去完成自己的事情。在自己的衣着方面,也基本能够保持整洁,在游戏中也会考虑到是否会弄脏衣服等问题。
(二)家庭因素
1、家庭环境
(1)和谐的家庭关系
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和谐的家庭关系。父母相亲相爱,长幼互相关怀的家庭,幼儿会获得更多的发展空间。
(2)适合中班幼儿的实践环境
幼儿自我服务能力的习得与提升离不开实践。幼儿的一日生活,有一半是在家庭中度过的。在家里,父母要求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发现在这类家庭环境中成长的有幼儿,自我服务能力普遍高于其他幼儿。
2、家长的文化水平
在家庭教育中,家长文化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其对幼儿学习指导能力,家长的学习指导能力越强,幼儿的文化成绩,和学习表现就明显高于普通文化水平的子女。
3、家长的教养观念及方式
家长的教养方式类型多种多样,本次在访谈中主要采用的教养方式类型有:溺爱型、民主型、放任型,专制型和不一致型。不同类型的教养方式对幼儿自我服务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也会产生不同的教育效果。
(三)幼儿园因素
1、幼儿园环境
幼儿园不同于小学,初中,其园所环境具有明显的特点。环境创设贴近幼儿的生活,并对其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2、教师的教育观念
幼儿教师作为幼儿在幼儿园教育中的主导者,教师的教育指导直接影响着幼儿知识的获得和能力的提升。在幼儿园中,若教师仅仅组织室内的桌面活动,久而久之,幼儿就会失去学习的兴趣以及参与的热情,由此可见,教师的教育方式及活动的安排设计与幼儿的发展有十分重要的关系。
(四)家园共育的影响
“家长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因此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都不可能单独完成对幼儿培养的任务。在对幼儿的教育中,一定要密切家园联系,实现和谐共育。
三、中班幼儿自我服务能力培养的建议
(一)提高自身活动参与的积极性
幼儿是教育活动的主体,各项活动的开展都离不开幼儿的参与配合。幼儿只有积极主动参与老师和家长开展的培养活动,在实践中感受服务的快乐,才能加深对自我服务的理解,更好的参与活动,提升自我服务水平。
(二)家庭方面
1、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1)提供独立空间,创造自我服务机会
良好的家庭环境能够创造更多利于幼儿自身发展的机会。家长要为幼儿创造独立思考和实践的空间,提供自我服务的机会。
(2)选择有价值的活动材料
家长要提供良好的环境,让幼儿参与家庭服务活动,尤其是家庭自我服务活动。为幼儿选择有利于自我服务能力提升的图片,绘本,玩具等材料。
2、更新育儿观念
(1)改变重智育,轻能力的教育观念
在传统的育儿理念的指导下,对于幼儿的教育就如同“跷跷板”,智力开发与能力培养分置两端,而教育结果总是倾向智育,呈现出“一边倒”的状态。不少家长认为“只要学习成绩好,幼儿就具备了很高的发展水平”。对于幼儿能力的评判大多以识字、数数、背诗等掌握情况为标准。
(2)改变包办代办的行为,促进幼儿自由发展
家长的“包办代办”行为严重束缚了幼儿能力的发展,家长的干预行为与幼儿的发展呈现一定的相关联系。家长控制性越强,幼儿的能力发展水平就越低,家长适度的指导,会是幼儿的发展潜能得到释放,活得更高水平的发展。
(三)幼儿园方面
1、创设良好的幼儿园环境
良好环境对人的促进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在环境的感染下,能够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参与积极性 。幼儿园在环境创设过程中,注意环境的教育意义,逐渐强化幼儿的自我服务意识,在外界的指导下,不断提升中班幼儿的自主创新能力。在幼儿园文化创设,班级文化创设的内容或者形式中要体现自我服务教育。
2、尊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1)尊重幼儿发展特点,个性化教学
中班幼儿年龄主要集中在4-5岁,根据4-5幼儿的自我服务能力的要求以及家庭教育的影响,在对幼儿的培养过程中要坚持有针对性,有差异性地个性化指导。针对性格、体质、家庭等条件不同的幼儿,以及服务能力有明显的差异,尤其对身体虚弱、性格内向的幼儿,在自我服务中可能会面临一些问题。
(2)重视性别差异,加强对男孩的培养
性别对幼儿自我服务能力的培养有重要的影响。性别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父母、老师以及其他人对他的教育培养方式。家长对不同性别的幼儿有不同教育要求和标准。
3、丰富教育活动形式
(1)示范讲解
中班幼儿具备基本的自我服务能力,但是对于自我服务内容范围认识不明确,对于自己行为是否得当也没有正确的判断,自我服务意识不够强。教师通过讲解,使幼儿对于自己应具备的自我服务能力有较为明确的认识,在讲解的基础上,教师在通过示范,考虑到中班幼儿的思维发展特点即具体形象思维,有较强的模仿性,向师性,在教师的带领下,让他们进行有效模仿,获得自我服务技能,提高自我服务水平。
(2)儿歌、童谣诵读
儿歌简洁、凝练、节奏性比较强、读起来朗朗上口,是中班幼儿喜闻乐见的形式,有利于幼儿自我服务能力的提高。开展唱儿歌,诵读童谣的活动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效率。因此,教师如果用唱儿歌,诵读童谣的方法进行幼儿自我服务能力培养,那么中班幼儿的自我服务能力的培养也将会取得显著成效。
相关论文
上一篇
:
关于中国家庭教育的体会
下一篇
:
关于中班幼儿饮食行为的几点思考
推荐论文
本专业最新论文
Tags:
关于
中班
幼儿
自我
服务
能力
看法
【
返回顶部
】
相关栏目
政治工作
营销论文
医药医学类
生物论文
物理教学论文
化学教学论文
历史论文
社会学专业
语文论文
焊工钳工技师论文
数学论文
建筑论文
食品论文
工商管理
毕业论文格式
英语教学论文
旅游管理
汉语言文学论文
数学教育
数学与应用数学
现代教育技术
小学教育专业
心理学专业
学前教育
MBA论文
经济学硕士毕业论文
医学硕士毕业论文
工程硕士毕业论文
教育硕士毕业论文
其他硕士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