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获取
|
论文天下网
|
原创毕业论文
|
论文范文
|
论文下载
|
计算机论文
|
论文降重
|
毕业论文
|
外文翻译
|
免费论文
|
开题报告
|
心得体会
|
全站搜索
当前位置:
论文天下网
->
免费论文
->
行政管理
政府官员寻租问题的根源和对策
XCLW111552 政府官员寻租问题的根源和对策
一、行政权力寻租的现状(一) 寻租理论的界定(二) 行政权力寻租的具体表现(三) 行政权力寻租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四) 行政权力寻租的成因二、行政权力寻租的对策(一) 切实转换政府职能,减少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干预(二) 健全完善公权力的监督机制,规范权力运用(三) 加强观念教育,提升抵御权力寻租心理(四) 加大惩罚力度,惩治权力寻租性腐败内 容 摘 要
本文对行政权力寻租的形态现状进行了分析,客观描述了其成因根源,提出治理行政权力寻租的思路和对策,对策有:切实转换政府职能,减少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干预;健全完善公权力的监督机制,规范权力运用;加强观念教育,提升抵御权力寻租心理;加大惩罚力度,惩治权力寻租性腐败。行政权力寻租的根源和对策 一、行政权力寻租的现状 (一) 寻租理论的界定
寻租理论一直是研究经济管制和政府失灵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它是20世纪经济学家们在讨论垄断、关税和政府管制所造成的社会损失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广义的寻租是指经济中存在的追求经济利益的非生产性活动,或者说为维护既得利益或对既得利益进行再分配的非生产性活动。狭义的寻租是指利用行政法律手段来限制自由竞争和要素(资源)的自由流动来获取或维护既得利益的追求自身经济利益的非生产性活动,即利用政府的政策法规和行动有关的非生产性活动。
“寻租”这个术语是安•克鲁格于1974年在《寻租社会的政治经济学》一文中最先使用,但寻租理论的思想最早可追溯到1967年塔洛克的论文《关税、垄断和偷窃的福利成本》。塔洛克认为完全竞争的新古典模型对偏离竞争造成的社会福利损失估计得过小,实际情况是,税收、关税和垄断造成的社会福利损失大大超过了通常的估算。因为在不完全竞争的情况下,人们会竞相寻租,或者说人们会通过游说、贿赂、拉关系、走后门等各种合法或非法手段进行疏通活动,以争取收入。而且在竞相寻租的条件下,每个人都会认为对寻租的花费与他能从寻租成功后获得的利益相比是值得的。这里的“租”不同于地租和房租的“租”,而是一种“经济租”,是经济学中的一个古老的概念,它是指超过资源所有者的机会成本的报酬。罗必良认为是把资产有价值的属性置于公共领域,公共领域全部资源的价值就是“租”。托利森对寻租的定义是:“寻租是为了获得人为创造的收入转移支付而造成的稀缺资源的耗费。”他认为,寻租是和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干预联系在一起的,因为政府干预会导致人为租金的创造。布坎南将寻租定义为人们凭借政府保护进行的寻求财富转移而造成的浪费资源的活动。
行政权力寻租的具体表现
寻租活动广义上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布坎南曾说明这一点:第一层次的寻租活动,是指通过向政府官员进行游说、疏通、行贿等手段促成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从而产生租金并获取租金的活动;第二层次的寻租活动是指由于第一层次的寻租活动给政府官员带来了好处,使其他人看到了这种职位的潜在利益,从而吸引人们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资源去争夺掌握这种权力的职位的活动,过多的教育培训和过多的政治竞选支出,就属于这个层次;第三层次的寻租活动是指当政府制定政策将租合法化(如营业执照的拍卖、征收资源税),使部分或全部租金变为政府的财政收入并尚未形成预算支出时,各种利益集团为了有力地参与这笔财政收入的分配而展开的竞争。
实际上,寻租行为不是某一方单方面的问题,而是寻租者和被寻租者双方博弈的结果。因此根据政府制定政策的动机可以把政府寻租行为分为政府无意创租、被动创租、主动创租。
1、政府无意创租。是指政府官员或政府工作者由于信息不完全以及自身知识和能力的限制,制定一项政策时,出现一种没有预料到的结果,而这种结果给某些利益集团或者个人带来获利机会。这里包含了两层意思:首先,这种给某些利益集团或者个人带来获利机会的结果是作为制定政策的副产品出现的,也就是说,这个结果不在政策制定者的计划之内;其次,从这个结果中获利的集团或者个人并没有主动去通过某种手段影响政策制定者,而是利用已经出台的政策中的漏洞为自身谋求利益。因此,这种活动属于事后寻租。
2、政府被动寻租。是指一些强势利益集团或者个人利用自身掌握的权势和影响迫使政府中的政策制定者制定对自己有利的政策,从而从中获利。这种寻租属于事前寻租,表明政府已经成为某些利益集团或个人的谋利工具。
3、政府主动寻租。是指政府官员或政府工作者利用掌握的权力为自身谋取利益的行为。经济学的基本假设之一是“理性人假设”,即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是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由于政府掌握的公共权力是任何公民都不可能享有的,但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必须由政府官员或政府工作者来执行,而这些官员或工作者都有其自己的经济利益,因此,对经济管制政策的提供就不可能是被动或无条件的,有时他们会为了谋求自己的经济利益而将经济管制政策“出卖”给有关利益集团。这种形式的寻租对社会财富的消耗起着重要作用。
在现代社会的权力运行中,权力寻租的具体表现是形形色色的,但从其寻租的本性看,不外乎这么四种: 其一,权钱交易。这是一种最典型的权力寻租,也是权力寻租的最终目的。用权力换取金钱或用金钱购买权力,是权力寻租的主要形式。权力寻租者就是要利用权力收取金钱租金,用于自己的物质享乐或物质占有欲望,从而满足其一己私欲。当今许多贪官最擅长的就是这种钱权交易式,这种交易使权力经过钱这个中介而达到了寻租的目的,使公共权力用于私人的非法目的。 其二,权权交易。权力寻租者也喜欢使用权权交易,即以自己手中的权力换取别人手中的另一种权力,利用另一种权力寻求自己所需要的租金类别。权权交易使权力寻租经过另一种权力的中介而完成。这种寻租者做得比较隐蔽,有许多充分的理由逃避监督,因而更难识别。但其最终目的还是要用权力获取租金,寻求自己的利益。权权交易主要是权力在掌权者之间进行,流向社会各界还需要交易的媒介,交易的对象限制在当权者之间。 其三,权色交易。权色交易的寻租者似乎跟租金无关,但权色交易是当前最危险和最普遍的一种权力寻租行为。其实,在经济学上美色也是一种物品,并且是一种稀有物品,因而其价值更高,对需求者来说也是一种利益,也需要付出很大的价值。在权色交易中,寻租者没有经过货币阶段而直接用权力换取美色,用权力直接寻求到了自己所要的“租金”。因此,也是一种权力寻租,并且是一种危害最大的寻租。据统计,凡腐败者有98%跟女色有关。权色交易寻租是政治和道德双层腐败的罪恶之源,它既使社会政治权力运行受阻,还使社会的道德受到侵害,引起官员道德腐败,进而影响社会精神文明的建设。 其四,权学交易。权学交易是指权力和学术的寻租交易,是学术腐败的典型表现。权学交易是近年来在我国兴起的一种新的权力寻租形式,也是一种中国特色的权力寻租,其表现形式也是丰富多样的。一种是权力和学位的交易,我国现行的人事制度使文凭热了起来,于是有权力的官员们就千方百计利用手中的权力去高校换取文凭,有的甚至从来没有去听过课,也堂而皇之戴上了硕士帽或博士帽。另一种是权力和学术成果或学术地位的交易,有权力者主持课题、发表文章、编写著作,都不用自己操心,可以用权力作交易取得。有的甚至自己都没有硕士或博士的学术水平,竟还成为某些名牌大学的硕导、博导。权学寻租者或利用所寻学位或学术攫取私利,或利用其学位和学术取得更大的权力寻求更大的租金,是一种对权力寻租有可持续性的寻租行为。权学交易的权力寻租,不仅危害社会的物质利益,而且给社会神圣的精神领域以玷污。 (三) 行政权力寻租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寻租活动几乎遍及社会经济活动的每一个领域,以至于对我们的经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首先,寻租活动严重损害了市场机制的有效运行,造成了市场机制的低效甚至失灵。市场机制的优势在于提倡自由竞争,自由竞争可以促进市场改革创新和优化,实现优胜劣汰,而寻租行为正好阻碍了市场的创新和优胜劣汰,使得社会不再专注于创新优化,而是花费大量资源用于寻租行为,以牺牲公共福利为代价来获得集团利益或者维持现存的集团利益,削弱了社会的创新激励,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其次,寻租活动严重损害了政府运行的效率和公正性,加剧了权力腐败。这集中体现在政府权力的滥用上。政府的公共权力是由公众授权行使的,由于寻租行为的存在,这种由公众授权行使用来创造公共福利的权力成为某些集团或个人牟取私利的工具。国家的公共权力是寻租活动的最大目标,大量的寻租可以扭曲国家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最终损害政府的合法性基础。寻租成功者的示范效应将使更多的人加入寻租者的行列,伴随寻租队伍的壮大,游说、行贿等寻租手段的运用,将有更多的作为政府权力代表的官员个体堕为腐败者,为一己私利而滥用公共权力,导致公共权力的非公有利用。
再次,寻租行为严重降低了公共生活的道德水准。寻租活动的存在削弱了市场机制公平竞争的基础,使信奉公平和勤奋的人们的价值观遭到冲击,人们不再致力于努力工作,而是竞相投入对寻租行为的追求,恶化了社会风气,阻碍了社会进步。 (四) 行政权力寻租的成因
1、物质占有欲望动机恶性膨胀。改革开放前,激励机制、资源配置和利益分配上的平均主义,几乎扼杀了全民族的物质占有欲望动机。改革开放后,人们的物质占有欲望膨胀,不择手段进行权钱交易、贪污贿赂,侵吞社会财富。这种扭曲的物质占有欲望动机,影响的绝不仅仅是改革前那一代人。
2、从现在的运行机制上讲,政府仍合法的享有大量直接干涉及管制经济行为的权力,而其中有些权力并不符合市场经济发展需要。比如中国股市的种种不正常状态,与证券市场定位不正确有密切关系。现代经济学认为,证券市场的基本功能是通过股市交易,使资本资源流向效率最高的地方,实现资本资源的优化配置。但我国股市建立后,却定下了“证券市场要向国有企业倾斜”,“证券市场要为国企融资服务”的方针。在这种情况下,谁能通过审批获得上市的权利,谁就能圈钱致富,股市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寻租场”。
当前,尽管政府正进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但在一定范围政府仍独自掌握或通过国有事业单位掌握着大量的项目审批权、市场准入权、经济垄断权等等。许多行政性行业管理部门变为总公司后,这种制度很容易使行政权力进入经济市场。
3、政府官员的自由裁量权过大。一方面由于信息不对称造成的监督成本高的问题,一方面由于约束机制不健全,激励机制与责任机制不配套的问题,导致了政府官员可以随便改变规则,严重的长官意志、地方保护等依然存在。
4、市场经济制度、法律制度不健全,使寻租有机可乘。市场机制要求有独立的经济主体和明晰的产权,而我国产权模糊状况仍然存在。我国在企业改革过程中,一度对企业放权经营,产权所有人不承担监督责任,也就是说产权人不在位,厂长经理成为事实上的产权主人。尤其是授权经营模式,厂长经理把国有企业利益转嫁到其亲朋好友的公司,这甚至是法律不能追究的行为。
在财务制度方面,国家财务管理机构分散,企业财务管理控制松弛,不能有效集中信息,容易使寻租者利用这些漏洞,通过贿赂,串通,共同谋利,甚至引发金融诈骗行为。 二、行政权力寻租的对策 (一) 切实转换政府职能,减少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干预
政府过多的干预是产生租金和寻租的根源。随着改革的深入,尽量缩短体制转轨的过渡时期,实现社会资源通过市场机制进行优化配置和流动,减少行政权力寻租的机会和条件,堵塞权钱交易的体制漏洞,从体制上规范社会财富的配置、 获取行为。从管理上尽可能减少政府干预,把政府干预控制在一个适度的、规范的、符合现代市场经济制度的范畴内。政府要管少、管好、管精。取消与市场经济不相适应的审批权限,把更多的权力还给市场,根除“官场经济”,把资源配置权从官员手中夺回还给市场。
(二) 健全完善公权力的监督机制,规范权力运用
监督管理机制主要包括事前监督机制和事后惩罚机制。充分发挥立法、 司法和民主党派监督作用,强化党内监督意识 ,进一步改进监督的方式方法 ,采取主动监督 ,加强对权力授予过程和运行过程的监督;建立具有相对独立性、高度权威性的专门监督机构,改革目前的纪检监察体制,把受同级党政机关领导的体制为中央垂直领导体制,各级纪检、监察工作直接向上级机关和本系统机关首长负责,中央纪检和监察工作直接向党中央和国务院首长负责,必要时中央特派员有权直接参与各级纪检、监察工作,减少和排除同级党政权力干扰,依法打击腐败行为。建立健全权力制约机制是一项涉及各个方面的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只有建立和完善规范领导干部行为的各项制度,才能进一步减小行政权力不当行使的空间和条件。
(三) 加强观念教育,提升抵御权力寻租心理
比改进机构更为重要的是需要建立一套更为深刻的道德价值观。加强政府官员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地位观的教育和道义责任、人文素养和社会良知的培养, 是筑起政府官员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严防权力私有化、权力商品化、权力特殊化、权力家长化等权力“四化”现象发生途径。强化道德内在的约束力,能从一定程度上消除寻租腐败产生的思想根源。 (四) 加大惩罚力度,惩治权力寻租性腐败
美国政治学家克利特加德在研究了大量的反腐败案例的基础上,用一个公式表达了腐败行为产生的动机:腐败动机=贿赂-道德损失-[(被发现和制裁的机会) ×(所受惩罚)]>薪金+廉洁的道德满足感。政府官员在进行腐败决策时必然要进行成本—收益分析,在查处腐败行为后,除了降职减薪外,腐败者还可能受到罚款、审查、监禁、社会歧视、丧失名誉等经济、法律、道德等方面的损失。加大权力腐败的惩罚力度,提高了寻租成本,使腐败者“在经济上倾家荡产、政治上身败名裂、思想上后悔莫及,使腐败者抛弃侥幸思想,产生畏惧而不敢腐败。
参 考 文 献
【1】方福前 公共选择理论——政治的经济学[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
【2】曾国安 政府经济学 [M] 湖北人民出版社 2002
【3】刘岩 寻租理论与政府行为的分析 [J] 生产力研究 2004 9
【4】张向达 政府寻租及寻租社会的改革 [J]当代财经 2002 12
【5】叶静 刘婧 政府干预中的权力寻租行为分析及其防治 [J]
行政与法 2004 3
【6】贺卫 《寻租经济学》,中国发展出版社 1999年
【7】丹青 论政府官员的寻租性腐败 [J] 武汉出版社 2010 3
相关论文
上一篇
:
完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途径
下一篇
:
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社会保障制度的..
推荐论文
本专业最新论文
Tags:
政府
官员
寻租
问题
根源
对策
【
返回顶部
】
相关栏目
自动化相关
计算机论文
工程管理论文
法律论文
医学论文
人力资源
电子专业
电气工程
英语论文
行政管理
电子商务
社科文学
教育论文
物流专业
金融专业
财务管理
会计专业
化学化工材料科学
电子通信
环境科学
经济类
机械模具类
报告,总结,申请书
其他专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