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获取
|
论文天下网
|
原创毕业论文
|
论文范文
|
论文下载
|
计算机论文
|
论文降重
|
毕业论文
|
外文翻译
|
免费论文
|
开题报告
|
心得体会
|
全站搜索
当前位置:
论文天下网
->
免费论文
->
其他专业论文
->
学前教育
幼儿入园适应性问题及其对策
销售价格:
免费论文
TXW817443 幼儿入园适应性问题及其对策
【摘要】:幼儿入园适应性问题需要得到关注。幼儿入园不适应主要由家长和教师处理不当造成的,其原因主要从家庭教养,幼儿园管理和幼儿自身因素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幼儿要适应幼儿园的生活离不开家长的努力,同时,幼儿园也应该积极地采取措施让幼儿尽快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
【关键词】:入园适应性问题,解决对策,幼儿
一、入园适应性问题的提出
新的学期的开始,幼儿要从熟悉的家庭进入到陌生的幼儿园,要和朝夕相处的父母及亲人分离,面对幼儿园陌生的环境,陌生的老师和同伴,再加上在家生活的随意变成活动的不自由和集体生活规则的约束等,幼儿不管是从生理还是心理上,都会产生极大的害怕和不安全感,幼儿入园适应性问题随之而来。
幼儿入园适应性问题,是指幼儿从家庭环境转移至幼儿园环境,通过自我调节及幼儿园环境的相互作用,提高生活自理能力,理解集体生活规则,形成人际交往等的过程而产生的一系列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幼儿情绪的恶化。在家里,幼儿都是家中的“小公主”“小皇帝”,他们的喜怒哀乐牵挂着家里人的喜怒哀乐,喜则一起喜,乐则一同乐。一旦他们的情绪有个风吹草动,家长就会紧张。到了幼儿园,老师要照顾到每一个幼儿,在老师眼中,每个幼儿都是平等的,在不同的环境中,幼儿是敏感的,明显的感觉到自己的地位“下降了”,不愿与父母分离,哭喊着要妈妈,哭喊时间较长;喜欢独处,不和其他小朋友交流,玩耍;有什么需求,不敢向老师说,也不和老师有言语上的交流;情绪激动,不稳定,注意力分散,情绪低落,对集体活动兴趣不高。
(二)身体状态的变化,不敢大小便,更不敢求助于老师或频繁的上厕所;入睡困难,幼儿在家午睡的时候有父母陪伴,或午睡时间较自由,在幼儿园入睡时间规定必须在那一段时间,幼儿很难很快的入睡或要求陪睡。幼儿有时还会出现发烧,咳嗽等身体不适应现象,有的还会持续很长的时间。如果对幼儿入园适应性问题不加以引导,将严重影响幼儿的身心健康,甚至对幼儿的身心造成严重的伤害。
(三)环境变化。幼儿在家里,非常熟悉家庭成长的环境,在家里会蹦蹦跳跳、快快乐乐的,因为家里有他们熟悉的亲人和玩具。到了幼儿园,是一个全新的环境,新的教室,新的伙伴,新的老师,一切都是全新的、陌生的。在陌生的环境中,幼儿会产生一定的紧张感,这种紧张感可以从其行为习惯上表现出来,比如,啃手指、咬衣服、静坐独处不说话,或者对某个老师有极度对的依赖感,甚至有的幼儿会对同伴产生一定的攻击行为。
现在,幼儿入园适应性问题已经受到了重视,许多幼儿园针对幼儿入园适应困难这一问题做了许多工作,也积累了很多经验,但是,幼儿入园适应问题还是广泛的,在引导幼儿入园适应上还是存在许多问题,如认为幼儿不哭不闹就是幼儿适应了幼儿园;还有就是只让幼儿适应幼儿园教学方面而忽视保育方面等,非常不利于幼儿适应幼儿园。
二、幼儿入园适应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一)幼儿入园适应存在的问题
1.家长对孩子过度宠爱,导致幼儿缺乏自理能力
家长对孩子过于宠溺,事事都顺着幼儿,导致幼儿严重的以自我为中心,合作能力较差,而且这类幼儿往往生活自理能力差,还有就是有的家长对幼儿太过专制,什么事都过问,可能导致幼儿软弱或具有攻击性,这类幼儿都不能很好的适应幼儿园的规章制度,有的家长对幼儿实行放任不管或忽视幼儿,这类幼儿对于规章制度的适应性也很差,人际交往能力也很差。
2.教师的问题:
(1)在幼儿哭泣的时候只是安慰。在幼儿因为新的环境和分离焦虑而哭泣的时候,安慰只会让幼儿信任你一个人而对你产生依恋,这并不能解决问题。
(2)对不停哭闹的幼儿不予理睬,有些幼儿在入园时适应期会很长,在此期间会一直哭闹,有些老师开始还会关心,但是时间长了就会不耐烦,就会觉得只要时间长了孩子们自己就会适应,就不会哭闹了,所以就会对哭闹的孩子采取“冷处理”。
(3)欺骗或恐吓幼儿,对哭闹的幼儿,有些教师喜欢用这样的语言来恐吓幼儿:“在哭,不让爸爸妈妈来接你了”,“再哭,就把你一个人关到厕所里去”。这样做或许一时能奏效,但起不到长期效果,而且可能导致幼儿第二天不愿意来幼儿园,甚至影响幼儿的心理健康,使幼儿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对老师抱有畏惧感和不信任感。
(二)幼儿入园适应性问题的原因
1.家庭因素:家庭环境,家庭社交环境较为封闭,幼儿在大部分是成人的世界里成长,家长又较少的让幼儿与同龄人相处,在与同龄人相处中可能出现很多问题,生活自理能力差。在入园的时候他们的分离焦虑现象会更加激烈。家长的过于溺爱,事事都顺着孩子,导致幼儿严重的以自我为中心,合作能力较差,而且这类幼儿往往生活自理能力差。同时,还有家长的接送态度,家长往往会因为哭闹而不舍,有的家长呆在幼儿园的时间较长,有的家长直接把孩子带回家。而与此相反情况,在幼儿园入园大声哭闹的时候,有些家长选择把幼儿送到教室,然后赶紧离开。这会导致幼儿更加哭闹。
2.幼儿园因素:教师不能很好的引导新入园的幼儿,往往会运用恐吓使幼儿安静、不哭闹。而在判断幼儿是否适应幼儿园上也有很多的错误,认为幼儿不哭闹,安静就是适应了幼儿园的生活。还有幼儿园的作息制度不合理与缺少人性化。孩子在家中自由自在惯了,在幼儿园则要按照统一的作息制度上课、下课、吃饭、午睡、玩耍等一系列学习、生活环节,可以说按照幼儿园作息制度学习和生活的过程就是不断去适应的过程,如果是缺少人性化的安排,如不准孩子随便上厕所等都会是孩子无所适从。
3.自身的特点:一方面幼儿自身的性格。如果幼儿性格内向,不能与别的幼儿进行友好交往,甚至躲避其他幼儿,依赖性强,很少单独活动,也会使得适应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完成。另一方面,幼儿的自理能力差。由于自身的自理能力差,有的不会灵活的使用汤匙,有的不会自己穿脱衣服,又不敢求助于老师,幼儿会出现更多的适应性问题。
三、促进幼儿入园适应的策略
为了促进幼儿更好的适应幼儿园的生活,我认为应从家庭和幼儿园两大方面采取措施。
(一)家长应该采取的措施
1.做好入园准备:其一,环境的准备。家长在幼儿入园前可以带幼儿在幼儿园玩,熟悉幼儿园的环境,也可以多和园内的孩子接触,激发对幼儿园的兴趣,也可以让幼儿多了解一些和适应与同龄人相处的模式。尽可能的将房间布置成类似幼儿园班级的风格。其二,家庭教养的方式,家长可以去幼儿园了解幼儿的日常活动,让幼儿在家里复原幼儿园的日常活动,以便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如作息时间,逐渐的让幼儿适应早起,尽可能的让幼儿有午睡的习惯,学会自己脱裤子上厕所,学会用汤勺吃饭等等。
2.对幼儿入园要有正确的态度:家长一定要坚持每天送幼儿入园,按时接孩子回家。切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让幼儿养成一个良好的入园习惯。如果家长按照自己的意愿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那么幼儿也会对幼儿园更加不重视,而那些将孩子送进班级就走的家长也应该反省一下自己,这样做会使幼儿认为自己的爸爸妈妈不够爱自己,而且会让幼儿对幼儿园更加恐惧,这样的家长应该耐心的陪孩子一会,当幼儿知道他必须要幼儿园但是并不是回家的时候,即使还会继续哭闹,但是他也会有一定的安全感。
(二)幼儿园应该采取的措施
1.依照《纲要》的内容实施教学活动
要以《纲要》里倡导的先进的幼儿教育理念来贯彻落实,用先进的幼儿教育理念来引领教育实践。首先,教师要熟读纲要内容,应以纲要中五大领域的目标和内容为基础,结合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水平来制定合理的教育教学计划。其次,纲要里的组织和实施部分也应该熟读熟记,这样在教学过程中就能够更好的掌握课堂和按照计划实施。最后,纲要中的最后部分的教育评价对于教师自身的素质的提高也是有很大的帮助。教师在教育的同时也应该对照纲要对自己的教学进行评价与反思,着也是自我成长的重要途径。
2.为幼儿入园做好准备
在幼儿入园之前,幼儿园可以请家长与幼儿一起体验一下幼儿园生活,共同参与幼儿园活动,让家长对孩子的适应有初步的了解,使家长能做出相应的物质和心理准备,也可以通过家长会向家长介绍一些育儿知识和如何让幼儿快速的适应幼儿园生活。有条件的幼儿园可以让教师做一次家访活动,听听家长的介绍,详细的了解每一位幼儿的生活环境和个性特征,以便用不同的方式消除幼儿的焦虑。
3.幼儿园要为幼儿创设良好的环境
新《纲要》中明确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创设和利用,有效的促进幼儿的发展。在实践中,教师布置的温馨、舒适的班级教育环境对缓解小班幼儿的入园焦虑也起到了关键的作用。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环境是可以说话的,因为经过良好设计的环境可以起到暗示的作用,可以起到诱发幼儿积极行为的作用,环境的作用常常是潜移默化并不断重复的,所以有时它的效果比教师的言传身教来的更实在。
小班幼儿刚刚离开家庭步入幼儿园,对于新环境的适应,以及多方面能力的培养都有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美国一位心理学家研究发现,早期的分离焦虑如果比较严重,会降低幼儿智力活动的效果,甚至会影响其将来的创造力及社会适应能力。因此,有效的创设幼儿温馨而熟悉的环境能帮助小班幼儿缓解入园焦虑,顺利渡过入园适应期,尽快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
对于小班幼儿的分离焦虑和缺乏安全感,应给他们创设一个温馨和谐的家一样的环境,通过环境创设和幼儿活动相结合,用幼儿自己喜欢的信任的玩具来营造家庭般的氛围,幼儿很快就能适应集体生活。
4.家园合作
幼儿适应幼儿园,离不开家长的配合,在与家长的谈话中,教师可以了解到幼儿的性格、生活习惯等,以便对症下药。而家长也一定要与幼儿园密切联系,在幼儿入园初期,几乎所有的幼儿都会出现哭闹的现象,有些家长因为哭闹而经常请假,或因此不信任老师,这会非常不利于幼儿适应幼儿园,家长可以在教师的交流中知道幼儿在幼儿园的一天表现,从而了解幼儿在各个方面的能力。所以说,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我们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同时学会与家长沟通可以促使每个幼儿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晋颖.小班幼儿入园焦虑对策
【2】新生入园那些事
【3】史文秀.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视野下的新入园小班分离焦虑及其缓解
【4】姜永杰.心理学视野中的幼儿入园适应探析
【5】祈海芹.儿童入园“分离焦虑”问题矫治
相关论文
上一篇
:
幼儿入园适应性问题及其解决对策 ..
下一篇
:
学前教育对儿童的发展影响
推荐论文
本专业最新论文
Tags:
幼儿
适应性
问题
及其
对策
【
返回顶部
】
相关栏目
政治工作
营销论文
医药医学类
生物论文
物理教学论文
化学教学论文
历史论文
社会学专业
语文论文
焊工钳工技师论文
数学论文
建筑论文
食品论文
工商管理
毕业论文格式
英语教学论文
旅游管理
汉语言文学论文
数学教育
数学与应用数学
现代教育技术
小学教育专业
心理学专业
学前教育
MBA论文
经济学硕士毕业论文
医学硕士毕业论文
工程硕士毕业论文
教育硕士毕业论文
其他硕士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