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获取
|
论文天下网
|
原创毕业论文
|
论文范文
|
论文下载
|
计算机论文
|
论文降重
|
毕业论文
|
外文翻译
|
免费论文
|
开题报告
|
心得体会
|
全站搜索
当前位置:
论文天下网
->
免费论文
->
教育论文
黄庭坚《花气熏人贴》书法风格探析(三)
可以看出,其通过方笔和圆笔交互使用,线条的张弛顿挫作用, 使得行笔更加从容沉着。从其线条在圆转之处的篆籀之气,可以窥见其深得草法的精微之妙。
如图 8破、何和过字。
以上三字"破”“何”“过”,也为方笔与圆笔有机结合。
还有许多类似字例。如图 9气、 实字 。
这种圆笔和方笔之间的交替变换, 使得线条千姿百态且奇崛多变。
2. 别出心裁的结体
中宫收紧, 而横竖点画向四周辐射是《花气薰人帖》中显著的特征。
此帖四面辐射的结字特征,一反晋唐以来方正平均的结字外形。既把握了重心不变,又使得重点笔画成为繁茂的枝叶,如同根与树叶的和谐相处。使得其草书既骨力强健, 又韵味绵长。
如图 10 中、水字
《花气薰人帖》 有的字结体取势欹侧。如图 11情、所字。
上述例字中,其横画多呈现上斜或下倾,竖画多虬曲或弧斜。以非常规的笔画 ,形成打破中正平和的矛盾之自然美。 这样,既增强了画面的律动感,又使得全篇新颖自然,令人心动。
从《花气薰人帖》可以看出,黄庭坚由此帖开始,出现了较多的欹侧错落结体。这无疑是其追求“自成一家” 的宣示。 此后,黄庭坚草书作品中多运用这种奇崛的结体取势。
由此也联想到,黄庭坚勇于打破传统结体模式,有苏轼所提到的“意造”的影响。所谓意造,在苏轼看来,是学识、自然、心情、诗歌的意境。苏轼提意造,意在既要师古,又要创新。这里的创新,包含了像他这样的文人雅士的个人性情的抒发之意。书法是最能表达情意的方式,而黄庭坚在与苏轼的接触中,自然会受到影响乃至心照不宣。这些宣泄心性的字外共同需求,必然会体现在书法当中。这样,适时自然地在《花气熏人帖》中流露一反传统的结字方式,也就不足为奇了。所以,从书写技术上说,《花气熏人帖》的奇崛结体是创新,从气质上讲,又是黄庭坚真性情的自然外露。也即苏轼所说的意造在黄庭坚身上的心照不宣。
3. 穿插错落的章法
黄庭坚下决心要走一条摒弃早期草书韵俗弊病, 重创奇拙洒脱书风之路,把自己对书法的领悟特别是对章法布局的感想,通过穿插错落和节奏强烈的书写表现在《花气薰人帖》中。
咋看上去,《花气熏人帖》似远眺群山,细观又似起伏跌宕的山峰。或移位变形瑰伟奇特,或俯仰欹侧行动跳跃。极其醒目惹眼。这些就是其章法美的作用所致。
在此帖中,第一、三两行“气破禅” “诗思何所” 字组独特的轴线,打破了原有的轴线运动规律。可以看出,此行线改变方向, 向第二行“中” 字穿插,第四行“滩头上” 又向左参差错让,弥补最后剩下的空间布白,第五行又复归平正。整体空间以先平正后险绝又复归平正的行势,再加上行间疏密不经意的变化,打破了之前“韵” 俗、毫无意趣的草书创作思维。也与唐草(如图 12)单一纵向轴线运动区别开来,在破与立之间寻求出完美的平衡。
图12 唐草怀素《自叙贴》
以上为怀素《自叙贴》,与黄庭坚《花气薰人帖》在章法上有鲜明的差别。
说到此,依然不得不说的是,《花气熏人帖》远望似群峦,近看山峰突兀、各显其势的活跃画面,其形成根源绝非偶然,绝非表面偶得的结果。实在是非一日不深思熟虑,非一日不创新发现的大胆探索和敢为人先的大作为。黄庭坚即是这样的人。我们在学习黄庭坚《花气熏人帖》这一简短书札的同时,不得不说,在顽强的传统习俗面前,别人不敢为,而黄庭坚敢于冲破藩篱,勇于直抒胸臆,这既是他继承传统的彻底,又是其发现创新的真性情流露。
4. 不急之务的创作节奏
草书书体往往是为了较为要紧的事情而产生。 东汉张芝所云“匆匆不暇草书” 与赵壹《非草书》 中提到的“草本易而速” 的概念,皆印证了草书崇尚简易,趋于急速的习惯定位。而草书发展到唐代,以张旭和怀素为代表的连绵大草,使得点画线条被拉长并夹带大量的牵丝缠绕,过于疾风骤雨的草书书写,开始与前人草书理念出现分化。 黄庭坚的出现,将唐代草书过度追求速度和时间的时尚打破。
《花气薰人帖》中所体现出的左规右矩,融合蝌蚪文、篆隶笔意,将书写速度放慢等特点,这种“不急之务” 的节奏使得作品整体画面更加精巧。看似有些刻意安排,实则是对草书发展至唐朝过于趋急尚简的合理批评,也符合黄庭坚“自成一家” 的创新心态。
引用清朝收藏家安岐对《花气薰人帖》的评价: “此诗书法精妙, 神气焕发。每见涪翁大草, 其间虽具折钗股、 屋漏痕法, 然多率意之笔,殊不满意。 此书无一怠意,或因诗句短少使然……大草书如此诗者, 不能多睹也。”
由此可见,研究《花气熏人帖》,对研究黄庭坚草书具有重大意义。
四、结束语
黄庭坚是中国书法史上继唐代草书大家张旭、 怀素之后最杰出的草书大家。其以奇崛峭拔的形式语言,以及独特的个性画面和空间塑造,打破了草书艺术多以时间为主的传统表现形式。将空间和画面性完美地植入草书之中。极大地丰富了草书的美学意义。
黄庭坚是一位高度自觉的书法家,他的书法表现出他独到的见解以及自成体系的原创精神,在中国书法史上有着卓著的地位。
参考文献
1、《历代书法论文选》 [M]. 上海: 上海书画出版社, 2007
2、邱振中. 《书法的形态与阐释》 [M].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1
3、黄君. 《千年书史第一家黄庭坚书法评传》 [M]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
4、水赉佑.《黄庭坚草书论辑》 《中国书法》 [J]. 北京: 中国书法家协会出版,2013 年 02 期
5、邱振中.《神居何所—从书法史到书法研究方法论》 [M].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
6、宗白华. 《艺境》 [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7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3
/3/3
相关论文
上一篇
:
没有了
下一篇
:
颜真卿生平及书法艺术浅析
推荐论文
本专业最新论文
Tags:
黄庭坚
《花气熏人贴》
书法
风格
探析
2022-07-06 06:33:38【
返回顶部
】
相关栏目
自动化相关
计算机论文
工程管理论文
法律论文
医学论文
人力资源
电子专业
电气工程
英语论文
行政管理
电子商务
社科文学
教育论文
物流专业
金融专业
财务管理
会计专业
化学化工材料科学
电子通信
环境科学
经济类
机械模具类
报告,总结,申请书
其他专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