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获取
|
论文天下网
|
原创毕业论文
|
论文范文
|
论文下载
|
计算机论文
|
论文降重
|
毕业论文
|
外文翻译
|
免费论文
|
开题报告
|
心得体会
|
全站搜索
当前位置:
论文天下网
->
免费论文
->
金融专业
浅谈金融机构反洗钱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二)
目前我国主要的反洗钱工作部门都建立了反洗钱执行机构,具体包括中国人民银行反洗钱局、公安部经济犯罪侦查局、国家外汇管理局管理检查司、中国反洗钱监测分析中心等。2005年在中国人民银行系统内,从事反洗钱工作的专职和兼职人员已超过4000人。与此同时,为了更好地履行金融机构的反洗钱义务,银行类金融机构陆续在内部设立或指定了专门的反洗钱机构配备专门的工作人员,从事反洗钱工作的专职和兼职人员已超过13万人。此外,证券类和保险类金融机构开始陆续建立相关的反洗钱工作部门和配备相关人员。
(二) 对大额和可疑资金交易报告的统计情况和范围
交易报告统计情况来看:2006年以前我国金融机构主要依据原《人民币大额和可疑支付交易报告管理办法》和《金融机构大额和可疑外汇资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所规定的客观标准向中国反洗钱监测分析中心报送大额和可疑资金交易报告。大额和可疑资金交易报告报送数量呈现出逐年大幅增长趋势。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报送机构覆盖面迅速扩大,另一方面是由于中国人民银行反洗钱监管力度增强、金融机构反洗钱意识提高、反洗钱措施逐步得到落实。但同时也表明报送机构存在“防卫性”报送行为,可疑交易报告的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交易报告收集范围情况来看:2006年以前我国金融机构主要依据原《人民币大额和可疑支付交易报告管理办法》和《金融机构大额和可疑外汇资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所规定的客观标准向中国反洗钱监测分析中心报送大额和可疑资金交易报告。
二、我国金融机构反洗钱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现金管理亟待进一步提高
现金结算是所有结算工具中最简单、快捷和易于掌握使用的支付结算工具,也是犯罪分子进行洗钱的主要工具之一。近年来,为加强对现金的管理,从源头上遏制利用现金进行洗钱犯罪,人民银行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大额现金支付管理规定和《人民币大额和可疑支付交易报告管理办法》,的积极作用。但现金管理法规陈旧、管理手段落后及与反洗钱存在冲突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反洗钱工作的开展。
1.传统的现金结算理念造成现金使用量偏高,给反洗钱的资金交易监测带来难度。长期以来,现金结算方式由于其简单、快捷、不需要太多专业知识的特点,加上现行的现金管理法规对存款人存取现金未进行定价,客户存取现金是“零成本”,因此,现金结算方式一直为我城乡居民反偏好。尤其在民营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洗钱犯罪分子正好利用了这经济发达、现金投放量和交易量巨大,偏好现金结算方式的氛围的掩盖进行犯罪活动。当合法交易与非法交易纠结在一起,给反洗钱资金交易测带来极大的难度,大大增加反洗钱的成本,降低了反洗钱工作效率。
2.重现金支出、轻现金缴存的传统现金管理模式制约反洗钱工作的开展。我国现行法规对现金支取规定多,对现金缴存限制较少,虽然我国《人民币大额和可疑支付交易报告管理办法》规定,对超过20万元的现金收付活动,金融机构必须向人民银行报告,但该办法并没有要求金融机构对客户缴存现金的来源进行严格审查。当前所面临社会信用环境,要求金融机构柜面审查客户缴存现金真实性、合法性确实比较困难。事实上,由于存在着存款任务和经营业绩考核因素,各金融机构主观上也并不愿意进行严格审查、控制或拒绝受理现金缴存业务,这无疑为洗钱活动留下了空间。
3.重单位账户、轻个人账户(含储蓄)现金管理方式,影响反洗钱工作的开展。现行《现金管理条例》及相关现金管理规定对个人之间的现算未做具体规定,只是对个人账户的大额现金支取规定了大额审批和登记制度,但开户银行对其取现用途无权也无义务进行审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私营经济的发展,个人现金收支己作为全社会人数最多、面积最广、用现金量最大的一项现金收支活动。同时随着个人储蓄账户性质变化,尤其是个人银行结算账户,其功能己接近对公账户,并且其存取大额现金几乎不受限制(只要求出示有效的身份证件和提前电话预约),吸引大量非个人客户使用个人结算账户用于经营结算。在储蓄现金收支逐年扩大的现象掩盖下,不法分子己开始利用经营结算。在储蓄现金收支逐年扩大的现象掩盖下,不法分子己开始利用个人结算账户进行频繁资金划转,并通过不同地区的众多个人结算账户实施洗钱活动。在尊重储户“存款自愿、取款自由”的前提下,个人所有的这部分现金收支变得更复杂、更隐蔽,且难于监控,隐藏重大洗钱风险。
4.商业银行体制的变革使得现行现金管理制度不具备可操作性,继而加大反洗钱工作的难度。目前作为现金管理基本法律依据的《现金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己明显不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与反洗钱所要求的有较大差距。如:开户银行核定开户单位的库存现金、企事业单位的工资性支出由开户银行确认、现金使用范围用途不明确等问题。当开户单位以“合法”的用途套取现金时,不但为熟悉现金管理规定的不法分子提供了洗钱的通道,客观上也增加商业银行甄别可疑交易支付的难度。
5.现金管理的反洗钱范畴存在交叉现象,难以发挥央行整体优势。人民银行每年均要开展对金融机构的现金、反洗钱工作检查监督,但在人民银行内部这两项工作分属两个部门负责,均涉及现金管理,据反映,目前不同程度上存在着交流不畅、信息不通等现象,现金管理人员不了解辖内金融机构对现金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导致现金管理和反洗钱职责划分不清,增加了金融机构的工作负担,造成重复报备和资源浪费。
(二)基层岗位管理不完善
以上为论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点击查看如何成为
钻石会员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
2
/2/2
相关论文
上一篇
:
流动资金紧张的原因及对策
下一篇
:
金融管理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选题-中..
推荐论文
本专业最新论文
Tags:
金融机构
反洗钱
问题
对策
【
返回顶部
】
相关栏目
自动化相关
计算机论文
工程管理论文
法律论文
医学论文
人力资源
电子专业
电气工程
英语论文
行政管理
电子商务
社科文学
教育论文
物流专业
金融专业
财务管理
会计专业
化学化工材料科学
电子通信
环境科学
经济类
机械模具类
报告,总结,申请书
其他专业论文
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