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获取
|
论文天下网
|
原创毕业论文
|
论文范文
|
论文下载
|
计算机论文
|
论文降重
|
毕业论文
|
外文翻译
|
免费论文
|
开题报告
|
心得体会
|
全站搜索
当前位置:
论文天下网
->
免费论文
->
金融专业
信贷过程中的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研究
XCLW116037 信贷过程中的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研究
目 录
一、财务风险和信贷风险概述
二、建立短期财务预警系统
三、建立长期财务预警系统
四、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管理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五、总结
内 容 摘 要
信贷风险管理是当前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核心。如何准确把握和有效防范及化解信贷风险,确保金融安全,已成为国内银行业面临的重要任务。本文主要介绍了财务风险及信贷风险的概念,了解信贷过程中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对信贷风险管理的重要性,结合实际情况建立适应我国目前银行业的财务风险预警管理方法,通过对企业的监测,对商业银行的信贷活动发出预警,从而有效防范和化解信贷风险。
信贷过程中的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研究
一、财务风险和信贷风险概述
(一)财务风险概述
财务风险是指由于多种因素的作用使企业不能实现预期财务收益,从而产生损失的可能性。财务风险是在企业资金运动的整个过程中存在的不确定性,存在于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企业的财务活动贯穿于生产经营的整个过程中,筹措资金、长短期投资、分配利润等都可能产生风险,因此财务风险包含有许多内容。根据风险的来源可以将财务风险划分为筹资风险、投资风险、资金回收风险、外汇风险。财务风险作为企业很重要的一种经营风险,是企业经营风险的集中体现。对企业财务风险进行预警有利于为企业创造一个相对安全稳定的生产经营环境;有利于企业全面、经济和有效管理风险;有利于稳定企业财务活动,加速资金周转,实现资金的安全性、完整性和盈利性。
(二)信贷风险概述
信贷是银行利用自身资金实力或信誉为客户提供资金融通或代客户承担债务的行为,并以客户支付融通资金的利息,费用和偿还本金或最终承担债务为条件。它是银行利润的主要来源,信贷风险是指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导致贷款本息损失的不确定性,或贷款本息收回的可能性。
随着商业银行的不断发展,银行信贷业务种类的不断增加,信贷管理工作的难度也在增加,运用先进的管理工具和手段,对贷款实行科学化、规范化的管理,从而对信贷资产质量实施有效控制,降低信贷资产风险成为银行正常平稳发展的内在要求。
信贷风险由以下两种原因引发:其一,信贷资源配置不当引发资产风险。其二,信贷资源闲置引发资产风险。所谓“信贷资源配置不当”,是指银行在从事放款业务时,由于贷款对象或资金投向失误而引致信贷资金二重回流过程不畅甚至中断,继而产生信贷资源低效乃至无效配置,如商业银行普遍存在的“两呆一逾”不良资产现象便是典型例证。由于银行信贷资产质量的低劣,造成银行贷款的本金、利息难以及时和足额收回甚至最终无法收回,而贷款本金又主要是由银行吸收的社会公众存款所支撑,一旦贷不抵存,不但谈不上盈利,还可能出现营运资金不足乃至发生支付危机。因此当前商业银行在经营信贷业务时,最首要的是加强对客户风险的防范,即为保证信贷资金的安全,银行在贷前调查和贷后检查以及贷款回收过程中采取多种措施避免和减少风险,因此企业财务风险的监测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财务风险预警机制的重要性
所谓财务风险预警机制,是指通过对企业日常财务运行情况进行连续有效的监测,来防范企业财务恶化给债权人造成的损失。作为企业财务诊断的一种工具,企业财务失败预警的灵敏度越高就能越早地发现问题,使债权人提前采取应对措施,规避企业财务危机而引发的信贷风险。其重要性在于:
1、能够预知企业财务危机的发生。当被监管企业出现危机时,银行可运用第一手资料,提醒或监督企业及早采取对策,防范风险;
2、能够预防财务危机发生或进一步扩大。企业财务危机征兆出现时,财务风险预警机制不仅能向银行和企业经营者发出警告,而且还能及时寻找导致财务状况恶化的原因;
3、能够避免类似财务危机的再次发生。
财务风险延时发现和处理不当都将会引起企业的财务危机。当企业以及债权人银行未能及时发现财务风险,必将影响信贷资金的运转。因此建立和完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尤其必要。财务风险预警机制的建立将有利于银行根据日常财务风险预警监测情况,及时向企业反馈信息,给企业提供科学、有效的决策建议和意见,也有利于银行及时采取相关措施,防止企业破产前抽逃资金、转移有效财产、压价变卖资产从而侵害债权银行利益,并做好向担保人主张权利的准备,以期最大化的减少信贷损失。
二、建立短期财务预警系统
由于企业理财的对象是现金及其流动,就短期而言,企业能否维持下去,并不完全取决于是否盈利,而取决于是否有足够现金用于各种支出。预警的前提先要分析现金流量的内部结构,即经营、投资、筹资三者对现金净流量的贡献。在这一分析过程中,我们要结合企业所处的经营周期确定分析的重点。
1、对处于开发期的企业,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可能为负,应重点分析企业的筹资活动,分析其资本金是否足额到位,流动性如何,企业是否过度负债,有无继续筹措足够经营资金的可能;同时判断其投资活动是否适合经营需要,有无出现资金挪用或费用化现象。此时如决定介入信贷资金,应通过现金流量预测分析将还款期限定于经营活动可产生净流入时期。
2、对处于增长期的企业,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应该为正,重点分析其经营活动现金流入、流出结构,分析其货款回笼速度、赊销是否有力、得当,了解成本、费用控制情况预测企业发展空间,企业是否充分利用应付款项,同时要关注这一阶段企业有无过分扩张导致债务增加。
3、对处于成熟期的企业,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趋于正常化或适当萎缩,要重点分析其经营活动现金流入是否有保障,现金收入与销售收入增长速度是否匹配,同时关注企业是否过分支付股利,有无资金外流情况,现金流入是否主要依赖投资收益或不明确的营业外收入。
4、对处于衰退期的企业,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开始萎缩,要重点分析其投资活动在收回投资过程中是否获利,有无冒险性的扩张活动,同时要分析企业是否及时缩减负债,减少利息负担。这一阶段的贷款期限不应超过其现金流量出现赤字,最好的办法是将信贷资金逐步退出。
三、建立长期财务预警系统
对于信贷风险管理来讲,一般较大资金的贷款尤其是中长期的贷款项目,则在关注短期财务预警系统指标的同时,更要关注长期财务预警系统指标的分析。其中有三种方式可供参考:
(一)传统的财务报表分析。长期财务预警系统由以下七种指标组成,其中获利能力、偿债能力、经济效率、发展潜力指标最具有代表性。
1、资产获利能力
获利是企业经营最终目标,也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前提,获利能力由以下两个指标来衡量。
总资产报酬率=息税前利润/资产平均总额 成本费用利润率=营业利润/成本费用总额 第一个公式表示每一元资本的获利水平,反映企业运用资产的获利水平。第二个公式反映每耗费一元所得利润水平越高,企业的获利能力越强
2、偿债能力
衡量偿债能力的指标有流动比率和资产负债率。如果流动比率过高,会使流动资金丧失再投资机会,一般生产性企业最佳为2左右,资产负债率一般为40~60%,在投资报酬率大于借款利率时,借款越多,企业获益越多,同时财务风险越大。
3、经济效率
经济效率高低又直接体现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其中:反映资产运营指标有应收帐款周转率以及产销平衡率:
应收帐款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净额÷应收账款平均余额 产销平衡率=产品销售产值/工业总产值
4、企业发展潜力
衡量企业发展潜力的指标有销售增长率和资本保值增值率。这里采用经改进的功效系数法对企业进行综合评价,对选定的每个评价指标规定几个数值,一个是满意值,一个是不允许值,设计并计算各类指标单项功效系数,运用特尔菲法等确定各个指标权数,用加权算术平均或者加权几何平均得到平均数即为综合功效系数,用此方法可以定量化企业财务状况。
5、财务弹性
是指企业为适应未预料的需要和机会,应该具备采取有效措施,改变现金流的流量与时间的能力。主要与企业营业活动所产生的现金净流量有关。反映财务弹性的指标有:用于测定企业全部资产的流动性水平的营运资金与总资产比率、到期债务本金偿付率、实有净资产与有形长期资产比率、应收帐款及存货周转率,其中: 到期债务本金偿付率=经营活动产生现金净流量/(本期到期债务本金+现金利息支出) 实有净资产与有形长期资产比率=(资产-负债-待处理资产损失-未祢补亏损-潜亏)/(固定资产净值+在建工程+长期投资)
6、盈利能力
从长远观点看,一个企业能够远离财务危机,必须具备良好的盈利能力,企业对外筹资能力和清偿债务能力才能越强。指标有: 总资产净现率=(经营活动所产生现金净流量+分得股利或利润所收到现金+现金利息支出+所得税付现)/平均总资产 销售净现率=经营活动产生现金净流量/销售收入净额 股东权益收益率=净利润/平均股东权益
7、举债经营的财务风险
从根本上讲,企业发生风险是由于举债导致的,一个全部用自有资本从事经营的企业只有经营风险而没有财务风险。因此,要权衡举债经营的财务风险来确定债务比率,应将负债经营资产收益率与债务资本成本率进行对比,只有前者大于后者,才能保证本息到期归还,实现财务杠杆收益;同时还要考虑债务清偿能力,即企业拥有现金多少或其资产变现能力强弱;债务资本在各项目之间配置合理程度。考核指标有;长期负债与营运资金比,资产留存收益率以及债务股权比率。其中: 债务股权比率=平均总负债/(平均股东权益的市场价值-无形资产-待处理资产损失)
(二)单变量模型
单变量模型是通过单个财务比率走势来预测企业财务形势。主要由美国学者比弗于1966年提出。他通过对1954-1964年期间的大量失败企业和成功企业比较研究,对14种财务比率进行取舍,最终得出可以有效预测财务危机的比率。
主要比率有:①债务保障率=现金流量÷债务总额;②资产收益率=净收益÷资产总额;③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④资金安全率=资产变现率-资产负债率。
通过单个财务比率走势来预测财务危机时,要对企业财务指标进行长期观察,对上述指标的变化趋势予以特别关注。比弗认为债务保障率能最好地判定企业的财务状况,其余指标作用依次减弱。通常在实际应用中使用一组财务比率而不是一个比率。
(三)多变量模型
多变量模型是由美国的爱德华·阿尔曼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提出的,主要是运用多元统计分析思路建立多元线性函数公式,即运用多种财务指标加权汇总产生的总判别分(称为Z值)与临界值相比较来预测财务危机。
其判别函数是:Z=0.012X1+0.014X2+0.033X3 +0.006X4+0.999X5;其中:X1=营运资金÷资产总额×100;X2=留存收益÷资产总额×100;X3=息税前利润÷资产总额×100;X4=股份市值×负债账面价值总额×100;X5=销售收入×资产总额。
该模型实际上通过五个财务比率,将反映企业偿债能力的指标、获利能力指标、营运能力指标有机联系起来,综合分析预测企业财务失败或破产的可能性。阿尔曼经过几十年的研究提出了判断企业破产的临界值:Z>2.67 ,表明企业财务状况良好,发生破产可能性较小,银行的信贷资产是有保障的;Z<1.81表明企业存在很大的破产危险,发生破产可能性较大,银行的信贷资产面临较大风险; 1.81<Z<2.67,则表明企业财务状况不稳定,需要随时关注企业动态。
当今流行的企业财务失败预警主要是后两种方式,传统的财务报表分析法有部分跟短期现金流的分析指标相重叠。
四、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管理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除了上述的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管理方法外,银行要根据不同企业的特点,在实际应用中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要做到定量和定性相结合。既要考虑定量指标,也要考虑企业的市场份额、创新能力、持续发展能力和社会所关注的社会贡献率、社会积累率等非财务指标和定性因素。比如现实的经济生活中大量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的现象,银行作为债权人对企业的了解总是不如企业的所有者及管理人,故在信息的博弈中处于劣势,从而影响到双方利益的失衡。所以要听其言,观其行。当企业资金运作过度依赖贷款、财务报表迟迟不公开、管理层人员频频变动等不利情况出现时,应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加以鉴别并预测企业是否将发生财务危机,并果断采取措施。
2、要有针对性。不同类型的企业关注的指标侧重点不同。比如投资类企业,重点应关注资产保值增值能力和盈利能力,可以主要选择总资产报酬率、资本收益率、资产保值增值率等指标;对于贸易类企业应重点关注企业的营运能力或选择应收账款周转率等指标;对于生产类企业,重点应关注企业的偿债能力和企业的现金流,可主要选择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资产负债率、存货周转率等指标。
3、系统指标的选择要考虑其发展的周期性。企业不同生命期的财务状况和财务指标有着不同的特征。如企业在初创期,现金短缺、利润和经营现金流较低是常见现象,不能就此轻易判断企业的失败。而在企业的成熟阶段,企业本应现金充足,负债减少,此时往往不需增加贷款,除非上新项目。如果此时企业出现资金周转问题,那么就很有可能出现财务危机,银行应密切关注,以便及时保全信贷资金。同样企业在衰退期,报表中反映盈利能力的指标都开始下降。
4、要与具体信贷管理手段相结合。建立健全企业信用档案体系,严格要求企业遵守落实信用制度情况,确立企业授信额度、贷款方式、贷款规模,加大对信用程度高、经济效益好、班子素质强的企业的扶持力度。对有一定实力,有希望做大做强的企业,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实行倾斜。对经济效益低下,长期亏损且恶意拖欠、挪用银行贷款的企业进行彻底封杀。
五、总结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知,财务风险预警机制,是指通过对企业日常财务运行情况进行连续有效的监测,来防范企业财务恶化给债权人造成的损失。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可以说企业的财务风险与财务收益是成正比的。银行想获取收益,就必须树立正确的财务风险预警概念。正确的财务风险预警概念既不是无视企业财务风险的存在盲目放贷,也不是畏惧其存在缩手缩脚不敢放贷,而应当正视风险,积极地建立起一整套系统的、全面的、科学的风险预警系统,努力改变传统信贷风险管理模式下风险判断表面化和风险反应滞后的情况。结合预警系统,大胆的面对,进行理智的分析,就一定可以增加银行资产的安全性和盈利性,提高风险防范能力,做到防患于未然。
主要参考文献:
[1] 注册会计师协会 《财务成本管理》 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1 年版
[2] 郭田勇 《农村合作银行信贷风险管理》 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4年版
[3] 田 凯 《企业财务风险及防范》 中国物流与采购2004.3
[4] 顾晓安 《企业财务预警系统的构建》 财经论丛 2000.7
[5] 吴少平、李小燕 《谈财务危机预警分析指标的确定标准》 金融科学 2000.1
[6] 佚名 《企业负债经营风险的预警分析》 中国商业论坛 2006.4
[7] 佚名 《县级农行信贷风险管理现状及对策》 中国金融网 2005.9
[8] 刘富中 《对建立财务失败预警机制的思考》 金融时报 2004.5
相关论文
上一篇
:
依法监管中的问题与对策
下一篇
:
借鉴国外经验,建立我国的存款保..
推荐论文
本专业最新论文
Tags:
信贷
过程
财务风险
预警
系统
研究
【
返回顶部
】
相关栏目
自动化相关
计算机论文
工程管理论文
法律论文
医学论文
人力资源
电子专业
电气工程
英语论文
行政管理
电子商务
社科文学
教育论文
物流专业
金融专业
财务管理
会计专业
化学化工材料科学
电子通信
环境科学
经济类
机械模具类
报告,总结,申请书
其他专业论文
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