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获取|
论文天下网
  • 论文天下网 |
  • 原创毕业论文 |
  • 论文范文 |
  • 论文下载 |
  • 计算机论文 |
  • 论文降重 |
  • 毕业论文 |
  • 外文翻译 |
  • 免费论文 |
  • 开题报告 |
  • 心得体会 |

当前位置:论文天下网 -> 免费论文 -> 法律论文

论我国宪法实施的现状与改革-开题报告


一、文献综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
    以苏永钦为代表宪法学研究者为避免宪法范围扩大化及法律位阶的虚化,而将部门宪法的范围限缩式宪法领域,谨守法教义学的疆界,这就造成了这样一种困境:一方面受限于宪法文本的有限性与稳定性,另一方面又必须面对变动不居、纷繁复杂的社会系统,虽也主张以实存秩序为研究起点,但规范与规范领域的相互指涉始终是最大的难题。为应对这一困境,张嘉尹等学者给出的解决之道是跨领域研究,也即引入社会学等其他学科资源,这也就是后来研究者相继引入帕森斯、卢曼、托依布纳等人社会系统理论的原因,尽管如此,部门宪法学在国内的研究路径主要还是保持了形式宪法的底线,众多学者虽也意识到社会领域中自主产生的基本规则,意识到诸多子领域的力量扩张与自我限制及其对基本权保障的影响,但其对非国家的宪治秩序持回避态度,甚至否认非国家领域中宪法的存在,此种视野下的“社会宪法”研究当然也就很容易局限于对民族国家宪法中的社会保障性条款进行梳理,或是对社会次级系统进一步析出经济、政治、文化、传媒等子领域,进而分门别类整理出其中的宪法规范,按照部门宪法学的框架进行研究,无可否认此种研究法具有较大意义,但仍难实现部门宪法学所宣称“经由规范领域与规范之间的诊释循环,建立足以反映应该规范领域特性的规范体系”。由于对实存秩序的理解难以形成共识,社会系统及法律系统中的部门分缺乏统一的标准,社会宪法的概念在不同层面被运用,这也造成了社会宪法研究中的概念
混乱问题。
   

(二)国外研究现状
    相较而言,国外学者对于部门宪法及社会宪法的研究更倾向于采用一种实质宪法的视角,并借此将研究深度拓展至本体论层面。它们在承认社会领域多样性和复杂性的基础上,对不同社会中的系统互动模式进行关注和剖析,据此抽象出超国家的宪治主体、宪法规范及基本权利,从而揭开社会宪治秩序的神秘面纱。埃米尔·涂尔干、格奥尔格·齐美尔、马克斯·韦伯等人的理论中早有关于国家宪法与社会分化之关系的论证,但为社会宪法初步提供理论基础和方法论的当属尼可拉斯·卢曼,其提出的自创生的社会系统论在超越传统国家社会二元论的基础上开辟了新的研究视角,社会不再作为一个被动防御的场域,而是具备自我奠基与自我限制能力的功能系统,卢曼认为,“在功能分化的背景下,并不存在对于所有社会制度同样有效的社会规范。这就要求各种社会制度独立地实现宪治化”。美国学者大卫·休利(D.Sciulli)也对社会宪治作了颇具借鉴意义的研究,其关注的重点是社会领域中各种社会组织的自治及在形其对社会公权力的规范与调控,对公共领域与公权力的理解不再局限于政治领域,社会组织的公权力同样是社会宪治的重要推动力。当前社会宪法研究的集大成者当属德国法学家贡塔·托依布纳,其在卢曼的社会系统论和休利的社会宪治主义的基础上进行了系统化整合,其理论的突出优势在于以下几点:其一,问题意识颇为明显,其论述大多立足于传统宪法遭遇危机之处,重点关注社会领域的一些新宪法问题;其二,将宪法学研究的视角从民族国家扩展至全球社会;其三,内容涵盖面广,既包括对不
同政治体制下民族国家的部门宪法的比较研究,也包括对超国家的宪治主体、宪法规范及基本权利的阐释,颇有独创性。

二、论文提纲
提供二级或者三级提纲
摘要
关键词
前言
―、中国宪法的历史逻辑
二、中国宪法的理论逻辑
三、中国宪法实施的基本格局
四、新时代中国宪法实施的新趋势
(一)合宪性审查成为宪法实施的重要抓手
(二)合宪性审查的基本制度安排
(三)从备案审查到合宪性审查
(四)合宪性审查的推进策略
五、结语
参考文献




三、参考文献
[1]徐继强. 宪法权利衡量研究[D].苏州大学,2009.
[2]饶传平. 论近代中国宪法中基本权利条款之演变(1908-1947)[D].华东政法大学,2010.
[3]陈诚. 论宪法的纲领性条款[D].,2011.
[4]王伟. 《联合国宪章》宪法性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
[5]刘茂林. 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宪法秩序研究[D].武汉大学,2010.
[6]常永达. 论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法和最高法[D].中国政法大学,2011.
[7]韩钢. 当代中国私有财产权的宪法保护及其制度建构[D].陕西师范大学,2013.
[8]韩大元.论国家监察体制改革中的若干宪法问题[J].法学评论,2017,35(03):11-22.
[9]唐小然,王振民.宪法法律中“党的领导”[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19(02):77-88.
[10]于永成,贾舒涵.习近平关于宪法重要论述的实践指向解读[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3):71-76.
[11]Molly Baustien Siuty. Teacher preparation as interruption or disruption? Understanding identity (re)constitution for critical inclusion[J]. 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2019,81.
[12]J. Raillat,J. Grillot,A. Vienot,D. Vernerey,F. Fein,C. Turco,B. Heyd,S. Koch,L. Vuitton,C. D’Engremont,C. Borg. Valeur prédictive de la sarcopénie et de la lymphopénie préopératoires sur la survie sans récidive dans l’adénocarcinome pancréatique opérable[J]. Nutrition clinique et métabolisme,2019,33(1).

相关论文
上一篇:浅议大学生实习的法律关系与权益.. 下一篇:论我国刑法中社区矫正制度的完善-..
推荐论文 本专业最新论文
Tags:我国 宪法 实施 现状 改革 开题 报告 【返回顶部】

相关栏目

自动化相关
计算机论文
工程管理论文
法律论文
医学论文
人力资源
电子专业
电气工程
英语论文
行政管理
电子商务
社科文学
教育论文
物流专业
金融专业
财务管理
会计专业
化学化工材料科学
电子通信
环境科学
经济类
机械模具类
报告,总结,申请书
其他专业论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论文说明 | 网站地图 | 免费获取 | 钻石会员 | 原创毕业论文

 

论文天下网提供论文检测,论文降重,论文范文,论文排版,网站永久域名WWW.GEPUW.NET

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友投稿上传,如发现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指出,本站及时确认并删除  E-mail: 893628136@qq.com

Copyright@ 2009-2022 GEPUW.NET 论文天下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