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获取|
论文天下网
  • 论文天下网 |
  • 原创毕业论文 |
  • 论文范文 |
  • 论文下载 |
  • 计算机论文 |
  • 论文降重 |
  • 毕业论文 |
  • 外文翻译 |
  • 免费论文 |
  • 开题报告 |
  • 心得体会 |

当前位置:论文天下网 -> 免费论文 -> 金融专业

论多种信用工具

XCLW116287  论多种信用工具

一、信用工具要素构成、划分及特征
二、商业承兑汇票
三、信用关联票据
四、信用工具的出现将金融市场化变为现实
五、信用工具的风险及其监管

内 容 摘 要
 信用工具是资金供应者和需求者之前继续进行资金融通时,用来证明债权的各种合法凭证。是重要的金融资产,是金融市场上重要的交易对象。随着信用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不断深化和扩展,信用工具种类越来越多纷繁复杂,各不相同,我们应该把各种信用工具有机结合,合理运用。

论多种信用工具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资金的运转越来越频繁,而且量也越来越大了,交易的地域也越来越广阔了。以前的“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交易方式在一些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已经慢慢减少了。随之发展而来的是由一些有价票据来代替现金的交易。然后发展各种各样的信用工具。
信用工具定义是指以书面形式发行和流通、借以保证债权人或投资人权利的凭证,是资金供应者和需求者之前继续进行资金融通时,用来证明债权的各种合法凭证。信用工具也叫金融工具,是重要的金融资产,是金融市场上重要的交易对象。
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证:
一、信用工具要素构成、划分及特征
信用工具由五大要素构成: 
(1)面值,即凭证的票面价格,包括面值币种和金额; 
(2)到期日,即债务人必须向债权人偿还本金的最后日期; 
(3)期限,即债权债务关系持续的时间; 
(4)利率,即债权人获得的收益水平; 
(5)利息的支付方式。
由于信用工具的种类不同,各大要素也各有不同规定。例如:利率,银行债券和商业票据也有各自的浮动。
随着信用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不断深化和扩展,信用工具种类越来越多, 按信用形式划分,可分为商业信用工具,如各种商业票据等;银行信用工具,如银行券和银行票据等;国家信用工具,如国库券等各种政府债券;证券投资信用工具,如债券、股票等。信用工具纷繁复杂,各不相同,但也有一些共同的特征:收益性、风险性、流动性。现今资金市场上最活跃的算是股票了。
二、商业承兑汇票
在现代经济社会中,随着商品经济和货币信用的不断发展,非现金支付工具在现代经济发展中越来越重要,已经成为商品经济活动中实现货币所有权转移的重要载体。非现金支付工具作为支付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适应了经济行为人安全、有效转移资金的需要,是成功的市场经济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人民银行的大力组织和推动下,我国已基本形成了以汇票、支票、本票和银行卡为主体,汇兑、定期借记、直接贷记、网上支付等结算方式为补充的非现金支付工具体系。商业汇票是目前票据市场的主要产品,是企业支付和融资的理想工具。
商业承兑汇票是以企业信用为基础的商业汇票,是商品经济不断发展的产物,在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其短期融资和支付手段功能得到了广泛而长期的运用。但是,目前在我国票据市场中,银行承兑汇票仍是“一票独大”,商业承兑汇票作为信用工具和重要的短期融资工具的作用远未发挥出来。
信用缺失的主要表现l.企业信用意识差。长期以来,我国企业信用意识缺乏现象较为普遍,经济活动中不守信用、恶意拖欠、赖账不还现象严重。由于社会“从众心理”的影响,部分企业的不守信行为破坏了社会信用基础。2.法制环境不理想。“赢了官司赔了钱”,地方保护主义超越法律的情况时有发生,《票据法》对票据权利的追索,特别是对商业承兑汇票恶意拖欠缺乏有效法律制约,滋长了逃避票据责任的行为,降低了票据的信誉。
要做好商业承兑汇票推广工作,必须提高其信用度,打造诚信票据。这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人民银行、商业银行和企业按照“政府主导、央行推动、商行支持、企业主动”的原则共同推进。
商业承兑汇票融资是当前部分无法实现间接融资的企业可选择的一种方便、经济的筹集资金方式。推广商业承兑汇票业务有利于促进企业生产发展,推动商业银行转变经营理念,增强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功能,改善社会信用环境。信用缺失和制度缺位是当前商业承兑汇票业务推广难的主要因素。推广商业承兑汇票的制度环境和体制环境的改善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但在微观层面上,政府、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和企业采取积极措施,共同推动商业承兑汇票业务在严格风险控制中开展,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改善社会信用环境,是切实可行的。
三、信用关联票据
信用关联票据是信用工具的另一类型,债券发行者可以以之作为回避信用风险的一种工具。信用关联票据是由一个普通的债券和信用期权的一个组合。对于一个普通债券,信用关联票据承诺在一定的条件下,给付投资者相应的利息。例如,某信用卡公司为筹集资金而发行债券。为降低信用风险,公司可以采取一年期信用关联票据形式。此票据承诺,当全国的信用卡平均欺诈率指标低于5%时,偿还投资者本金并给付本金的8%的利息(高于一般同类债券利率)。该指标超过5%时,则给付本金并给付本金的4%的利息。信用卡公司则是利用信用关联票据减少了信用风险。若信用卡平均欺诈率低于5%,则公司业务收益很可能提高,公司可付8%的利息。而当信用卡平均欺诈率高于5%时,则公司业务收益很可能降低,公司则可付4%的利息。某种程度上等于是从债券投资者那里购买了信用卡的保险。债券投资者则因为可以获得高于一般同类债券的利率而购买。 
支票是目前使用最普遍的非现金支付工具,用于支取现金和转账。目前我国的各城市均建立了票据交换所,约有20个经济发达的城市建立了票据清分机处理系统。近年来,由于银行卡用卡环境的改善和其方便、快捷的特点,其使用量逐年上升,已成为个人使用最频繁的非现金支付工具。
 
四、信用工具的出现将金融市场化变为现实
随着信用制度的发展,在支付手段职能基础上,出现了约定债权债务关系的信用票据。
信用票据化首先是在商业信用中出现的,商业本票是商品交换中最早出现的信用票据。商业票据经过银行信用的保证,又产生银行承兑票据,相应出现银行信用票据化。银行本票、支票、承兑汇票等短期信用工具,成为现代货币市场的交易对象。
信用票据化最重要的发展是债券和股票的产生。债券和股票长期信用工具的出现,标志着信用证券化的发展,由于这些信用工具是产业扩充资本的信用,所以,国外又称这种信用工具为“资本证券”。它与“货币证券”的商业票据不同,获得了资本的性格,成为现代资本市场理想的交易对象。
显然,以上金融工具与现金不同,只具备有限接受性,其接受程度及范围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债权债务双方的信用。正因为如此,金融工具的产生和发展必然要以人们之间超越私人联系的大规模信用关系作基础,而后者又是依靠包括独立的会计和审计系统、独立的司法与法庭抗辩系统以及使“自由契约制度”得以有效的其他种种制度才得以实现的。
总之,信用票据化的演变过程是商业信用票据化——银行信用票据化——信用证券化的渐进过程。金融工具的出现大大推动了信用活动的发展,使资金的借贷演化为金融工具的买卖,为金融市场提供了具有不同程度流动性的交易对象,所以金融工具的买卖又必然导致金融市场的产生,也即金融市场的产生完全是各自拥有独立财产权的买者和卖者汇集在一起进行金融工具买卖交易的产物。
T 信用工具是信用行为的载体,每一个金融产品就是一个信用工具。据统计,西方发达国家的金融产品已达2400多个,而在我国,即使在经济较为发达的沿海地区,金融产品也才有300多个,这说明我国的信用工具相对缺乏。因此,国有商业银行要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加大金融产品创新力度。
一是加大负债业务产品创新。
如为满足信誉较好、资金往来频繁,需要用支票结算的储户需要,开办“个人储蓄支票”业务,既直接地方便了储户的结算,又间接地树立支票使用者的信誉。
二是加大资产业务产品的创新。
如开办以应收款项为抵押向大中型企业提供资金融通的保理贷款业务,既能加速企业的资金周转,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又能扩大企业之间的信用结算量,促进了信用经济的发展。
三是加大中间业务产品的创新。
如为信誉较好的客户开出担保签证、借款保函、备用信用证等,将企业信用和银行信用有机地结合起来,降低信用交易的风险,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p
 
五、信用工具的风险及其监管  1、利用信用衍生工具减少信用风险的同时,也给客户带来了新的金融风险并引起了相应的监管问题。
正如其它柜台交易产品一样,信用工具为法人间的金融合约。这些合约会使客户有操作风险、交易对方风险、流动性风险和法律风险。
另外,对信用工具的监管和规范不完善也限制了信用工具市场发展。操作风险可能造成的后果极为严重而易于控制,只有建立严格的内部控制交易程序才可以使交易者免于建立不恰当的头寸。
交易对方风险是交易对方不履约的风险。因为交易对方风险的存在,使得信用工具并不能完全消除信用风险。尽管交易对方风险是一种相关风险,但交易对方风险相比而言微不足道。若一个公司因为交易对方风险而遭受损失,则:合约的对方一定违约,交易对方必定因衍生工具本身而欠付费用,所受损失必定比中间机构因交易所得费用大,但是,中间机构无能力承受损失得可能性很小。对于公司为套期保值而持有的证券而言,其流动性风险的确不重要,因为公司持有该信用工具的目的是套期保值,而并非投机获利(投机获利必须将证券变现)。若债券发行者利用信用期权对其未来的借款成本进行套期保值,则可以知道债券发行者将持有期权直到期权的到期日。但是,若是对于信用工具的发行者或是希望冲销其先前所建立头寸的信用工具的使用者则存在流动性风险。目前,信用工具的流动性风险很高,主要是因为没有活跃的二级市场使信用工具的使用者无法及时变现。随着市场的发展,流动性风险将会降低。
2、信用工具的监管问题 。主要是对信用工具的分类和资本保证金比例存在重大问题。对于信用工具的监管问题来说,
首先应当把信用工具作一个恰当的分类。信用工具归于证券、商品、互换或保险产品的类别中,则其监管的主体就不同,且对于其法律要求也不相同。若归于信用互换作为互换类,则应当由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监管。若信用互换作为证券类,则应当由证券交易委员会监管。在一定的情形下,因为两个委员会要求不同,则可能作出不同的认定。
其次,信用工具的资本保证金要求是个重要的监管问题。银行一般会认为增加资本保证金可以降低信用风险。若是银行利用信用工具对一家大客户的长期贷款的信用风险进行套期保值,则信用工具减少了银行的信用风险,但也会带来另一些风险。因为信用工具的使用不仅不会减少公司向银行提出的贷款的额度的要求,而且也要为防止信用工具使用中的交易对方风险而增加额外的资本。随着信用工具的发展,监管者应当创造利用信用工具减少银行资本保证金需求的环境。
 信用既包括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又包括市场规则、交易方式、经济关系等内容.在经济活动中,市场交易越发达,信用交易发生风险的可能性就越大,而建立与形成信用体系应包括信用中介服务机构、信用工具与手段以及各市场主体严格遵守的市场基本规则和法律规范.当前,我国信用关系还存在信用工具较少、法制不够健全、服务不够配套等问题,为此,应树立对诚信的正确认识,建立运作便利、制度完备的征信体系,大力发展规范的信用关系、信用工具与信用中介机构是真正健全完善社会信用体系的有效途径。各种信用工具的有机结合,合理运用信用工具,加快资金的流动,金融市场的体制改革完成后,中国金融的发展就能够更稳健了。
 
参 考 文 献
1、吴汉东,《论信用权》 
2、《银行基础业务》,史万钧,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4
3、《财政与金融》,张劲涛 ,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2 


相关论文
上一篇:论外汇理财交易类产品在珠三角地.. 下一篇:论当前农村信用社贷款风险及管理
推荐论文 本专业最新论文
Tags:多种 信用 工具 【返回顶部】

相关栏目

自动化相关
计算机论文
工程管理论文
法律论文
医学论文
人力资源
电子专业
电气工程
英语论文
行政管理
电子商务
社科文学
教育论文
物流专业
金融专业
财务管理
会计专业
化学化工材料科学
电子通信
环境科学
经济类
机械模具类
报告,总结,申请书
其他专业论文

广告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论文说明 | 网站地图 | 免费获取 | 钻石会员 | 原创毕业论文

 

论文天下网提供论文检测,论文降重,论文范文,论文排版,网站永久域名WWW.GEPUW.NET

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友投稿上传,如发现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指出,本站及时确认并删除  E-mail: 893628136@qq.com

Copyright@ 2009-2022 GEPUW.NET 论文天下网 版权所有