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之所以选择了“家族企业用人机制问题的探讨”作为此次论文写作的题目,也是因为在我的身边接触过几家算得上家族企业的小企业,用外人的眼光看他们的发展,可能更能看出一些褒贬。
据估计,目前以家族所有或控制的企业在全世界企业中占65%~80%。20世纪中期以后,无论是欧美国家的家族企业还是港台及周边地区的华人家族企业,都迎来了扩大发展、竞争激烈的历史性机遇。
中国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最大的变化莫过于个体私营企业群体的出现。直到改革开放后,中国家族企业才以个体私营企业为载体,它们由少到多、由弱变强,日趋成为中国经济中最具活力的组成之一,不仅活跃着城乡市场,满足人们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缓解社会就业压力且奇迹般地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构成中国市场化改革和参与国际市场竞争重要的微观基础。
可以看出,无论是欧美的发达国家还是东南亚地区的发展中国家,家族企业都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别是在我们这个经济还不平衡,就业压力还很大的国家,发展以家族企业为主导的私营经济,对于解决就业压力,提高国民福利水平,都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从这个角度出发,对家族企业研究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课题。
当前家族企业的发展有面临着来自知识创新、经济多变、以及消费者挑剔的多方面挑战,这些都对家族企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很多家族企业在用人机制上存在很大的弊病,导致家族企业是一代创业,二代守业,三代衰败,如何最大限度的发挥人的作用就成为企业发展的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因此,本文拟就家族企业用人机制的现状,内部存在的问题,提出家族企业用人机制的对策和建议,以使家族企业在新环境下谋求新的发展。
关键词:任人唯贤、有效激励机制、企业文化
一、家族企业的用人机制概述
(一)、家族企业含义
所谓家族企业,是指由家族创业,并且企业资产和股份(50%上决策权)主要控制在一个家族之中,对经营决策权拥有重要影响的企业组织。家族企业是人类社会最古老和“短暂”的企业组织形态和当今世界上较为普遍的企业组织形式之一。说他古老,因为他是历史最为悠久的一种企业形态,在是私有制条件下,历史上最早的企业均是家族企业;说他“短暂”,是因为发展至今,家族企业在发展周期上有着“富不过三代”的延续规律。
(二)、家族企业管理现状
任人唯贤,任人唯才,公平对待,公平竞争这是现在中国的家族企业用人最重要的原则,也是家族企业人力资源社会化进程的重要原则。当前中国家族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出现了一些阻碍,主要表现在家族企业中创业者对外部优秀人才的态度和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的偏差。尽管家族企业有其特定的资本背景,“子承父业”“任人唯亲”似乎天经地义,但是企业处在激烈的市场经济环境中,这样无疑是欠妥的。在家庭成员没有能力,不能胜任时,那就要大胆的使用家族外有才有德之士了,要向现代企业的用人之士靠近,逐步改变家族企业人力资源使用上的压抑性,使外部人才认识他们是同样被重视的。家族企业要持续发展,必须重视人力资源管理,缺乏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战略就难以留住企业的优秀人才。
在当前的家族企业中普遍存在着一个问题:不断有人离职,有不断招聘新人。公司里很少有老员工。家族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只重视人才的引进未考虑人才的培养与使用从而忽略了他的流失。最终导致企业的营业状况非常好,但利润一直未提高。
家族企业大多只重视资金和市场,缺乏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对人力资源管理理解仍然只停留在事务性的管理层面。在员工管理上,忽视与员工的交流,不敢也不放心给员工放权,更不愿让他们参与管理,管理层主要以家庭成员为主。企业日常的营运以组织、协调、控制、监督人与事的关系为职责,谋求人与事相宜为目标,以事为中心,要求人去适应事,注重使用而轻培育,将人视为成本,只算成本而不算人力资本帐,使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停留在较低的最基础的管理层面上,严重制约企业的发展。
绝大多数企业的发展历程都逃避不了这样兴衰规律:从起步到高速上升阶段再到历史高点,然后进入短暂或者漫长的衰退期(如图一):
(图一)
之所以存在这样的规律,就是因为往往这些企业内部体制的变化没有跟上企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在人员、环境等主要因素发生变化后不能及时调整和适应,最终失去竞争优势。
(三)、家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
由于人力资源管理理念与人力资源投资理念往往不一致,导致企业战略规划与人力资源战略并不协调。在企业进入稳定成长期后,人的作用因素日见重要。家族企业原有的管理比较随意化、缺乏科学性等弊端成为制约企业成长的又一“瓶颈”。
与此同时许多企业也不了解人力资源工作的内容和意义,对人力资源工作不重视不支持,致使人力资源工作开展困难,不能在需要时及时准确的贯彻到各个层面并执行下去。一些家族企业主认为人力资源部就是单纯的人事部,没有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队伍,没有明确的管理制度与运行制度,也没有制定各岗位工作范围与岗位职责,这一系列人力资源管理机构设置的模糊导致了人力资源管理滞后,更导致了企业向正规化、标准化发展的滞后。
虽然以人为中心的管理理念已被大多数企业所有者和管理者所接受,但在实际企业运行的过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1/4/4 相关论文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