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获取
|
论文天下网
|
原创毕业论文
|
论文范文
|
论文下载
|
计算机论文
|
论文降重
|
毕业论文
|
外文翻译
|
免费论文
|
开题报告
|
心得体会
|
全站搜索
当前位置:
论文天下网
->
免费论文
->
计算机论文
免费手机吞吃蛇游戏的设计与开发(五)
SnakeScore:用来纪录分数的类。
SnakeLink:抽象了蛇身上的一段,保存了这段的坐标、方向和所有状态。
SnakeException:处理异常类。
图3:类对应图
4系统实现及核心代码
4.1系统实现
首先我将介绍下主要用到的七个类:
一条完整的贪吃蛇是由一段一段组成的。链表中保存的第一个元素是蛇的尾巴段,最后一个元素是蛇的头部段。当蛇运动的时候,它头部段增加一节而尾段减少一节。如果它吃到了食物,尾部段就不减少一节。也就是说,蛇是从头部段开始长的。
吞吃蛇是由一节一节组成的。因为它经常有一些节连成一条直线形成段,所以这是一种相对有效的方法来保存整个蛇。[X,Y]表示段头部的坐标,然后段的头部开始按照方向向后画若干节。(段的头尾和蛇的头尾不是一个概念)
吞吃蛇将会在画面中移动寻找食物。如果它吃到食物它将会长一格。如果它碰到边界或者吃到自己将Game Over。
下面介绍下Snake类中的几个方法:
public void update(Graphics g)
这个函数是更新贪吃蛇状态。每次更新都把头部增加一节,尾部减少一节。如果它吃到食物尾部段就不减少一节。看起来就像整只蛇长了一节。
// 把吞吃蛇头部增加一格
head = (SnakeLink)worm.lastElement();
head.increaseLength();
// 如果没有吃到食物则尾部减少一格
if (!hasEaten) {
SnakeLink tail;
tail = (SnakeLink)worm.firstElement();
int tailX = tail.getX();
int tailY = tail.getY();
// 如果尾部块长度为0就删除
tail.decreaseLength();
if (tail.getLength() == 0) {
worm.removeElement(tail); }
// 尾部减少一格
g.setColor(SnakePit.ERASE_COLOUR);
drawLink(g, tailX, tailY, tailX, tailY, 1);
} else {
// 如果吃到食物就不删除尾部
hasEaten = false; }
needUpdate = false;
// 确认是否在边界中
if (!SnakePit.isInBounds(head.getEndX(), head.getEndY())) {
// 如果不在,就死了
throw new SnakeException("over the edge"); }
headX = (byte)head.getEndX();
headY = (byte)head.getEndY();
//贪吃蛇的头部增加一格
g.setColor(SnakePit.DRAW_COLOUR);
drawLink(g, headX, headY, headX, headY, 1);
// 判断是否吃到自己
for (int i = 0; i < worm.size()-1; i++) {
sl = (SnakeLink)worm.elementAt(i);
if (sl.contains(headX, headY)) {
throw new SnakeException("you ate yourself"); } }
void drawLink(Graphics g, int x1, int y1, int x2, int y2, int len)
这个函数用来画蛇的一段,一只完整的蛇是一段一段组成的。
// 把长度转换成像素长度
len *= SnakePit.CELL_SIZE;
// (x1 == x2)说明这一段是垂直的
if (x1 == x2) {
// 把x1转成像素长度
x1 *= SnakePit.CELL_SIZE;
// (y2 < y1)说明是向上运动
if (y2 < y1) {
// 就把头、尾左边交换并转成像素
y1 = y2 * SnakePit.CELL_SIZE;
} else {
// 把y1转成像素
y1 *= SnakePit.CELL_SIZE; }
g.fillRect(x1, y1, SnakePit.CELL_SIZE, len);
} else {
// 这是水平的一段
y1 *= SnakePit.CELL_SIZE;
if (x2 < x1) {
// 就把头、尾左边交换并转成像素
x1 = x2 * SnakePit.CELL_SIZE;
} else {
x1 *= SnakePit.CELL_SIZE; }
g.fillRect(x1, y1, len, SnakePit.CELL_SIZE); }
public void paint(Graphics g)
画出一只完整的吞吃蛇
SnakeLink sl;
int x1, x2, y1, y2;
int len;
for (int i = 0; i < worm.size(); i++) {
// 取出每一段,然后画出这一段,连起来就是一只完整的蛇
sl = (SnakeLink)worm.elementAt(i);
x1 = sl.getX(); x2 = sl.getEndX();
y1 = sl.getY(); y2 = sl.getEndY();
len = sl.getLength();
drawLink(g, x1, y1, x2, y2, len); }
4.2 核心代码
SnakeMain是最主要的类,继承自MIDlet类并实现了CommandListener接口。
protected void startApp()
实现MIDlet父类的方法,当开始程序时首先执行这个函数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5
/7/7
相关论文
上一篇
:
免费基于细胞自动机的生命活力模..
下一篇
:
免费数据包截获技术的研究与实现
推荐论文
本专业最新论文
Tags:
手机
游戏
设计
开发
【
返回顶部
】
相关栏目
自动化相关
计算机论文
工程管理论文
法律论文
医学论文
人力资源
电子专业
电气工程
英语论文
行政管理
电子商务
社科文学
教育论文
物流专业
金融专业
财务管理
会计专业
化学化工材料科学
电子通信
环境科学
经济类
机械模具类
报告,总结,申请书
其他专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