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获取
|
论文天下网
|
原创毕业论文
|
论文范文
|
论文下载
|
计算机论文
|
论文降重
|
毕业论文
|
外文翻译
|
免费论文
|
开题报告
|
心得体会
|
全站搜索
当前位置:
论文天下网
->
免费论文
->
金融专业
新巴塞尔协议与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三)
上述补充规定与报告都是从不同层面和角度发展与完善巴塞尔资本协议,但缺乏一个对银行监管的整体思路和方法。况且1988年的旧资本协议中还存在诸多与金融环境不相适宜之处。如在信用风险权重上,以是否是经济合作组织(OECD)成员国为划分标准,采取“国别歧视”的做法,既不合理也不科学;银行信息披露方面也不够规范。在此背景下,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决定对1988年的旧资本协议进行全面修改,并于1999年6月发布了修改后的资本协议第一稿,此协议被称为新资本协议第一稿。2001年1月16日该委员会在第一稿的基础上发布了经过修改后的新资本协议第二稿。原准备于2004年正式实施,但因故推迟实施。2003年4月到2003年7月底该委员会向全球银行业就新资本协议第三稿征求意见。根据安排,第三稿将于2006年底在十国集团国家开始实施。本文所论述的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是指2001年修改和发布的资本协议。
总之,巴塞尔资本协议的发展是一个从不完善到逐步完善的过程,是一个随着金融实践发展而发展的过程,是一个逐步得到更多国家及金融机构、金融组织认可和实行的过程。随着金融环境的变化、金融产品的创新和金融业务的拓展,巴塞尔新资本协议这一国际银行界的新“游戏规则”将对国际银行业的稳健经营、有效运行与公平竞争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当然,该协议自身也将随国际银行业的发展而不断得到发展和完善。
二、新巴塞尔协议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影响
新巴塞尔协议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影响主要从两个方面来分析,第一是对国际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影响,第二是对中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影响。
(一)新巴塞尔协议对各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影响
以最低资本金要求、外部监管和市场约束为三大支柱的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框架,在2002年初由巴塞尔委员会提出之后,经过繁杂的征求意见和修订程序,将逐步进入实施阶段。新巴塞尔协议的制订和实施必将对世界各国的商业银行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也是对各国商业银行提出的挑战和机遇。因此,实施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过程,既是监管机构根据新资本协议的要求改进监管的过程,也是金融机构改进内部风险管理体系的过程。
1.最低资本金要求及其影响
从新资本协议框架构成看,支柱一最低资本金要求是对1988年巴塞尔资本协议对于资本充足率要求的延续。新资本协议对资本金要求所覆盖的风险范围、衡量方法等都进行了相当重大的变革,成为整个新资本协议框架内容最为复杂、与金融机构相关程度最高的部分。新的资本金配置方法对不同国家不同类型的银行产生了截然不同的影响;建立完善的银行内部风险评级体系是世界各国商业银行面临的最大挑战。
2.标准法与内部评级法(lRB)的选择问题
就目前来看,巴塞尔新协议中所建议的模型极其复杂,至少对于、IRB方法来说,这种方法只是适合于很少一部分的商业银行,而对于规模和风险管理技术还不是很先进的小银行来说,实施起来有很大的难度。另外,对于监管部门来说,确认银行的内部方法以及监管其遵守不断发展的文件做法需要花费大量的监管资源。因此,在实际中,多数国家或者地区为有效的监管金融机构对IRB法的使用存在着种种的限制。
3.新协议对经济周期的影响
顺周期性是指对银行监管资本的要求会加剧宏观经济的周期波动性。这主要是因为新的资本协议强调风险测定方法的敏感性(risk一sensitive)。在经济收缩时期,银行的资产质量下滑,一方面要求银行提取更高的准备金,同时也要求银行配置更高的资本金。这从两个方面收缩了银行的贷款扩张能力;而在经济上升时期,银行的资产质量改善,在降低准备金要求的同时,也降低了银行所需要配置的资本金的要求,从而又双重的放大了银行的贷款扩张能力,这显然会加剧经济的波动。
(二)新巴塞尔协议对中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影响
对我国商业银行而言,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根据新巴塞尔协义的精神来提高国内商业银行的整体风险管理水平,从而有效化解银行体系积聚的风险,对此,本文把新巴塞尔协议对我们商业银行的影响归结为以下内容。
1.对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文化的影响
风险管理的范围应该包手套 银行集团内部各个层次的业务单位,各个风险类别,要通过银行经营面临的风险进行系统化管理,消灭风险管理领域的“死角”。具体而言,要将公司客户、零售客户、金融机构客户等不同类型客户,资产业务、负债业务和中间业务等不同性质业务,公司产品,零售产品、结算产品、资金交易产品等不同产品承担的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全部风险全部纳入统一的管理范围,将各类风险根据统一化的标准进行度量和汇总,再根据银行董事会对风险容忍程度进行控制和管理。另外,风险管理不仅仅是风险管理部门的事,上到银行董事会成员,下到每位员工,风险管理应该是人人有责。由于风险存在于各项业务和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岗位上的每一个员工在做每笔每项业务时,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风险,如查不能形成防范风险的多道关卡,只依赖风险管理部门保同防范风险,防范风险及时性和有效性就难以真正落到实处。因此,所有银行工作人员都应该具有风险管理的意识和自觉性。
2.对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方法的影响
风险管理既是科学又是艺术。风险管理和科学性就体现在风险管理的方法上。新巴塞尔协议充分表现银行管理的风险从单一走向多样化。从管理单一客户风险走向管理组合风险。从粗放的资本管理到精细化资本管理的趋势,而这些风险管理内容的转变无不借助于银行管理信息系统基础上的风险量化工具。因此,要加强风险管理方法的学习和引进,以便进行有效的风险量化工作。
3.对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机制的影响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3
/5/5
相关论文
上一篇
:
我国巨灾风险管理中的保险作用
下一篇
:
我国证券市场风险及防范治理
推荐论文
本专业最新论文
Tags:
巴塞尔
协议
商业
银行
风险管理
【
返回顶部
】
相关栏目
自动化相关
计算机论文
工程管理论文
法律论文
医学论文
人力资源
电子专业
电气工程
英语论文
行政管理
电子商务
社科文学
教育论文
物流专业
金融专业
财务管理
会计专业
化学化工材料科学
电子通信
环境科学
经济类
机械模具类
报告,总结,申请书
其他专业论文
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