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获取
|
论文天下网
|
原创毕业论文
|
论文范文
|
论文下载
|
计算机论文
|
论文降重
|
毕业论文
|
外文翻译
|
免费论文
|
开题报告
|
心得体会
|
全站搜索
当前位置:
论文天下网
->
免费论文
->
其他专业论文
->
学前教育
体育活动中培养小班幼儿自信心的探讨
销售价格:
免费论文
TXW816197 体育活动中培养小班幼儿自信心的探讨
在体育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年龄越小的幼儿,身体活动的能力就越是他的一切行为的基础,特别是小班幼儿,他们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主要取决于其身体活动的能力。因此,幼儿对自己身体活动能力的接受和肯定程度对于他们自我意识的形成是极为重要的。那些身体活动能力较强、能够独立完成多种体育活动的幼儿,往往会形成肯定的“自我”概念,对于生活中所遇到的其他问题的解决也具有较强的自信心,而且行动积极主动。相反,那些动作迟钝、身体活动能力较差的幼儿,在体育活动中就常常会遭受失败,因而他们也常会产生否定的自我倾向,表现为缺乏自尊和自信,行动消极、被动和退缩、具有较强的依赖性,容易产生不安全感。
一、 体育活动中幼儿自信心不足分析
例1、在平衡练习时,大多数幼儿都很大胆的在平衡木上行走,轮到
国X时,他死活不肯上去,小手紧紧抓住老师的衣服,小脸憋的通红,差点哭出来。
例2、在体育活动“猫抓老鼠”中,老师邀请幼儿扮演老鼠,魏X吓的“哇”一声哭起来,在其他活动中,也常常处于被动状态。
例3、玩攀登架时,总是有几名幼儿磨磨蹭蹭,有意回避老师,落在最
后。以上所举的是发生在小班体育活动中的几个小事例,针对幼儿这种退缩行为不容视。如果不及时消除这种行为障碍,会使幼儿产生自卑感,缺乏自尊自信和进取心,影响幼儿以后的交往及心理健康发展。那么,如何结合小班幼儿自身的需求和发展规律在体育活动中实施包括自信心在内的心理品质的培养教育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 培养小班幼儿自信心的途径
1、创设被人接受的氛围,让幼儿带着愉快的情绪参加体育活动。
幼儿的自我评价主要依赖成人的评价,尤其是在幼儿中最有威信的老师和父母的一言一行、批评或表扬,往往是幼儿评价自己的标尺、小班幼儿更为明显。因此,在组织体育活动是名教师应该在语言和行动上处处照顾每一个幼儿,多用肯定和鼓励的语言与幼儿交往,尤其对那些活动能力较差的幼儿,要在语言和情感上给予积极将评价,使幼儿体验到体育活动的快乐和满足,激起幼儿喜欢体育,乐于上进的愿望,而应避免消极的评价给幼儿带来不良的影响从而让幼儿生活在强调优点而不是缺点的氛围中,并逐渐学会保持自信。
教师在组织体育活动时,应根据小班幼儿身心发展和年龄特点,尽量采取游戏的方式,以引起全体幼儿兴趣,减轻幼儿恐惧心理,从而鼓励他们大胆尝试。如在引导幼儿玩攀登架是,我们设计了“给小动物找妈妈”的游戏,把小动物妈妈的家设置在攀登架上,鼓励孩子去帮助小动物找妈妈,在游戏的过程中,孩子们表现的非常积极、活跃,连平时最怕玩攀登架的几名幼儿都不知不觉的爬上了攀登架的最高点,对他们的成功老师给予充分肯定。就是通过诸如此类的活动,我们帮助幼儿逐步树立的参与活动的勇气和信心。
2、鼓励幼儿尝试活动、提供自主、独立活动机会,引导幼儿自主的探索和思考,充分发挥幼儿的潜力,避免机械模仿。
在幼儿期,幼儿参与体育活动的主要动力是兴趣和好动性,也是个体主动性发展的良好时期,根据幼儿兴趣和意愿及小班幼儿年龄特征,在组织和安排体育活动时,既要设置情景,激发起幼儿的活动兴趣,又要鼓励幼儿去大胆尝试、获取经验,从自身体验中逐步认识自己。这样,才能逐步变自发的好动为主要活动,有利于幼儿潜力的发展,幼儿对某一活动获得了初步的感性认识以后,通过增加活动量或活动难度的办法,有利于幼儿潜力的发展。幼儿对某一活动获得了初步的感性认识后,通过增加活动量或活动难度的办法,让幼儿不断体验到自己的能力和成功。如在平衡联系中,一开始,我只让幼儿在活动场地上走平衡线。然后,提供不同高度、宽度、坡度的平衡木,让幼儿自己尝试,接着请平衡力较好的幼儿进行示范,再由教师把走平衡木的动作要求示范给幼儿,引导幼儿进行“过小桥”的练习,幼儿能根据自己实际情况,有宽到窄,有低到高练习。这样,不管平衡力强弱,幼儿都获得了成功的体验,都对自己产生满意的态度。同时,教师应该认识到每个幼儿参与活动的起点开始,努力争取一次比一次练得更好,发挥幼儿潜力。
在组织体育活动时,除了必要的示范外,要注重逐步引导幼儿自主的进行探索和思考,如果幼儿仅仅是被动的去做教师要求他们做的事,即使他们学会了做什么,也不懂得为什么要这样做,更不了解如何去学。长此以往幼儿就会养成依赖性,影响自主性和自信心的发展。因此,在体育活动中教师要以发展幼儿自主性为首要任务,使幼儿成为主动与成功的探索者和学习者。为了尽量避免单一的机械模仿,我们往往启发和鼓励幼儿自己起发现和创造各种玩法。如玩圈,教师不马上做示范,而是让幼儿自己拿着圈子自己玩耍,启发幼儿自己动脑筋想一想:“圈圈还可以怎样玩?要和别人玩的不一样。”因此,孩子们就会想到各种饶有童趣的玩法,当幼儿有过自身体验获得成功时,他们的主动性得到发挥,自信心得到增强。
3、帮助幼儿克服在体育活动中的两种极端心理——自卑与自负
小班幼儿个体差异明显地体现在动作发展上。有些幼儿动作发展好,在活动中能经常获得成功的体验,而有些幼儿动作发展差,在同样的活动中却遭失败,久而久之,他们会以为自己能力太差而失去参加活动的信心,形成了 我不行的思维定势。为帮助幼儿克服自卑饭,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从积极评价入手,尽量挖掘孩子在体育活动中的长处,少批评,多表扬:通过比较,让幼儿重新评价自己,认识到个人有个人的长处和优势,没有必要高着别人,低着自己,从而增强自信心:在体育活动中适当降低对自卑幼儿的要求,使之具有成就感,通过补偿性的训练,帮助幼儿正确对待挫折,增强抗挫折能力,当他们不断地从活动中获得良好的情绪体验时,就会形成稳定的行为方式,逐步克服自卑感。
为帮助幼儿克服自负感,我们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设置一些有难度的、可能会失败的活动,如体育活动“小猫钓鱼”,老师设置了各种障碍,幼儿必须通过付出艰辛的努力,以及具备不断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才有可能获得成功。我们只有鼓励孩子勇敢面对困难,帮助他们找到克服困难、战胜挫折的方法,才能使他们摆脱依赖与骄傲。
4、家园配合,帮助孩子树立自信
我国著名幼儿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孩子可以说是父母的镜子。”
确实,父母的行为习惯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有的父母平时很少参与集体活动,那么他们的孩子也许就会缩手缩脚,有的父母溺爱幼儿,一切包办代替,那么他的孩子就会产生过度的依赖思想,困难面前退缩。针对这些情况,我们坚持与家长联系,共同探讨幼儿自信心缺乏的原因,并要求去的家长的配合。
(1)、不要溺爱孩子,应支持孩子与同伴交往。
(2)、积极开展家庭体育活动,培养孩子的开朗性格。
(3)、家园保持联系,及时反馈孩子的点滴进步,以获取幼儿每一发展阶段的信息,共同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
三、结语
通过实践,我感到在体育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自信心是行的,而且是行之有效的。这是一个长期的教育过程,需要长期的教育强化,尤其对自信心较弱的幼儿,要耐心细致地教育,扭转他们已有的“我不行”的思维定势,一点一滴的增强自信心。
相关论文
上一篇
:
传统游戏在现代学前教育中价值的..
下一篇
:
体育游戏在幼儿游戏的作用
推荐论文
本专业最新论文
Tags:
体育
活动
培养
小班
幼儿
自信心
探讨
【
返回顶部
】
相关栏目
政治工作
营销论文
医药医学类
生物论文
物理教学论文
化学教学论文
历史论文
社会学专业
语文论文
焊工钳工技师论文
数学论文
建筑论文
食品论文
工商管理
毕业论文格式
英语教学论文
旅游管理
汉语言文学论文
数学教育
数学与应用数学
现代教育技术
小学教育专业
心理学专业
学前教育
MBA论文
经济学硕士毕业论文
医学硕士毕业论文
工程硕士毕业论文
教育硕士毕业论文
其他硕士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