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获取
|
论文天下网
|
原创毕业论文
|
论文范文
|
论文下载
|
计算机论文
|
论文降重
|
毕业论文
|
外文翻译
|
免费论文
|
开题报告
|
心得体会
|
全站搜索
当前位置:
论文天下网
->
免费论文
->
行政管理
我国失地农民权益保障问题的思考(二)
本文ID:编号TXW801393
全文字数:2892
全文下载链接
(充值:30元)
如何充值?
第二,失地农民就业困难。一方面失地农民由于自身条件不足,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很难在人才市场中通过竞争取得岗位,另一方面我国的劳动用工制度对农民工的歧视使失地农民就业更加困难。
第三,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缺失,失地农民后续生活得不到保障。农民们因土地被征收而失地失业。政府通过低价征地获得了大量收入,但仍然未把失地失业的农民纳入城市居民社会保障的范围,因此失地农民不能享受完善的医疗、教育、养老等社会保障服务。一些地方虽在局部试验的农民养老、医疗、失业等基本社会保障体系,但是其覆盖率很低,而且这些试验往往采取“农民缴费为主、集体补助为辅、国家政策支持”的做法,农民们基本上不予认同。大部分农民在失去土地后处于“无业、无收入、无保障”的三无境地,不断地步入贫困行列。失地农民己成为一个急剧膨胀的新弱势群体,其处境也变得十分艰难。
二、我国失地农民权益保障存在的问题
一是土地补偿偏少,难以维持长久生计。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资源,对于农民来说土地更是他们的命根子,是他们生活、就业、养老的基本保障,因此在失去土地时,获得足够价值的补偿收益就显得尤为重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七条规定:征收耕地的补偿费用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费。地地补偿费的补偿标准为该耕地前三年平均产值的六至十倍,每一个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的安置补助费标准为该耕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四至六倍,且二者之和不得超过土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三十倍。在现行物价水平下,这样的补偿标准明显偏低,根本无法解决大多数失地农民的长期稳定的生活出路问题。而且对于在城乡结合部的农民,他们往往种植经济效益较高的蔬菜、花卉等农产品,收入比较高,土地被征用后,他们便失去了重要的收入来源。更有甚者,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尤其是地方政府重点项目,征地补偿费明显偏低,有的甚至低于法定标准。在征地补偿偏低的情况下,失地农民仍摆脱不了层层剥夺。
二是就业安置不力,致使农民失地又失业。在当前体制下,政府对于农民的就业安置方式也比较单一,往往只是采取“货币安置”的办法让失地农民自谋出路,而缺乏对失地农民的再就业培训,这种单一的方式,对失地农民的居住安顿、重新就业、生活观念转变等问题均未予充分考虑,随着劳动力市场逐步由单纯的体力型向专业型、技能型转变,习惯了在土地上耕作的失地农民就业难度加大。大多数失地农民就业观念陈旧、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普遍很低,在土地以外的其它工作岗位竞争中处于劣势,很难再找到新的合适的就业机会。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
2
/2/2
相关论文
上一篇
:
关于外卖订餐食品安全监管的想法
下一篇
:
论我国拆迁法律制度的不足与完善
推荐论文
本专业最新论文
Tags:
我国
失地
农民
权益保障
问题
思考
【
返回顶部
】
相关栏目
自动化相关
计算机论文
工程管理论文
法律论文
医学论文
人力资源
电子专业
电气工程
英语论文
行政管理
电子商务
社科文学
教育论文
物流专业
金融专业
财务管理
会计专业
化学化工材料科学
电子通信
环境科学
经济类
机械模具类
报告,总结,申请书
其他专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