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信息点端接工艺规范 (1)将电缆(UTP)从底盒中拉出,用油性笔将该线缆的编号在距离根部5厘米处重新记录一次; (2)在距离根部20厘米处(最短不得少于15厘米),将线缆剪断,剥离外护套5-6厘米; (3)严格按照绿、橙、蓝、棕的次序将线对放入相应槽位中;特别注意每对线散开(即没有绞在一起)的距离不得大于12.7毫米;剥开外套的边缘距模块不得大于2毫米;端接时要先将线放在模块中间,再向两边卡放到相应槽位中,用单孔打线器将线固定并将多余的线切掉; (4)将打好的模块卡到面板上,再将面板上到底盒上,注意上好的面板必须牢固,横平竖直; (5)最后用透明胶带将模块插口贴好。
六、配线设备安装 1、机架安装要求 机架安装完毕后,水平、垂直偏差应符合生产厂家规定。若无厂家规定时,垂直偏差度不应大于3mm。 机架上的各种零件不得脱落或碰坏。漆面若有脱落应予以补漆,各种标志完整清晰。 机架的安装应牢固,应按施工的防震要求进行加固。 安装机架面板,架前应留有0.6m空间,机架背面离墙距离视其型号而定,以便于安装和维护。 壁挂式机框底距地面高度宜为300mm-800mm。 2、配线架安装要求 采用下走线方式时,架底位置应与电缆上线孔相对应。 各直列垂直倾斜误差应不大于3mm,底座水平误差每平方米应不大于2mm。 接线端子各种标记应齐全。 交接箱或暗线箱宜暗设在墙体内。预留墙洞安装,箱底高出地面宜为500mm-1000mm。 安装机架、配线设备接地体应符合设计要求,并保持良好的电气连接。 3、110型配线架端接工艺规范 (1)必须在配线架安装好及有关线缆整理好后方可进行端接工作。 (2)先将配线架上部的螺钉暂时取下,松开下部的螺钉,然后将电缆一根一根依次穿入配线架相应架位中。 (3)在配线架边缘将电缆的外套剥离,按照色码将各线对放入相应槽位。注意分线时不要先按次序分好,而是要随机拿。用手指将线对压入相应槽位,用力要适度。 (4)用打线器将已放到位的线对打到位,并将多余线缆切断;然后将已切断的多余线缆清除干净。 (5)将连接块放在配线架上,注意正反,然后用打线器将连接块打到位。 (6)最后将标签放入相应的配线架中。 (7)用不同颜色的线缆护套,区分各类用途的配线区。
七、强电系统的屏蔽 EMI(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电磁干扰是电子设备包括电缆中辐射出来的电磁能量,对处于设备或电缆附近的其他电缆中的信号产生干扰,导致信号的误码、错码或信号畸变,要保证电缆中的信号传输,保护线缆中信号不受电磁干扰是非常关键的。 以下是EIA-69标准中综合布线系统线缆与强电线的距离要求(布线管道内已有非屏蔽双绞线线缆):
靠近于电压小于500V电力线和电力设备 电磁 干扰源 日 光 灯 变压器及 电动机 无屏蔽的 电力线或电力设备 无屏蔽的 电力线或电力设备 电力线穿在接地 的金属布线管道内 <2KVA 2~5 KVA >5KVA <2KVA 2~5 KVA >5KVA <2KVA 2~5KVA >5KVA 布线管道 非金属布线管道 接地的金属布线管道 接地的金属布线管道 最小分隔距离(m) 0.3 1.1 0.13 0.31 6 0.07 0.15 0.3 0.08 0.15
8.2.3 测试的方案 综合布线系统的测试,从工程的角度来说可以分为两类:验证测试与认证测试,验证测试一般是在施工中由施工人员边施工边测试,以保证完成每一个连接的正确性,通常仅注重布线的连接性能,而对布线电气特性并不关心,认证测试是指对布线系统依照EIA/TIA568标准进行逐项性能测试和电气测试。 我们在工程进行中采用“随装随测”-Test As You Go,即安装人员可以边施工边测试,这样即可保证质量又可以提高施工的速度,测试项目为线对正确安装,电缆的总长度符合布线要求。 在工程完成后,我们进行认证测试,测试标准为EIA/TIA-568A标准附属第67号公告(TSB67)“对UTP布线系统传输性能现场测试的技术要求”。 通信介质的正确连接及良好的传输性能,是系统正常运转的基础,系统安装完毕后,必须对系统进行必要的测试,以确认传输介质的性能指标已达到了系统正常运转的要求。 ANSI/EIA/TIA-268国际商业大楼通信线路标准对结构布线系统的线缆及连接器的传输给出了最低的电气性能指标要求。按照不同的传输速率对布线系统电气性能的不同需求,定义了3类、4类、5类布线材料。其中ANSI/EIA/TIA-568 TSB-36标准确定了传输线缆---双绞线的衰减,NEXT(Near End Crosstalk ),特性阻抗及分布电容参数,对3类缆线,其测试数据速率最大为16MHz,而对5类缆线,其测试指标达100MHz的传输速率。而ANSI/EIA-568 TSB-40标准定义了结构化布线系统中连接器件的性能指标,这些指标是:衰减,NEXT和反射损耗。同样,3类连接器定义了其在最大16Mz传输速率的条件下的性能指标。而5类的连接器则为100MHz。 五类非屏蔽双绞线应满足下列参数: 支持100/155/622MBPS传输 最大衰减 100MHz(1000ft):67db/km 16MHz (1000ft):25db/km 10MHz(1000ft):20db/km 近端串音 100MHz (1000ft):32db 16MHz (1000ft):44db 10MHz (1000ft):47db 公司的缆线测试将对承包的布线工程逐点地、全面地、可靠地测试,保证每个信息点达到以上标准。我们应用先进的测试设备(FLUKE),为用户提供完整的测试文档作为验收依据。 8.2.4 竣工及验收 工程竣工以后,公司将在工程验收以前,将工程竣工技术资料一式三份交给建设单位。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的竣工技术资料应包括以下内容: 工程说明; 设备、器材明细表; 竣工图纸为施工中更改后的施工设计图; 测试记录; 系统如采用微机设计、管理、维护、检测应提供程序清单和用户数据文件,如磁盘、操作说明等文件; 工程变更、检查记录及施工过程中,需更改设计或采取相关措施,由建设、设计、施工等单位之间的洽商记录,隐蔽工程签证。 验收: 根据工程竣工技术资料,由建设、设计、施工单位对整个工程进行核准验收。
8.3 工程实施 8.3.1 工程设计 工程设计一般是在集成商所提的方案建议书基础上,经过对项目的实际调查研究,为了实现建议目标而进行的具体设计。 XX中学校园网工程涉及的主要涉及内容有: 总体工程设计 网络结构设计 对每项设计都应包括三方面的内容: 1. 设计的详细配置说明(实现原理和实现途径) 2. 所需资源概算(人力、设备购置、工期) 3. 相关图表(网络拓扑图、设备连接图、机房平面图、电缆布线图、功能结构图、数据流程图) 工程设计的结果应落实为实施。为正确高效地实现工程设计,必须准确地分割实施中的步骤,合理地规划每个实施步骤的工时、工作量,调配实施步骤间的连接,以达到最有效的资源利用和最佳的工期进度安排。 8.3.2 实施步骤 (1)设备的选型及采购 设备由买方选型确定之后,在双方总体组的共同协调和指导下,将以商务组为实施主体,配合双方其它各组,展开设备、产品的下单、运营等一系列商务运作。 同时需根据买方要求,通过工程实施组和应用软件组的配合和反馈,帮助买方完成实施中所必须的少量其它合同外设备、工具的采购和到位工作。相关文档和配置更新需提供给配置管理组归档。 (2)工程实施准备工作 以工程实施组为主体,按系统设计建议书,详细分析达到最佳要求所需的现场条件,指导实施现场的准备工作,并向配置管理组提供具有技术细节的工程实施计划文档。具体由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要做: 1. 分析技术难点。 2. 做可行性实验。 3. 布线勘查:查看布线情况,分析布线测试报告,提出实施准备建议。 4. 机房环境勘查:了解机房电源需求、环境指标、设备放置位置,提出实施准备建议。 5. 确定合同外购买的设备、工具、软件的详细清单,并做必要性说明。协同商务组做好外购设备的正确到位。 6. 在安装正式开始前,向建设方提交设计详细技术细节的工程实施计划、可行性实验报告等文档,经双方讨论、修改、确认后,交由配置管理组归档。 7. 对用户展开有关硬件设备及系统软件的培训。 (3)网络安装与调试 1. 由集成商负责完成网络实施方案,并提交建设方,得到建设方认可后,方可进行网络安装。 2. 工程实施组的网络工程师配合商务组完成到货、分货和验货等工作。 3. 进行本地校园网交换机的安装、配置和调试。 4. 进行广域网设备连通调试。 5. 进行网络线路端接设备(如Modem等)的安装、配置和调试。 6. 进行路由器等远程网络设备的集中联调。 7. 进行网络管理软件的安装、配置和调试。 8. 分项进行网络测试,包括局域网、广域网等功能测试。 9. 向配置管理组提交完整的网络调试、配置、测试及遗留问题报告。 10. 对用户进行安装与调试的现场培训。 (4)系统试运行 1. 在网络系统均已初验合格之后即可开始试运行。 2. 应用软件系统加载在实际网络运行环境之上。 3. 在试运行阶段,整个系统工程将一起接受时间和环境的考验,不但要考察功能特性,更要考察系统运行的性能是否符合预期目标。 4. 在试运行期间双方技术人员共同负责系统的维护工作。 5. 试运行结束时将协助用户生成试运行报告。 (5)整体系统工程最终验收 整个系统工程试运行结束时,验收组要依据双方总体组提出的验收准则,对试运行情况进行分析,给出结论性意见。 连续三个月无重大故障,并且达到预期性能指标时,最终验收通过。 验收对象:网络系统(包括网络设备、网络软件)、文档(各种工程、技术、配置文档)、培训(技术培训和应用培训)。 验收标准:双方总体组共同制定,经项目领导组审批。 验收方法:验收组根据总体组制定的验收标准,实施验收。 对整个网络系统工程的验收都应拟定验收测试计划,生成验收报告。 对文档的验收,依据工程文档中所列,考察其数量和内容与实际的符合度以及可读性等。 对培训的验收,以考试方法来测试受训人员的培训效果,考试合格上岗。 8.3.3 施工进度 根据双方约定,整个施工计划完成周期为40天,计划实施任务进度如图所示:
工作内容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0 工程验收 技术文档及培训 试运行及初验 交换机调试 交换机到货及验收 多媒体设备安装 多媒体设备到货及验收 服务器安装 服务器到货及验收 线路测试 室内布线 光纤布线 布线材料到货及验收 网络布线分析 5 10 15 20 25 30 35 40 工作日
8.4 系统支持和维护 完善的支持和维护是系统得以建设成功并长期稳定运行的重要保障。为达到这一目的,我们大体有三个思想: 其一是系统维护当然应以预防为主,在系统的软硬件平台建设完成之后,我们有责任帮助客户建立一个无忧环境,其主要内容就是协助客户建立一套完整的规章制度,并运用一整套系统和网络管理工具来保障网络的正常运行。 其二是系统维护的大量基础工作还得依靠各级技术队伍,仅仅凭集成商的力量肯定是不够的。在工程实施的过程中,集成商应尽可能地帮助客户建立一支自己的技术队伍,做好技术上的转移。 其三是系统维护的主要工作还需要集成商来完成。我们将有一套完整的系统支持维护体系,包括支持维护的机构和计划,以及相应的责任和承诺。 售后服务和技术支持 9.1 产品质量保证 我公司提供的所有网络产品,均可由相关的外商驻中国代表处代表参与确认。并提供产品序列号作为备查。 除人为因素或不可抗拒因素外,所有网络产品保修期为叁年,布线系统材料的保质期为壹拾伍年。 9.2 工程质量 首先,网络方案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先进性,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先决条件,我公司有从事计算机网络和通讯的高级工程师数名,在网络设计和系统配置上具有雄厚的实力。 其次,在工程的施工和管理上,我公司有一整套工程质量保证措施,在系统方案确定后,出具规范的工程施工签纸及材料、工时定额。工程实施中,我们将严格按签纸和材料量施工,可由甲方监督及提查。 9.3 工程图纸和售后服务 网络工程结束后,提供系统原理图、施工图、设备的连接图、配线架连接图。 售后服务为48小时到这现场并解决问题。 9.4 培训 根据培训内容的实现方式,一般可分为现场安装培训和授课培训。 现场培训 现场培训时集成商或厂家的工程师到现场安装调试相关设备和系统,客户有关技术人员在现场观看和学习,并给予适当实际操作的机会,对学习产生的问题随即解答,具有很强的实践和交互性,但人数不能过多。 授课培训 授课培训一般提供较为系统的理论学习,并根据不同课程辅以实验环境下的实际操作,学习过程中还提供完备的学习资料,是正规培训主要采用的方式。为使培训受到良好的效果,到达针对不同水平需求的人员因材施教,我们将授课培训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初级和中级培训一般由我方直接承担,高级和部分中级培训由原厂商直接提供。 不论是何种形式的培训,作为验收规程在培训方面的具体体现,我们都有相应形式的考核,从而增进培训的效果,提高培训的质量,确保上岗人员的技术素质,最终到达有益于系统长期安全、稳定的使用和运行的目的。 为了保证培训质量,由我方和用户共同协商,具体由工程实施组负责,制定处一个合适的管理办法。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