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设计的目的 通过课程设计全面掌握《C语言程序设计》关键知识点,掌握C语言中数组、指针、结构体、文件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通过课程设计了解并掌握C语言程序设计的方法,熟悉C程序设计的开发环境及C程序的调试过程。 培养学生查阅参考资料、手册的自学能力,通过独立思考深入钻研有关问题,学会自己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
课程设计的任务和要求 任务: 编程求出输入的两个正整数之和,这两个正整数的可能达到200位。 要求: 输入: 共有两行,第一行为第1个正整数;第二行为第2个正整数。 输出: 2个正整数之和。
主要参与成员 姓 名 学 号 系 别 班 级 主要作用(分工) 成果形式 设计 软件 作品 其他: 完成情况及以后的拓展设想 通过用C语言编写函数基本实现了大整数相加这个程序,但该程序仍存在一些不足,还可以加上一些语句使程序具有容错功能,并且可以正确计算一个负数和一个正数相加。
课 程 设 计 鉴 定 情 况 表 小组鉴定意见
小组长签名: 年 月 日
指导教师意见
教师签名: 年 月 日 课程设计成绩 优 良 及格 不及格 教研室意见
年 月 日 备注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设计报告书 作者:廖 序 课程设计概述 课程设计名称 大整数相加 任务要求: 编程求出输入的两个正整数之和,这两个正整数的可能达到200位。 输入: 共有两行,第一行为第1个正整数;第二行为第2个正整数。 输出: 2个正整数之和。 开发环境: C语言。C语言是目前世界上流行、使用最广泛的高级程序设计语言。1972年,C语言在美国贝尔实验室里问世,后来又被多次改进,并出现了多种版本。80年代初,美国国家标准化协会(ANSI),根据C语言问世以来各种版本对C语言的发展和扩充,制定了ANSIC标准。 目前,在微机上广泛使用的C语言编译系统有MicrosoftC、Turbo C 、Borland C等。这些C语言版本不仅实现了ANSIC标准,而且在此基础上各自作了一些扩充,使之更加方便、完美。 C语言的特点: C语言是一种结构化语言。它层次清晰,便于按模块化方式组织程序,易于调试和维护。 C语言的表现能力和处理能力极强。它不仅具有丰富的运算符和数据类型,便于实现各类复杂的数据结构。它还可以直接访问内存的物理地址,进行位(bit)一级的操作。 由于C语言实现了对硬件的编程操作,因此C语言集高级语言和低级语言的功能于一体。既可用于系统软件的开发,也适合于应用软件的开发。 此外,C语言还具有效率高,可移植性强等特点。因此广泛地移植到了各类各型计算机上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