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获取
|
论文天下网
|
原创毕业论文
|
论文范文
|
论文下载
|
计算机论文
|
论文降重
|
毕业论文
|
外文翻译
|
免费论文
|
开题报告
|
心得体会
|
全站搜索
当前位置:
论文天下网
->
免费论文
->
金融专业
对农业银行盘活不良资产的思考
XCLW115226 对农业银行盘活不良资产的思考
目前,防范化解资产风险,向存量资产要效益是当前银行工作的重中之重,必须抓紧抓好。
一、不良贷款的形成原因
㈠内部管理问题。经营意识淡薄,观念陈旧是内部管理不善的一个重要原因。
㈡信贷管理问题。信贷业务是商业银行的主营业务,信贷资产的质量关系到银行生存、发展,是银行经营的生命线。
㈢企业管理问题。
1、企业观念尚未转变,还有计划经济意识,认为欠银行的钱是欠国家的钱,还贷意识淡薄。
2、企业将短期流动资金贷款用作长期固定资产的投资,资金期限不配套,造成流动资金不足,出现到期贷款不能如期偿还。
3、专项贷款的隐性风险转变成显性风险。
4、企业的经济效益低下,一直困扰着企业的发展,成为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
㈣银行竞争问题。银行业的不合理竞争,使企业和贷款户有空子可钻,加剧了银行资金的沉淀。
二、清收不良贷款主要做法
㈠摸清家底,采取相应措施。
㈡依法清收,降低不良资产。
㈢抓住契机,实行一户一策。
㈣领导带头,坚持挂户制度。
㈤爱岗敬业,锻造清收队伍。
㈥掌握信息,做好债务落实。
三、在清收不良贷款中遇到的难点
四、压缩不良贷款的几点建议
㈠领导负责,抓好落实。
㈡了解情况,抓住重点。
㈢组织实施,协调内外。
㈣积极营销,优化结构。
对农业银行盘活不良资产的思考
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占比高和经营效益等问题已引起了国家领导的高度重视。因此,防范化解资产风险已迫在眉睫,向存量资产要效益是当前银行工作的重中之重,必须抓紧抓好。乳源支行不良资产管理工作、借助资产公司剥离的有利因素,处置后如何盘活不良资产是一门新课题。要把握清收不良资产的重点,稳定实施,加大清收力度,仍是当前首要工作任务。根据我行实际情况,运用债务重组和依法清收等形式,将各种处于睡眠状态的实物资产转变为现实有用的资源。
近年来,我行为调整信贷结构,提高信贷资产质量,按照上级行的部署与要求,一方面进行积极推进、完善信贷经营管理体制改革,在积极支持全县经济发展的同时,严格信贷投放。严把新发放的质量关,推出不良资产盘活,催收的新路子。
一、不良贷款的形成原因
2002年末,我行的各项贷款余额为18729万元,其中不良贷款为6981万元,不良贷款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除有政策影响、行政干预及企业高负债、低效益、经营机制缺乏活力等因素外,从主观上看银行内部经营管理问题也是主要因素:
㈠内部管理问题。
经营意识淡薄,观念陈旧是内部管理不善的一个重要原因。改革开放以来,客观上出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面对新的经济形势,对经营风险的防范研究不够,采取措施不力,在经营上只求量的扩张,不讲求集约化经营,管理滞后,操作不规范,造成许多贷款的沉淀和资金流失。具体表现在:不问效益,单纯追求任务指标的完成,1993年至1995年,为了完成利润指标,扩大规模,采取以贷收息方式,绕规模发放贷款1500万元(2000年底余额为658万元),以致不良贷款越滚越大,包袱越背越重;以追求职工福利为名,违反农行工会办企业的方针政策、宗旨和贷款原则,以公司名誉发放跨地区贷款2044万元(2000年底余额为1109万元)。这些款项发放到上海、深圳、新会等地,以经营房地产项目,现在这些跨区贷款全部逾期难以收回,成为不良贷款。以上两项不良贷款到2000年底余额为1767万元。
㈡信贷管理问题。
信贷业务是商业银行的主营业务,信贷资产的质量关系到银行生存、发展,是银行经营的生命线。但是,由于对信贷管理偏松,制度不落实,造成贷款的收、放、管三脱节,致使信贷资产质量低下,信贷资金周转不灵,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信贷人员严重不足,素质低,信贷资产分布散、小、差难以管理,也是不良贷款的成因之一;二是贷款客户及项目的选择不准,贷后的跟踪检查力度不够。由于信贷人员素质差,缺乏必要的专业评估技术。项目的评估没按“客观、公正、科学”的原则进行,银行的项目评估报告往往是企业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翻版,从而使银行的贷前调查评估工作流于形式。这方面原因造成的不良贷款有1300多万元。此外,贷后跟踪检查不力,情况变化不明,潜在风险未能及时化解,这也是造成不良贷款的一个原因。贷后检查本是信贷三查制度之一,但这一制度没有得到有效实施,贷款重放轻管、重放轻收现象也比较明显,许多贷款由于企业经营管理不善而难以收回,部份贷款甚至债务悬空;三是贷款抵押手续不完善,担保措施不够落实。发放贷款多为信用贷款(信用贷款占贷款总额的90%)。一些贷款即使有抵押,其手续也很不完备;一些贷款即使有担保单位也不具备担保实力,贷款潜在风险大;四是地方政府干预大,银行对之不敢顶撞,由于银行与地方政府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因此,长期以来,一些政策性贷款效益差,沉淀快,形成了不良贷款。
㈢企业管理问题。
1、企业观念尚未转变,还有计划经济意识,认为欠银行的钱是欠国家的钱,还贷意识淡薄。一些企业还借兼并、转让、承包、租赁、合资等转移企业资产,千方百计逃废银行债务。
2、企业将短期流动资金贷款用作长期固定资产的投资,资金期限不配套,造成流动资金不足,出现到期贷款不能如期偿还。
3、专项贷款的隐性风险转变成显性风险。由于专项贷款系政策性扶贫贷款,不少立项是地方铺摊子,上项目、急于求成的产物,发放之初就隐藏了巨大风险,加上专项贷款几经划转,档案资料严重欠缺,给管理造成了困难。
4、企业的经济效益低下,一直困扰着企业的发展,成为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由于企业效益差,资金自筹能力弱,企业实质靠银行贷款维持,企业亏损及相互拖欠占用了大量的资金,致使银行资金大量沉淀,成为不良贷款。
㈣银行竞争问题。
银行业的不合理竞争,使企业和贷款户有空子可钻,加剧了银行资金的沉淀。银行的同业竞争日益激烈,由此,一些金融机构为了局部利益,放弃原则,乱拉客户,允许企业多头开户,多头贷款,公款私存等等。这种供给做法正中了一些企业的下怀,企业乘机采取迂徊战术,资金任意转移,逃避银行监督,给银行信贷监管收贷清息增加难度,加剧了银行的资金沉淀。
二、清收不良贷款主要做法
根据上述存在的原因和问题,简而言之,农业银行借助长城公司处置不良资产,对清理不良资产起到了很大作用。但剥离后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还存在着许多问题急需去解决,积极去探索的问题。在上级行的支持下,我行运用法律进行债务重组,企业重组等手段,逐步建立和完善信贷资产监测,预警和防范机制,加大清收盘活力度,采取各项切实可行的措施保全资产,积极探索全面提高信贷资产质量的办法。
㈠摸清家底,采取相应措施。下大力气抓不良贷款的盘活,重点对全县2000年剥离后认定为不良资产的存量进行分类和梳理,摸清家底,对不良贷款的存量及分布情况有了全面的了解和认识,从而找准了降低不良资产为重点和突破口。在此基础上,把不良资产额度高的行业作为盘活的重点行业,把不良资产额度高的项目作为盘活的重点项目,采取有效的措施,制定重点联系制度。全面实行行长责任制,推行绩效挂钩、量化考核的办法。从年初抓起,贯穿始终。同时,对全行保全项目进行“梳辫子”,逐一完备贷款项目档案。逐一制定保全盘活方案,然后集中客户一、二部信贷人员,利用“法律顾问函”等方法,共同实施。实行不良贷款项目责任制,对每个不良贷款项目进行跟踪。根据不良贷款的年限和保全盘活工作难易系数,实行绩效挂钩。
㈡依法清收,降低不良资产。
年初,我行明确本年“一升一降”工作目标,支行出台了关于清贷收息的管理办法,对不良贷款的下降和收回利息实行按月双线考核和绩效挂钩。在此基础上多策并举:一是实行责任清收,对赖债企业进行分类排队,依法清收。对不良贷款进行责任认定,明确责任人的清收任务,清收时间和考核措施。今年选择贷款金额较大、债信观念差、行政干扰大,但有一定效益的企业进行依法清收,以点带面、惩一敬百,起到敲山震虎作用。通过这一手段,先后收回乳源县机电排灌总站贷款本息67万元;顺源鳗业有限公司贷款本息40万元,尚欠60万元也落实了还款计划;柑子潭、兴溪两个电站尚欠贷款本息920万元和423万元也落实了还款计划;柳坑电站采取了转让经营权方式盘活了550万元的贷款本息。二是积极与法院联系,利用“法律顾问函”实行依法清收。在市分行法律顾问室的帮助下,我行分别在中院起诉了5户,标的2085万元,均已胜诉,目前已清收1户,收回本金90万元,利息243万元。三是依法参与企业改制落实银行债务,共落实资产重组2户,贷款本息776万元。如对桂头上狮庙电站456万元贷款和桂头蔬菜基地专项贷款100万元进行了企业重组,实行“牵线搭桥”,抓住资金实力雄厚的广东银源水电股份有限公司,收购小水电站扩大资产的良机,促成企业的资产重组,将62.7%股权让给广东银源小水电有限公司。同时由该公司承担桂头镇上狮庙电站和桂头蔬菜基地发展公司所欠的全部贷款本息,重新落实不良贷款。通过落实,收回贷款利息237万元,其中:收回蔬菜基地利息51万元,收回上狮庙电站利息186万元,尚欠本金也分别作了还款计划,签订了《债务转让协议书》。
㈢抓住契机,实行一户一策。以效益为中心,抓住中央整顿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契机,把清收盘活不良贷款大户作为全行不良资产管理工作的核心来抓,对不良贷款大户实行跟踪建档管理,及时掌握企业最新情况,为信贷决策和采取清收方法提供了有利、有效的依据。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和现有政策范围内,积极与企业沟通,注意收集、掌握各种有关信息。清收过程中坚持一分为二看问题,不搞一刀切。实行“一户一档、一户一策”的方法,选准对象后有序地进行清收。充分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关联性,抓出了成效。如天井山林场是我行多年来支持的客户,贷款余额763万元,其中不良贷款463万元。通过与该企业协商,还清了不良贷款463万元,重新订立了新贷款户,稳定了该企业。同时,明确网点和客户一部、客户二部是清贷收息的主要责任单位。
㈣领导带头,坚持挂户制度。对200万元以上的贷款大户实行领导班子亲自挂点清收。支行领导每人挂二、三个信贷大户,掌握不良贷款客户的情况。部室负责人挂片,管户信贷员责任到人,也是清贷收息的促进模式。对不良贷款的下降,利息的收回进行双线考核和绩效挂钩,有效地促进了全行清贷收息工作的开展。
㈤爱岗敬业,锻造清收队伍。清收不良贷款,不但需要一个坚强的领导班子,而且还需要有一支爱岗敬业,刻苦耐劳、责任心强的信贷清收队伍,他们面对千家万户、种种困难,做到耐心与信心并存,这是清贷收息工作的力量之源。
随着我行网点的调整,原隶属于乡镇营业机构的不良贷款已归集于客户二部管理。点多、面广、线长、去向不明等情况是清贷收息人员所面临的事实,但他们没有怨言,没有畏惧,采取了“熟悉情况、全面催收”的方式开展工作,他们找原网点信贷员了解情况,找当地政府部门了解情况,找知情人了解情况,一次找不到企业负责人,就第二次、第三次……直至达到目的。欠贷单位经济困难一时难以清偿,就把延长法律诉讼时效、抵押担保手续工作落实到位,今年以来,共保全不良贷款本金1557万元,足迹踏遍了全县17个乡镇和部分自然村,较为全面地掌握了借款人的地址、经济状况和食用程度,为今后的催收工作掌握了第一手真实材料。例如:八月初,我行行长与客户二部主任一起耐心做贷款户的工作,在催收龙南镇属电站贷款时,为落实该镇镇属硅铁厂欠我行多年的呆帐贷款20万元的债权,认真给该镇企业主管、企业法人上了一堂法制课,晓知以理,动之以情,说明利弊,最后龙南镇政府终于同意用电站的电费收入一并归还电站和硅铁厂贷款,并依法补办贷款的抵押担保手续。
㈥掌握信息,做好债务落实。及时掌握乡镇机构撤并的信息,做好贷款的落实工作。
2003年,我县的乡镇机构改革力度较大,计划有4个乡镇要撤并,在撤并之前,我行已做好撤并乡镇主管企业的债务落实工作,防止机构变更后悬空我行的债权。通过全行上下的努力,到9月20日止,我行全口径不良贷款余额为6410万元,较年初压缩571万元,比去年同比多压缩185万元,完成市分行任务135.9%,实收不良贷款利息558万元,比去年同期352万元多收226万元。保全“二呆”贷款1780万元,完成市分行任务244.8%。
三、在清收不良贷款中遇到的难点
㈠我行不良贷款存量中,清收困难较大的主要有四大块:
一是原自办公司发放的贷款尚有1247万元(属违规经营),由于违规发放,借款人大多是无经济实体的“皮包公司”,清收起来无从下手;二是“政府经商热”、“行政经商热”中发放的借款人为政府机构的贷款尚有100多万元,由于人事、体制的变更,债权无法确认且有些已失去法律诉讼时效;三是95年以前发放的个体、私营贷款余额尚有80多万元,因其点多面广,且大多分布在全县各个乡镇。我行设在乡镇的营业所撤并后,全部贷款划转支行营业部管理,今年初不良贷款由客户二部管理,对于这些户数多、金额小的个体、私营贷款,由于对当地的情况不熟悉,对借款人不明,给清收、保全带来极大的困难,清收起来成本太大,甚至得不偿失;四是98年末农业发展银行和人民银行划转我行政策性专项贷款775万元。如已宣告破产企业岭南稀土材料厂贷款360万元;关停后无财产可抵债的企业大东山稀土矿75万元;逃废债(不认帐)企业乳源县永磁材料厂340万元。目前潜在风险最大的是县小水电集团公司3000万元贷款,由于该贷款属农业基本建设专项贷款,企业贷款时没有依法办理抵押登记手续和有效的担保手续等给收贷收息带来很大的困难,到2002年8月底止,已积欠利息569万元,预计到年末有1000万元可能形成不良贷款。
㈡依法清收中的难点。
农业银行在依法清收不良贷款中,面对信贷过程的纷纭繁杂的情况,借款机构在依法管贷存在的问题和难点不容忽视。
一是贷款纠纷案件大多可谓胜诉容易执行难。如某个体企业向农行借款10万元,作承包基建流动资金长期不还,后经了解,其在外还承包基建工程并有经济来源,即向法院起诉。该个体建筑商又承包了法院基层的基建,因法院还欠该承包人的结算款,致使法院执行一拖再拖,困难重重。
二是贷款缺乏严格审查。在放贷过程中不按规定操作,对借款人的主体资格、资信状况、偿还能力、贷款用途等审查不严。对保证人的资格、保证能力主体不清晰,给依法管贷带来难度。例如乳源小水电集团公司在我行取得专项贷款3000万元,用于桥甫电站建设,电站已投产几年,并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由于其是县属企业,电站的利益大部分被挪作它用,经市、县行领导及信贷人员的屡次催收没有结果,主管部门互相推诿,国家债权成了皮球互相踢。一方面说明了债信观念问题;另一方面是企业产权不明晰的结果,遇上这类问题,往往使依法管贷设置了障碍。
三是贷款抵押不规范。在几个金融机构对同一企业贷款后,违背法律、法规,将企业全部或大部分财产设定抵押于一个金融部门,侵犯了其他债权人的合法权益;有的抵押合同中债权数额不明确;有的抵押物不依法向有关部门进行登记,形成重复抵押,导致抵押合同不成立或无效。
四是擅自变更借款主合同。一些金融机构未征得保证人书面同意,与借款人变更主合同。有的在贷款逾期后,随意更换借款人,将贷款本息进行转移,这类纠纷往往使实际借款人逃避法律义务,加大处理难度。如乳源县云门葡萄场债务转移就是一个难题,原法定人把葡萄场转包给另一个人承包,但债务没有落实到承包人,承包人的承包款又不交原法定人,致使贷款收回成为泡影。
五是贷款逾期行使诉讼权不及时。一些机构逾期贷款已超过诉讼时效,造成收贷困难。
四、压缩不良贷款的几点建议
在抓好清贷工作中,针对清收不良贷款中遇到的难点,还应落实如下几方面的工作:
㈠领导负责,抓好落实。
立足防范,堵住源头,管理用好新增贷款,努力盘活不良贷款。根据我行利用“法律顾问函”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依法办理动产抵押登记手续,化解信贷风险。同时,支行要专门成立降低不良贷款领导小组,实施挂钩联系制度。要求第一把手主阵,具体组织指挥此项工作,承担主要职责。一级抓一级,逐级落实。各职能部门也要承担责任,将不良贷款任务分配到相关部门和单位,客户一、二部、支行营业部、桂头分理处将盘活和回收不良贷款任务分解、落实到人;还要进行调查研究,使压力和动力相配合理,产生积极有效的作用。
㈡了解情况,抓住重点。
通过对不良资产的调查了解,重点抓好新增不良贷款,以法律为武器,重点抓好有经济实力,且债信观念淡薄的“赖债户”和“钉子户”,做到上下协调,左右合力,加大工作力度。抓好不良贷款的重点行业,要进行补办抵押。小水电行业用电站抵押,目前,我行尚有一些乡镇电站没有进行抵押,如:龙南梯下电站、游溪子背电站、红云观音山电站、东坪电站,以及水源宫二级电站和团结电站等;供销商业行业的用房屋抵押,按照目前的房产值可以抵还所欠农行的贷款。如:桂头镇民贸公司、县土产公司、果菜公司、生资公司等企业,对其他行业的欠贷户要求从本行实际现状,总体趋势、市场前景、相关政策等方面着手,结合实际情况深入调查研究,作出总体判断。对重点项目,提出实施盘活不良贷款方案,重点攻克。我行农业基本建设专项贷款是重点项目,要依法进行抵押。如县小水电集团公司3000万元专项贷款,实际是用于建造桥甫电站,债务应该由桥甫电站承担,必须重新订立贷款合同。要理顺好用电站作抵押的关系,可采取借新还旧方式(但要上级行批准后方可),还清原小水电集团公司债务,重新由桥甫电站签定借款合同,落实还款计划,依法进行清收。要抓重点个案,从盘活和回收的方式、手段等方面选择较有典型意义的案例,作为“麻雀”来解剖,建立较详细的资料,写出较为详实的个案报告,总结规律,指导工作。
㈢组织实施,协调内外。
清贷收息工作首先要抓好内部管理,重点完善运作机制、考核机制和奖惩机制。建立全面的风险管理体系,建立一把手负总责的定期汇报制度。其次争取县委县政府的支持,要把当前盘活和回收不良贷款势将涉及与地方、银行与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等方面的利益调整等问题,用好用足政策,切实依靠当地政府,最大限度地争取理解和支持。第二是加大投入力度,主要加大软件的投入,要加强经办人员工作责任心,保证工作精力和工作时间,加大工作勤奋和工作力度。第三是根据不同的对象、不同情况,运用不同的手段,采取不同的对策盘活和回收不良贷款,实现同一个目标,把不良贷款真正压下来。同时还要加大不良贷款的盘活保全处置力度。
㈣积极营销,优化结构。
按照国家的产业政策,积极营销,培育优质客户。按总行的“双优”战略,调整优化信贷结构,实现客户差别化服务,调整贷款行业公布和客户结构。信贷资金主要投向与国计民生关系大的、优良好、回报好的企业。积极做好项目评估、授信评估、客户评估工作;推行客户经理制,大力加强贷后管理。
资 料 来 源
2003年农行乳源县支行工作总结。
2003年农行乳源县支行客户部工作情况报告
相关论文
上一篇
:
对人民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制度的思考
下一篇
:
对农村信用社实行县(市)为单位..
推荐论文
本专业最新论文
Tags:
农业
银行
盘活
不良资产
思考
【
返回顶部
】
相关栏目
自动化相关
计算机论文
工程管理论文
法律论文
医学论文
人力资源
电子专业
电气工程
英语论文
行政管理
电子商务
社科文学
教育论文
物流专业
金融专业
财务管理
会计专业
化学化工材料科学
电子通信
环境科学
经济类
机械模具类
报告,总结,申请书
其他专业论文
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