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获取
|
论文天下网
|
原创毕业论文
|
论文范文
|
论文下载
|
计算机论文
|
论文降重
|
毕业论文
|
外文翻译
|
免费论文
|
开题报告
|
心得体会
|
全站搜索
当前位置:
论文天下网
->
免费论文
->
教育论文
关于一年级新生常规训练的几点思考(二)
1、家长的观念要转变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一辈子的老师。如果家长、幼儿园和小学能进行通力合作,那么孩子定能更好地实现幼儿园与小学的过渡。虽然目前我国也越来越开始重视幼小衔接,但不够正确的理念导致出现了“幼儿园大班小学化”“超前教育”等问题。在美国,家长们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获取正确的教育孩子的观念。有的育儿场所甚至会联合社区部门提供相关手册给家长阅读学习,以此来帮助家长顺利参与孩子的入学准备工作。从幼儿园到小学可以说是一个全新的开始,有家长担心孩子的知识贮备不足,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开始为孩子报名各种“幼小衔接班”。但这种优越是暂时的,就好似揠苗助长,到某个阶段就会消失。相反,像这样提前学习小学知识可能会导致儿童真正进入一年级时觉得这些东西太简单、自己都已经学过而且掌握了,容易产生懈怠和骄傲心理,养成不良的学习习惯,例如:使儿童在小学课堂上学习注意力、专注力下降,导致学习积极性不高,对课堂新知识学习的兴趣降低等。所以,应加强与家长的交流,儿童接受教育两个主要的场所就是家庭和学校了,学校教育的顺利进行离不开家长们的积极配合。实现家校协助,让家长明白不能仅仅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应该把眼光放长远一点,关注儿童的成长发展和习惯养成。相关部门向家长普及育儿理念。家庭成员的文化程度、工资情况等都是制约幼儿发展的因素。
2、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
不同时期对教师的要求、角色定位是不同的,教师的教学理念需要不断更新、与时俱进。一年级的老师除了做好教学工作完成教学任务以外,还更应关注对学生良好学习行为习惯的培养。在过去,一些小学教师认为,刚进入小学的孩子完全不懂规矩、很难教。都说“严师出高徒”,于是他们将重点放在树立自己的权威,学生害怕严厉的老师,不敢违反以此来管住他们的学生,不太在意孩子的想法和意见。其实,在这种教育方式下学生更容易产生逆反心理,养成一些不良行为习惯。虽然小学生年龄小,但她们的思想需要更多的被关注和保护,教师应该尊重儿童说话的权利,关注孩子的兴趣、习惯和情绪,培养更加平等和亲切师生关系。每个人的适应性是不同的,有的小学新生不能立即适应小学教育,教师应给予更多的宽容、适当的批评和指导。
四、奖惩结合,好习惯的培养讲究方法
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制定出一份合理、公平的奖惩制度,可以让学生们参与进来,自己的制度自己定,自己定的制度这样学生更愿意遵守。在制度实行初期,教师要多在全班面前强调。按照制度规定在发现学生做出正确或者错误行为是要及时的指出来,并告诉他们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以后应该怎么做。做得好的要当众奖,比如:训练路队时,给站路队时表现好的孩子额头上贴一个五角星;为培养孩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养成挑食的坏习惯,教师可以在午餐后进行检查,给予做到光盘行动的孩子奖励;给每天记得整理好课桌椅才离开座位的孩子一次当小干部的机会等等。做得不正确的要当众宣布怎么罚,比如:就餐时吵闹的同学,就请他负责所有人餐桌的卫生,最后一个离开餐厅;不按时完成老师任务的孩子,放学单独后留下等等。无规矩不成方圆,在学生做错后教师一定不能因为正好有事在忙或者心软、偏袒而不惩罚,如果没有惩罚,同样的错误也许又会再次出现,奖惩制度也会被越来越多的人忽视。
一年级学生辨别是非能力还比较差,通过奖惩制度这种学生看得见、感受得到的鲜活案例对学生进行说理教育。学生通过实实在在直观的感受什么事情是可以做的,什么事情是不可以做的,让学生有参照,这对于学生好习惯的养成是十分有益的。
五、结束语
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送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此条规定意味着在儿童6-7岁时将告别无忧无虑、天真快活的幼儿园生活,背上新书包走进小学的校门,从此,开始正规的学习生活。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和重视“幼小衔接”问题,意识到一年级的常规教育对孩子习惯养成及今后成长发展的重要性。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
2
/2/2
相关论文
上一篇
:
优秀教师激励小学阶段后进生方法..
下一篇
:
关于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反思..
推荐论文
本专业最新论文
Tags:
关于
一年级
新生
常规
训练
思考
2021-11-19 09:39:48【
返回顶部
】
相关栏目
自动化相关
计算机论文
工程管理论文
法律论文
医学论文
人力资源
电子专业
电气工程
英语论文
行政管理
电子商务
社科文学
教育论文
物流专业
金融专业
财务管理
会计专业
化学化工材料科学
电子通信
环境科学
经济类
机械模具类
报告,总结,申请书
其他专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