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专业化分工欠缺造成专业化人才普遍缺乏。过去我们在干部调配上,只有计划机制,没有流动机制,强调“个人是块砖,哪里需要往哪搬”,造就了很多“赤脚医生”、“万金油”式的人物。他们每个岗位都能干,每个岗位都不精,就是“专业化不足”的反映。以往的干部管理,多采用革命时期沿用下来的管理办法,即对所有干部都采用管理党政干部的单一模式,强调思想工作,注重政治管理,没有考虑各类干部的具体工作性质、社会责任和专业特点。这种传统的方法虽然操作简便,并为组织部门所熟悉,但不利于按照各类专业的不同特点,对工作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专业素质培训,已经不能适应当前形势发展的需要。不仅如此,建国后社会上还逐渐形成了所有职业都套用行政级别的问题。由于工作和生活待遇都要与行政职级挂钩,无形中强化了整个社会的“官本位”意识,从而造成“千军万马奔官来,百万雄师争挤独木桥”这样一种不良局面,非常不利于专业化建设的开展。在我国的政治理念中,无论是党政领导干部还是党政机关干部,都是人民的公仆,都必须对人民负责,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努力为人民服务。在选拔任用的条件上,根据不同的职位和所负的职责,对担任领导职务和担任非领导职务、担任较低领导职务和担任较高领导职务的人员,在思想水平和工作能力方面的要求有所不同,但都实行德才兼备、任人唯贤的标准和原则。无论是党政领导干部还是党政机关干部,都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同样,也都要求他们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但缺乏具体专业内容、标准等制度框架。
随着经济、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政府的行政业务日趋复杂化和专业化,一些现代科学管理技术手段也在行政管理领域广泛使用。因此,要求政府官员尤其是高级官员,不仅要有较高的文化水平,而且更要有专业知识。为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西方各国在公务员的考试、录用、考核等方面都采取了不少改革措施,使公务员队伍的知识化、专业化水平在较短的时间内有大幅度提高。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中预期建立起专业化、官僚化的公务员队伍时,对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借鉴与运用只是一种制度模仿与移植,并非中国社会自然演进的“内生”制度,其实施与运作所依赖的社会基础较为薄弱。同时对公务员的职能定位、身份定位与传统的干部制度存在太多的连续性,加之对专业化不足的问题并未进行严格的考核与培训,专业化不足的欠缺仍然潜伏在公务员队伍的整体素质中,导致我国公务员队伍专业化建设“先天不足、后天不良”的状况表现得较突出。
二是低度专业分化。分类管理制度是公务员制度的一种科学的管理方法,西方国家在事务类公务员中一般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其中按专业区分管理类别的特点比较显著。这种分类制度是公务员管理科学化的基本依据,也是实行公务员制度国家共同遵循的基本原则。从各国公务员制度的分类情况看,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因事而分的职位分类,分类的主要依据是职位的工作性质、责任轻重、难易程度和所需的资格条件,专业要求是重点。另一种是因人而分的品位分类,即主要依据公务员的个人条件如学历、资历、能力等进行的分类,专业标准也得到反映。职位分类和品位分类,各有优缺点。从目前各国情况来看,实际上每个国家公务员都不完全是纯粹地按照职位或品位进行分类的,而是以其中一种分类制度为主,兼顾另一种分类制度的因素,按照专业要求分类是各国公务员管理制度发展的共同趋势。
我国公务员职务序列过于单一,缺乏符合各类公务员成长规律的多样化的职务序列,是专业化不足的重要原因。由于公务员内部没有按照职位的性质和特点进行分类,所有的公务员都适用一套职务序列,实行一种管理办法。公务员不管从事什么工作,大家都往领导职务上挤,不利于专业人才成长,不利于各类公务员立足岗位成为本职工作的专门家。例如,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公务员无论是其所担任的职务名称,还是其职务层次,难以体现其专业技术水准,难以得到公正的社会评价并与国际惯例接轨。长期以来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我们对“专业”、“专业人员”的研究不够重视,对公务员工作的专业性认识不足,社会上不少人认为公务员工作没有很高的学术性,谈不上专业性,似乎谁都可以做公务员。部分公务员专业素质不高,也说明公务员专业化程度有待于提高。我国公务员内部没有按照职位的性质和专业进行分类,对公务员仍然采取大一统的单一管理模式,在专业化建设方面始终没有将政务类与业务类区分开来,导致专业化建设进展缓慢,难以提高公务员队伍的专业化与科学管理水平。这些情况在理论上讲不通,实践上也带来管理上的混乱。
我国公务员专业化建设所依托的职位“分类”,实为“分化”。就是优先把最需要分化出来的类别区分出来。新的公务员法根据这一分类标准,把专业技术类、行政执法类首先从综合管理类中区分出来。分化就是逐步演化,其优点是在改革初期有利于公务员专业化建设的平稳推进。然而,逐步演化也并非没有缺陷。从某种意义上讲,它带有一定保守主义的偏见,对旧有政策过于留恋,并受思维定式的左右,具有一定程度的惰性,且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资源。在社会加速变革时期,逐步演化可能会显得无所作为。所以从长远看,在公务员专业化建设已形成共识的现实下,逐步演化所包含的进展缓慢的缺陷就上升为主要矛盾。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3/5/5 相关论文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