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获取
|
论文天下网
|
原创毕业论文
|
论文范文
|
论文下载
|
计算机论文
|
论文降重
|
毕业论文
|
外文翻译
|
免费论文
|
开题报告
|
心得体会
|
全站搜索
当前位置:
论文天下网
->
免费论文
->
人力资源
股权激励政策
本文ID:编号TXW805301
全文字数:3319
全文下载链接
(充值:30元)
如何充值?
毕 业 论 文 中 文 摘 要
摘要:公司股权激励计划的核心目标是解决上市公司高管和股东之间目标不一致所产生的委托-代理矛盾,促进公司高管和股东之间形成利益共同体,激励公司高管为股东和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推进和《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行)》的颁布,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在股权分置改革完成之后计划实施股权激励计划。
2006年是我国股权激励的元年,修订后的《公司法》和《证券法》的颁布和实施很好地解决了激励股份来源问题。证监会发布的《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行)》于2006年1月1日正式实施,紧接着颁布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境外)股权激励试行办法》和《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境内)股权激励试行办法》很好地规范了我国国有企业股权激励实施的诸多问题。然而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却不意味着我国股权激励得到最规范、有效的实施。今年初,伊利股份和海南海药等公司纷纷公布了因实施股权激励而导致企业2007年亏损的消息。带着种种疑问,本文从股权激励的概念入手,首先系统介绍了股权激励的含义、作用、发展历程、基本模式等;紧接着对比分析介绍我国与美国股权激励的会计和税务处理,重点分析了伊利股份和万科的股权激励计划,发现我国股权激励目前虽处于高速发展期,但同时在实施的过程中存在着诸多的问题;最后针对我国现状,对我国股权激励的发展和完善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股票期权
前沿
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股权激励是被视为解决现代企业委托--代理问题的重要途径,促进公司经营者与所有者形成利益共同体的有力手段。股权激励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在80年代得到了蓬勃的发展,它在促进公司价值创造,推进经济增长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股权激励尤其是股票期权制度被认为是美国新经济的推动器。但是,在90年代后期,美国的公司治理模式逐渐暴露出许多问题,出现了一系列大公司和会计事务所丑闻。其中引人注目的是上市公司高管人员的过度薪酬,尤其是薪酬中股票期权的滥用引发了广泛的质疑和争议,导致公司高管薪酬的“完美风暴”。2003年美国的微软公司和花旗集团宣布放弃股票期权制度将这股质疑推向高潮。
在我国,资本市场正处于制度建设时期。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制度作为最重要的长期激励机制越来越受到重视。我国最早有关高管层股权激励的实践始于1993年深圳万科的初试,1997年之后,上海、北京、武汉、南京、杭州等地的一些企业也纷纷进行了尝试,比较典型的有武汉模式和上海仪电模式。
2005年5月开始,国内A股市场进行了股权分置改革,通过非流通股股东向流通股股东做出股份或者现金等形式补偿的方法,换取非流通股份的上市流通权。股权分置改革的实施,为上市公司管理层实行真正意义上的股权激励开辟了道路。此外,《公司法》和《证券法》的修改、颁布和实施很好的解决了激励股份来源问题。
2006年1月1日证监会发布的《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行)》标志着股权激励制度在我国的正式实施,使在我国境内的所有上市公司实行股权激励得到了法律的认可。2006年3月1日和2006年9月30日,国务院国资委分别公布了《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境外)股权激励试行办法》和《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境内)股权激励试行办法》。2006年度这三部法规的颁布为促进我国股权激励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2006年被业界誉为“中国股权激励的元年”。
相关论文
上一篇
: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关于..
下一篇
:
关于企业文化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推荐论文
本专业最新论文
Tags:
股权
激励
政策
【
返回顶部
】
相关栏目
自动化相关
计算机论文
工程管理论文
法律论文
医学论文
人力资源
电子专业
电气工程
英语论文
行政管理
电子商务
社科文学
教育论文
物流专业
金融专业
财务管理
会计专业
化学化工材料科学
电子通信
环境科学
经济类
机械模具类
报告,总结,申请书
其他专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