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获取
|
论文天下网
|
原创毕业论文
|
论文范文
|
论文下载
|
计算机论文
|
论文降重
|
论文排版
|
外文翻译
|
免费论文
|
开题报告
|
心得体会
|
全站搜索
当前位置:
论文天下网
->
免费论文
->
教育论文
小学科学探究应注意培养学生思维的有效性(三)
还以《月相变化》为例,这一课中,教材安排了剪月相这一环节。而由于学生对月相观察较少,许多同学所剪的月相是不存在的(像月食的样子),然后老师再让学生说,哪些月相是错误的。学生只能乱说,这个那个不对。然后教师再确定那个月食样的月相是错误的,应该怎样正确的画、剪月相。
其实,这并不是我们这节课要探究的主题,学生也探究不出为什么他们画的月相是错误的。我们面对的探究的点应该是:月相变化过程中,它的大小和亮面是怎样的。所以,不如在学生开始剪之前就告诉学生:怎样正确地剪月相。完了之后,对准目标,直奔主题探究主题:月相是怎样变化的。这样就节约了时间,提高了效率,使后继探究更为有效。
2、找准切入口,将教师要提出的问题自然转化为学生内在的需要进行探究
在选好探究主题后,就需要教师找准切入口,将教师要提出的问题自然转化为学生内在的需要进行探究。
接上例,当同学们按老师的要求把自己知道的月相剪下来后,思考自己的月相到底是发生在什么时候的呢?这时老师出示圆月,问:这个你们总知道吧?十五的月亮。同学们都知道。那么有个同学剪了半个圆,你们猜猜看,大概是发生在什么时候?学生一下就能说出来:初七左右。这时,老师追问:你怎么知道的?
在探究、对话中,教师几句点拨和几声追问就能使学生的思维发生方向的改变或质的飞跃。就是这句追问,一下子把全班同学的思维引向一个有效的思维方向:可以从初七这个点为切入口,推断出初一到初七月相大小变化的过程,推断出初七到十五月相大小变化的过程。学生自然而然地就完成了月相整个大小变化过程的探究,老师还未提出的探究任务,已自然转化为学生自己内在的需要,主动地完成了。
四、探究活动要与学生生活经验产生连接
学生的生活丰富多彩,但生活经验在其感兴趣的方面表现多,在其不感兴趣方面表现得少。但不论多少,在探究活动中都是极其可贵的。它们有的是正确的,有的是片面的,还有的是不正确的,我们把这些生活经验称之为前概念。探究活动要与学生生活经验产生连接,才能有效培养学生思维的有效性。
1、要给学生对生活的理解提供诠释的时空
要耐心地倾听学生对问题的解释,要学生在探究之余联系生活,进行有效思维。
如在教学《比较水的多少》一课时,目标是用空瓶测量比较不同容量的水。我本来的预设是想引导学生用三个空瓶分别装水,然后放在一起比较就知道谁多谁少了。分组实验开始了,整个教学过程正按我设计的轨道顺利行进着,这时忽然有一个学生提出:“我还有一种方法。我只要其中的一个瓶子就行,将三瓶水分别倒入这个瓶子,然后分别划出刻度,就能比了。”原来他是从《曹冲称象》中得到的启发。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的思维一下子被打开,纷纷提出不同的方法。
“我可以用皮筋将三瓶水吊在下面,比较皮筋,哪个最长,哪瓶水就最多。”
这样有见解的想法,不正是我们所说的举一反三的最好例子吗?
2、采用教学对话,让学生的知识融入他们对生活的诠释中
同时必须注意,教学中的对话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聚集一定方向而展开的的对话,不是漫无边际的对话。因此,知识教学中的对话既要关注学生对生活的诠释,又要让对话内容围绕一定的知识目标来进行。
我曾经执教《各种材料的“锅”》这一课时,就遇到过这个问题:我提供给学生相同的金属圆片,中心有洞,同时还提供自制的材料供学生做锅:差不多大小、厚度的铝片、铁片、玻璃片和陶瓷片。学生先用橡皮泥把锅做好,要求是同样大小,然后放在圆铁片上的固定位置(为求控制相同的距离,特意在铁片上划定位置)。然后,同学们放入同样多的水,加热。可是实验结果却是多种多样:有的玻璃锅的水先开;有的铁锅的水先开;也有陶瓷锅的水先开……
学生糊涂了:“老师,玻璃做的锅最容易导热!”
“不对,是铁锅!”
……
“同学们,那么大家想想,我们的实验为什么出了不同的结果?是什么因素干扰了我们的实验?”于是同学们分组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最后分析出了这些干扰的因素:“教室门没有关,有风吹进来,影响了铁片的均匀受热”;“经过仔细地观察,王老师你提供的材料,并没有完全做到一样大小与一样厚薄,可能也影响了实验结果”;“也许我们加水的时候,四个锅加得不一样多”……
“那么你们家里用的最多的是什么材料做的锅?是什么原因?”当我再问这个问题时,同学们的思路就跑到各种锅的用处和特点上去了,也就为这一个探究活动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总之,我们在进行科学探究活动中,如果真正注意了学生有效思维的培养,那么,我们的科学探究将是真正有效的,学生的科学素养就会得到质的提高。参考资料: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
《小学科学探究性学习的内涵》中基网05.10
《小学科学课中学生探究性学习的缺失与对策研究》来水义08.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3
/3/3
相关论文
上一篇
:
丁红霞浅谈如何帮助学生建构科学..
下一篇
:
挖掘科学资料教育价值 提升学生..
推荐论文
本专业最新论文
Tags:
小学
科学
探究
注意
培养
学生
思维
有效性
2011-10-25 12:50:16【
返回顶部
】
相关栏目
自动化相关
计算机论文
工程管理论文
法律论文
医学论文
人力资源
电子专业
电气工程
英语论文
行政管理
电子商务
社科文学
教育论文
物流专业
金融专业
财务管理
会计专业
化学化工材料科学
电子通信
环境科学
经济类
机械模具类
报告,总结,申请书
其他专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