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存在的缺陷及弊端 由于图书馆建馆时间较短,专业技术水平不太高,且管理人员技术培训不够,业务能力不强,故而在管理上和资源利用上存在着一些缺陷及弊端。经分析研究找出主要缺陷及弊端以及造成这些缺陷及弊端的原因。具体如下: 没有充分发挥计算机的功能和作用,为加强文献编目、检索及流通管理等项工作,图书馆专门购置了数十台微机,但一直没有建立完善的网络系统,仅限于单机操作,效率不高。 管理人员业务水平不高,服务质量低下。由于未进行专门的计算机应用普及培训,部分管理人员对计算机应用操作一知半解,不能作到优质服务。 文献编码不简洁,易混淆,不便于管理。原文献全按顺序编码,不分文献种类,使文献的摆放混乱,不易查找。 文献分类、编目不够明晰,读者查找困难。随着科学的进步、技术的发展,边缘学科的兴起,很多文献介入两种学科之间,不易区分,给分类编目带来困难。 职责不清,管理混乱。管理人员职责划分不明确,形成有的事情重叠管理,有的事情有无人管理。如电子阅览室到底该阅览室还是电子技术室进行管理。 为了消除上述缺陷及弊端,充分利用图书馆的科技信息资源,为广大师生员工提供一个更为良好的学习和工作环境,我对系统进行了完善,具体稍后再作阐述。 此为借阅证:
如图2.2 借阅证 注意事项: 本人仅限领证人在本馆使用,不得转借他人。 借阅书刊,要遵守本馆规章制度。 本证要妥善保管。 遗失此证,及时来馆挂失。 凡损坏的阅览证,应及时更换,不得继续使用。 离校时需退还阅览证,办理销证手续。
此为书卡: 如图2.3 书卡 2.5 系统开发目的 实现日常管理工作的计算机管理。 实现图书信息查询的功能。 重要信息,以电子荧光屏的形式滚动播放,由信息管理系统来完成。 借书、还书、超期、借阅查询由图书借阅管理这块完成。 图书馆人员管理任务的明确化,由系统的管理权限实现。 图书库中图书从购进到被借出,一共被借了多少次,所有借过此书的学号,班级,姓名,性别,日期的统计。 学生从进校到离校,一共借了多少本图书,分别为什么样的图书的分类汇总0。 图书的管理由计算机来完成,主要功能有图书信息的各种形式的查询 新书的各种形式的查询。
2.6 系统开发计划 系统开发过程中使用的技术规范采取与图书馆现以有的信息资源管理标准结合的方式,开发是以原型法为主线的。 如表2-2: 时间 工作内容 1周 图书馆详细调查,可行性研究 1周 系统分析,制作原型,经协商确定原型 2周 系统逻辑模型设计和物理模型设计 2周 系统实施,完成原有系统转换 1周 系统正式投入运行,维护与评价 1周 系统正式投入运行,维护与评价 表1.5系统开发计划 2.7 系统开发费用 根据图书馆目前实际情况,本着“分布实施、逐步完善”的原则,在现有的基础上实施新系统。考滤图书馆已有较完善的硬件设施,所需的系统硬件投资仅需要高级服务器一台,软硬件价格估算如表所示: 如表2-3: 序号 名称 估算价格(元) 说明 1 Win2000server中文版 10560 操作系统 2 Power Builder6.5 20000 开发工具
三、系统分析
3.1 现行系统概况 图书馆的现行组织结构可基本概括如下:
如图3.1 图书馆组织结构图
3.2 人员的主要工作描述及工作流程 如表3-1: 人员 工作内容 管理员 (2) 每天都要统计进图书馆的人数,把当天归还的书,按类放回原处,将放借书证的盒子放到一进图书室的桌子上。 管理员 (1) 每天负责同学和老师的借书和还书,以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