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获取
|
论文天下网
|
原创毕业论文
|
论文范文
|
论文下载
|
计算机论文
|
论文降重
|
毕业论文
|
外文翻译
|
免费论文
|
开题报告
|
心得体会
|
全站搜索
当前位置:
论文天下网
->
免费论文
->
法律论文
论我国刑法中社区矫正制度的完善-开题报告
论我国刑法中社区矫正制度的完善
一、文献综述
二十世纪以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由于贫富差距逐渐拉大,社会结构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与人、人与社会的矛盾也不断加深,各类社会问题浮出水面,导致刑事犯罪率逐年上涨,单一陈旧的监禁刑的行刑成本给我国财政造成了严重负担。
社区矫正是一种不使罪犯与社会隔离并利用社区资源教育改造罪犯的方法,是在社区环境中管理教育罪犯方式的总称。这种新的刑事处罚方式来自于19世纪70年代的美国,是一种新型的人道主义刑罚概念,基本特征是用“矫正”改善以往的“刑罚”,把刑事处罚区分为“监禁矫正”和“社区矫正”,强调了社区矫正的重要意义,突出了教育改造罪犯的目的,在实践过程中也显现了良好的效果。
(一)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关于开展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通知》中规定:“社区矫正是与监禁矫正相对的行刑方式,是指将符合社区矫正条件的罪犯置于社区内,由专门的国家机关在相关社会团体和民间组织以及社会志愿者的协助下,在判决、裁定和决定确定的期限内,矫正其犯罪心理和行为恶习,并促进其顺利回归社会的非监禁刑罚执行活动。”
我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八条:对被判处管制、宣告缓刑、假释或者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依法实行社区矫正,由社区矫正机构负责执行。
成功在《关于完善我国刑法中社区矫正制度的思考》中认为:“开展社区矫正试点工作,是我国对罪犯实行刑罚执行社会化改革的试点之一,也是我国现行刑罚执行制度的一个重要补充,社区矫正是有别于传统刑罚执行制度的一种对罪犯实行社会矫治行刑方式,其意义在于使被矫正者能够在良好的社会环境中接受改造,免受狱内其他罪犯的 “交叉感染”。从而提高改造效果,有利于其重新回归社会,也在于更广泛地利用社会资源,降低行刑成本,同时避免被矫正者个人家庭的稳定性遭受太大影响,有利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正因为如此,社区矫正被作为我国司法体制与工作机制改革的重要内容,纳入司法体制与工作机制改革的整体规划之中。”
郭琪在《我国刑法中“社区矫正机构”规定的不足与完善》中认为:“社区矫正是社会文明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产物,也是社会不断进步、刑事政策日趋理性化的重要标志,开展社区矫正试点工作,是我国对罪犯实行刑罚执行社会化改革的试点之一,也是我国现行刑罚执行制度的一个重要补充。如今,社区矫正工作正在全国各试点地区蓬勃开展。近年来,社区矫正试点工作进展顺利,成效显著。”
(二)国外研究现状
在国外的理论中,主要在三种意义上使用社区矫正:一是一个独立的刑种,一般称社区服务。适用于犯有非暴力性轻微犯罪的成年犯。二是作为刑罚执行方式的社区矫正,是附着于缓刑、假释两种制度之上的。三是作为刑事诉讼替代方式的社区矫正。
美国学者福克斯认为:“社区矫正是“指发生在社区,运用社区资源并具有补充、协助和支持传统犯罪矫正功能的各种措施”。
美国学者博姆(Robert M.Bo- hm)认为:“社区矫正可以从广义上定义为“在看守所和监狱环境之外监督犯罪人并向他们提供服务的一个矫正领域。由于这个原因,人们往往把社区矫正与非机构性矫正同等看待”。
美国的社区矫正以针对性的运用众多监禁措施及实施不同矫正项目为内容,在性质上属非监禁刑罚执行活动。在美国,联邦制的政体形式决定了立法权的分属及相互独立,因此其国内社区矫正制度差异颇大。联邦政府及各州制定的社区矫正内容、措施极为丰富,如审前释放或转处、缓刑、社区服务及家庭监禁等诸多社区矫正措施的运用和适用条件在其刑事诉讼整体进程的各个环节均有付诸实践的可能。
英国的社区矫正属于复合刑种的一个种类,由各种社区矫正令组成。根据个案具体情形及对罪犯的考察状况法官可自由对其进行裁量,适用一或多种社区宵禁令、行为规划令、社区惩罚令、毒品治疗与检测令等十余种不同的社区矫正 令。可以说,英国的社区(矫正)刑将犯罪人置于社区的执行方式并不剥夺其自由,是相较于监狱矫正而言的另一种刑罚执行措施。
加拿大针对其缓刑及监禁刑的监外执行两种处刑模式以社区矫正加以规制,因此包含的内容并不多,概为缓刑、假释或暂时离监、电子监控等,性质上属非监禁刑罚措施。加拿大的监禁刑罚转处非监禁刑罚执行已被法制化,不同犯罪人的监禁刑时间由法律明确规定,在达成后便可在社区内服刑。因此较多数犯罪人一般可在二者之间依照法律规定的服刑方式次序,转而适用社区矫正。若犯罪 人被处对立于监禁刑的缓刑,则直接在社区内接受矫治。
二、论文提纲
引言: 谈及社区矫正制度的发展沿革和现状
一、社区矫正概述
(一)社区矫正的概念
(二)社区矫正的性质
(三)社区矫正的理论基础
二、社区矫正的基本特征
(一)非监禁性
(二)人文关怀性
(三)社区参与性
(四)刑事惩罚性
三、社区矫正制度的发展及现状
(一)我国社区矫正制度的确立过程
(二)我国社区矫正制度的实践模式
(三)我国社区矫正制度的实施现状
四、我国社区矫正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对社区矫正法律制度的认识仍存在偏差
(二)社区矫正立法滞后
(三)社区矫正适用范围小且模糊
(四)缺乏完善的法律监督机制
(五)未成年人犯罪在社区矫正中的特殊性不够突出
五、完善我国社区矫正制度的建议
(一)纠正社区矫正法律制度的认识偏差
(二)完善我国社区矫正法律
(三)扩大社区矫正适用范围和种类
(四)完善社区矫正措施及监督机制
(五)完善未成年人社区矫正相关法律规范
六、结语
七、参考文献
八、致谢
三、参考文献
[1]王磊:《宪法的司法化》,法律出版社2000年6月,第1版;
[2]赵旭明:《人民法院参与社区矫正的思考》,载人民法院报,2003年7月21日(B1)。
[3]郭建安]郑霞泽:《社区矫正通论》,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4]范燕宁.社区矫正的基本理念和适用意义[J].中国青年研究,2004(11).
[5]冯殿美,韩建样.社区矫正:刑事政策学的诊释[J].犯罪研究,2004(4).
[6]冯卫国,储槐植.刑事一体化视野下的社区矫正[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2).
[7]龚晓洁.我国青少年社区矫正社会支持网模式研究——以 J 市青少年社区矫正为个案[J].山东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7).
[8]但未丽.社区矫正:理论基础与制度构建[D].北京:北京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2007.
[9]黄京平 庞小华主编:《社区矫正工作者手册》,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年版。
[10]王淑华:《建立并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区矫正制度》;载辽宁警专学报,2008年第5期。
[11]郭健.论社区矫正制度与我国刑法的进一步完善〔J〕.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11( 5) : 19 -20.
[12]史丹如.社区矫正执行的若干问题研究———以刑法修正案( 八) 为视角〔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1( 4) .
[13]鲁荣]王弘涛《社区矫正检察监督机制初探》,《法学研究》2014年第10期。
相关论文
上一篇
:
论我国宪法实施的现状与改革-开题..
下一篇
:
论我国刑事立案监督存在的问题及..
推荐论文
本专业最新论文
Tags:
我国
刑法
社区
矫正
制度
完善
开题
报告
【
返回顶部
】
相关栏目
自动化相关
计算机论文
工程管理论文
法律论文
医学论文
人力资源
电子专业
电气工程
英语论文
行政管理
电子商务
社科文学
教育论文
物流专业
金融专业
财务管理
会计专业
化学化工材料科学
电子通信
环境科学
经济类
机械模具类
报告,总结,申请书
其他专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