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在我国北京有些中小学也开展了一些保护生态环境的教育活动,电视台也制作了环境保护宣传节目,但由于没有一个权威性的统一组织,使零星、分散的环保教育显得乏力。我们应尽快成立具有权威性的与“国际绿十字会”接轨的绿色组织,承担起对有关“绿色知识”的教育培训、宣传推广、监督控制等任务。同时发动全社会的力量来监督企业实施绿色生产,进行绿色营销,促进每一个企业不断增强环保意识。在这种强大社会舆论的监督下,必将对企业的生产观念转变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从而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
2. 绝大多数企业还未意识到绿色营销对其经营活动的影响。
绿色营销给企业带来了重要影响和压力,绝大多数企业对绿色营销可以说是一无所知,由于环保耗费导致的企业成本的上升、消费者绿色需求导致的消费需求的变化、绿色问题引起企业竞争能力的差异以及环境问题所开拓的新的市场机会等无充分认识。极少数的企业尽管意识到绿色营销有最好的市场,但由于需花费较大的成本,存在一定的风险而不敢贸然行事;另一些企业由于亏损太多,连生存都成了问题,更顾不上花较高的代价推行绿色营销。因而使企业在竞争中处于劣势,直接影响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企业的生产管理方式滞后。绿色营销的前提是要生产出绿色产品,解决消费环节污染的根本方法需要通过改善生产环节来实现。早在70年代,国际社会就提出了清洁生产的概念,并在西方国家得到了普遍推广。清洁生产的实质是追求物耗和能耗的最小。我国企业由于生产方式滞后,投入高、产出低,不仅浪费能源,同时还产生大量的工业“三废”。如果继续沿用这种旧的生产管理方式,必然对环境造成更大的污染,所生产的非绿色产品也将逐渐失去市场。
企业的营销组合策略不相适应。绿色营销对我国企业的营销组合策略提出了挑战,首先绿色产品必将取代非绿色产品逐步成为市场营销活动的中心,而我们的企业却普遍缺乏开发过硬的绿色产品的紧迫感,现有绿色产品的绿色含量也有待提高;其次,产品的包装至今仍是一味追求坚固、精美、豪华,很少考虑所用材料的环保性;再次,企业缺少绿色会计和绿色审计制度,用于环境保护方面的费用没有科学地计入成本而制定出绿色产品价格;再其次,在销售渠道的选择上,仍是沿用传统的方式,还没有从产品的绿色特征出发来考虑怎样简化分销环节,如何防止绿色产品在分销过程中的二次污染;最后,促销方式陈旧,特别是一些先行生产绿色产品的企业,还没有负担起绿色信息的传播者、宣传者的责任,缺乏引导绿色消费,开辟绿色市场的时代创意。
3. 政府没有制定足够多的措施来支持绿色营销的发展。
我国已有4部环境污染防治法,8部自然资源方面的法律,20多项环保行政法规。我国的环境立法还属于一个新立法领域,在立法体系上还存在着相对数量的空白。如有毒化学品、噪声管理、放射性物质污染防治等领域,还没有制定出相对应的法律。一些现行的法规规定不适用,法律规范不够具体,法律责任不够明确,在实践中难以推行。因此,我国应加快现有法律法规的修改,如《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等,使其能适应目前的情况;要在立法中逐步体现环境立法国际化的趋势,随着我国加入国际环境公约不断增加,所承担的义务越来越多;要尽快着手研究和制定环境和资源保护方面的综合性法律或基本法律,尽快着手进行《自然资源保护法》、《环境保护法》等法律的起草和修改工作。
绿色营销作为一种全新的营销思想,对协调企业、消费者、社会利益具有重要作用,但它需要政府的支持。适应市场经济的环境资源政策是发展绿色营销的基本前提和保障。随着整个世界对环境关注的加深,我国从协调环境与发展关系的角度出发,制定了与可持续发展相适应的绿色政策,这是我国宏观政策绿色化的重要标志。这些政策与措施的颁布与实施,从很大程度上引导和规范了企业的经济活动,减少了缺乏管制和决策失误而导致的环境破坏。但是应该看到,我国在环境和资源政策的制定上存在的问题是,行政性计划性政策仍然很多,而经济政策只是作为行政管理和法律制度的辅助工具,尤其是产业政策和相关技术政策严重缺乏,无法满足市场经济的要求,这对引导企业自觉实施绿色营销是极为不利的,必须进行广泛的修改、补充、调整和完善。也就是说,政府在通过资源和环境政策推动企业实施绿色营销方面,应尽可能利用市场机制,避免计划经济时期常用的自上而下的行政手段。
三、我国政府和企业实施绿色营销的对策
为了促使企业在生产经营中贯彻绿色营销的原则,必须有强有力的制度约束,使企业的违规行为能被有效监督并受到严厉制裁,使企业违规行为的机会成本上升,直至威胁到企业当前利益的获得,企业将不得不遵守制度。要从市场环境条件入手,在政府、企业、公众和消费者的共同努力下为绿色营销创造动力与压力条件。
(一)转变传统观念,培育国民绿色意识
传统的观念一直认为人类所需的自然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大自然是个天然的“大仓库”,工业文明给人类带来的是日益丰富的物质产品和发达的物质文明。但全球环境却在不断地恶化,给人类生存和发展构成现实的威胁。人类也为不断地遭受自然界的惩罚而痛苦不堪,现实迫使人类对传统观念进行反思。环境污染实质上是宝贵的自然未得到充分利用的一种表现形式,是资源和能源的浪费,“先污染后处理”的老路也该走到头了,而应转为事前控制,防患于未然。我们面临的形势极为严峻,迫使我们尽快转变观念,树立绿色观念,对于污染环境严重、资源浪费大的企业尽快关停并转,妥善解决环境问题。
尽快培育全民的绿色意识也是迫切需要的。大力进行绿色宣传,绿色消费是绿色营销的前提,要利用各种宣传媒体和宣传方式,积极传播环境保护和绿色消费知识,积极引导广大消费者将眼界由自身扩展到自然生态环境及整个社会范围,增强公众的环保意识。要突出宣传风格上的绿色格调,多展示安详的田园风光,美丽的自然景观,绿色的生活风情和纯净的心理感觉,激发全社会性的绿色消费欲望。客观地讲,由于绿色营销是从考虑消费者利益的角度出发的,只要宣传得力,消费者应该是易于接受的。
努力营造绿色时尚。绿色消费是近年来随着环保运动发展而兴起的一种理性的高层次的消费,最先的绿色消费者往往是一些倡导绿色运动、文化水准较高、具有社会责任感和一定经济能力的“时尚族”,他们敏感、爱思考,接受新生事物快,社会影响力大。所以,要注意充分发挥他们的领先、示范作用,要告诫人们使用绿色产品,支持绿色营销,本身就是对社会、对自然、对他人、对未来的奉献。使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明确绿色消费是一种社会责任感的体现,是一种高尚的社会时尚。这样才能培育出全社会的绿色意识,才能真正形成有效的绿色需求。
(二)企业通过设计绿色营销组合,实施绿色营销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4/5/5 相关论文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